囤积症 | 和松鼠做朋友

什么是囤积症呢?


史密斯学院心理学教授兰德·弗罗斯特和波士顿大学社会工作学院教授盖尔·斯泰吉蒂在新书《物品:强迫性囤积和物品的意义》中剖析了囤积症这一普遍现象。


囤积症有什么特点呢?


1、囤积障碍

在生活中,很多老年人都会把子女买的牛奶、纸巾、饼干囤起来,甚至等到食物发霉变臭、等到衣服被老鼠咬,才想起来丢了。

他们通常认为积累财产很有必要;一方面是曾经遭受过了贫穷,舍不得用。另一方面是将情感寄托于物件之上,或表现出“睹物思人”;收集物品时的积极情感会促进这种行为;丢弃物品会导致暴躁或痛苦;洞察力会逐渐减弱。

人都会忘记,这也是难免的事情。可是如果老年人总是记忆力不好,那可能就有健忘症和老年痴呆的前兆了。

对于这方面,作为后辈的我们可能没办法改变老一辈人的想法,只能按照他们的意愿来。尽量的去尊重他们,理解他们,会更好一些。

2、囤积行为通常与强迫症有关,比如担心污染环境或恐惧受伤;

受日本核电站泄漏事故影响,致使全国多地出现食盐抢购潮。有消息称食用碘盐可以防核辐射,亦有人担心日本核事故把海水弄脏没盐吃。

因为担心盐受污染,所以拼命的买盐囤货。这生动而又形象的反映了囤积症和强迫症之间的联系。对于未来的担忧,生怕自己吃亏的恐惧,这些都加剧了敏感脆弱。

就像松鼠一样,一定要装满一整屋的库存弹药(松果),还能安安稳稳的过冬天。思想与动作的重复,在一定程度上是动物和人性的原始本能,可这很容易受错误信息的影响。

显然患有囤积症的人,没办法处理好选择问题,也没办法看清事实的本质,也有盲目跟风,没有自我思考能力的表现。

心理学家马斯洛说,心理上的安全感,是一种从恐惧和焦虑中脱离出来的信心、安全和自由的感觉。

就像松鼠储存着松果,能把虚无缥缈的安全感转化为触手可及的物质,内心也不会感到迷茫和恐慌。因为松果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但安全感却不尽如此。

手里有钱可以买买买;心中有墨,写论文不慌张。这也和未雨绸缪是一个道理。因为恐惧未来,所以选择了囤积。不过也可以换个方向考虑:很多情况下,多一点防备 留条后路也并不是绝对错的 。

曾经看到董卿的一段采访,她说自己曾经有特别难受的成长经历:“很长时间我都觉得自己不应该、不配拥有美好的事物。

衣服只看打折的,长时间不知道自己适合什么风格;吃的只要能果腹就行,餐厅的环境无关紧要;家里的东西只追求有用,用坏了才能扔。

董卿说的非常真挚,贫穷不是某一特质,它是一种感觉,能深深地刻入我们的灵魂,深深融入我们的血脉之中。这种微妙的感觉,足以影响一个人的一生,让人感到破败和灭亡。

乱花渐欲迷人眼

浅草才能没马蹄

拥有的越多,欲望也就越多,就有很多外在的条件影响着做出选择的我们。而囤积症最可怕的地方就是,拥有太多,你根本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如果一味地追逐最终目的(松果),我们可能会忘了做这件事的初衷,也会淡漠了那些应该珍惜的风景。

而囤积症最可怕的地方就是,拥有太多,你根本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一个人过度关注未来,只会不断地错过当下。这也是为什么越囤积越焦虑。

“断舍离”这个词,是由日本女作家——山下英子提出的。
“断”是指断绝不需要的东西,
“舍”是指舍弃多余的废物,
“离”是指脱离对物品的执念。

我们可以从房间做起,把杂乱无章的房间好好的收拾干净,利用便利贴做好分类。也可以从手机做起,把不必要留着的短信图片统统丢到回收站里删除。把珍贵美好的事物——比如孩子童年时的照片 全家福 通通都保存在文件夹里。

人际关系也是需要删减的


我挺向往的一句话是:你来,我热情相拥。你走,我坦然放手!爱与被爱本来就应该相辅相成,认真努力爱着的她 也同样值得被那个人所爱。

那些离开的人终究是虚无缥缈的泡沫,懂你的人总是愿意去陪着你,包容你的任性,也愿意为你遮风挡雨——因为留下的才是风景。

愿所有的付出都有回应,愿你把别人当成最挚爱的珍宝——最宝贵的松果,对方也愿意陪你走一生一世。正因为是最喜欢的人,所以忍不住的囤积~~生活中相爱相杀的点点滴滴。

原创:芋元
责任编辑:一只梨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