在基金暴跌的浪潮里,懂点心理学有用吗

最近基金大跌引发热议,网上各种吐槽,各种评论也是铺天盖地。就放着吧,不想再看了。”很多基民决定跟自己缩水的基金达成“妥协”。 也有人连续补仓但基金又跌了,心里的痛无法言说。


当然也有割肉离场充当了韭菜的。


我自己基金投的不多,但这次亏的也不少,半个月亏掉了近一年的收益,很是心疼。


但正因为如此,也引发了我的思考。


个人的金钱投资在很大程度上跟心理学有关系。


那么从心理学的角度,如何能够让我们在理财中少踩一些坑呢?



-01-

避免羊群效应


羊群效应比喻人都有一种从众心理,从众心理很容易导致盲从,而盲从往往会陷入骗局或遭到失败。


在基金投资中,羊群效应也是非常明显的。


现在据统计,90后成为基金购买主力军,其中就不乏大量的从众者。


基金产品投资的“羊群效应”不会助推基金净值上涨,只会助推基金规模的增加。

人们面对大量基金产品会感到无所适从,很容易跟随大众和主流信息的价值取向。


对于我自己而言,也是如此,想节省时间成本,所以常会按推荐的品种就买了。


我们个体如何来克服呢?

 

树立自己的投资目标。


每个人理财目标并不相同,有些人想获得较高收益,愿意承担一定风险,有些人厌恶风险,且希望流动性好。

所以要根据自己的需求找到适合自己的才最为关键。


学习相关知识,对基金有更多的了解,进行合理配置。


 “投资者在投资时,要有充分的投资逻辑,支撑自己的投资行为,否则很容易陷入‘基金赚钱、自己不赚钱’的怪圈。”

 


-02-

关注过往经历对自己的影响


《金钱心理学》一书告诉我们:决定你跟金钱关系的,是你的行为,而不是你的智力和知识。


虽然不少人觉得懂得理财知识最重要,实际并非如此。

因为“学到、算到、想到都不难,但是感受到是不一样的。”


  • 投资行为跟人的过去经历很有关系,决定你行为的是认知,而构成有效认知的并不是那些你看到的,你听到的,而是那些你亲身经历过的。

  • 这里的有效,不一定是正确的,而是对你产生影响的,能促使你的行为发生的。

因为过去的经历能影响人的心理。


仅仅听说过基金大跌和在大跌中损失了许多资产,这两种感觉对人的塑造截然不同。


所以注定了我们会采取不同的投资理财方式。


我自己也是如此,虽然以前买股票类基金没有为我赚到多少钱,但略有盈利,以前并没有让我实际亏损,所以别人说有风险,我还是会这样选择。


 “投资有风险,理财需谨慎”,每个人的理解是不同的。


那么每当自己有投资想法的时候,不妨先停一下,看看自己的过往经历,有人说,人是踩了坑才会在行动上相信此处有坑的动物。


慎重、再慎重一点可能对财富的增值更有利。

                  

-03-

认识自己的弱点


心理学家发现,金钱不会改变你,它只会放大你。


金钱的问题最后会反映在人的心理问题上。


真正的原因在于欲望与不满足。


我们投资基金本来是想实现财富增值的,但常常因为各种原因事与愿违。

 

这时候可以看一看,自己是否被金钱支配了呢?


你有想过你为什么要理财?好多人说理财还能有什么目的,不是明摆着吗:赚钱。


但其实赚钱本身并不会给我们带来幸福感。真正的幸福感不是通过钱来创造的。


钱对幸福感的影响比我们想象的要小很多。

 

我也深思我为什么投资,投资这个过程并没有为我带来了幸福感、成就感。


最后我只能把它当成自我的一种体验,让我认识到自己人性中的诸多弱点。

我内心里更认同的是金钱在一定程度上够用就可以忘记的理念。


所以在基金投资上我过于佛系,这样的结果也就不奇怪。

 

那么你也需要问问自己,基金投资带给你的意义是什么,在某种程度上也会影响你的收益。


如果你认真钻研,看到自己理财中的弱点,并且不盲从,有自己的思考,很谨慎,在其中获得乐趣,那么可能赚钱的概率会高很多。


有观点认为,投资是反人性的。想做好投资,一定要克服人性中的诸多弱点。

比如你对自己的贪婪与恐惧有多深的认识?

在达到预期盈利时会因为贪婪不离场吗?

因为恐惧盲目止损过吗?

损失厌恶心理常常影响着我们的行为。


损失厌恶是指人们面对同样数量的收益和损失时,认为损失更加令他们难以忍受。


所以在需要用钱时,大多数的投资者会卖掉盈利的基金,而亏损的基金我们怀着侥幸心理,盼着它涨回来。

对这些我们要有清晰的认识。


即使知道了人性中的诸多缺点,对抗人性也并不容易。

  


有人说,投资是一场心理游戏。


我们如何看待金钱、驾驭金钱,是我们的功课。


明确金钱的重要性,但同时知道赚钱不是我们的目的,理财是一种工具,我们通过学习可以更好地运用这个工具。


祝愿大家在投资的过程中都有自己的收获。

原创:怡名
责任编辑:一只梨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