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哈哈哈哈”会显得无知|请不要总表现的太快乐

文:昭水
来源:华东师大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ID:xlzxecnu)
原文标题:聊天的时候回“哈哈哈哈哈”会显得无知|请不要总表现的太快乐

进入大学很多年,和朋友聊起互相刚认识那会对对方的印象时,朋友说:“你总是很开心,生活里没有烦恼似的,见谁都笑。”

我以为这是一句夸赞,刚想展露标志性的笑声,被朋友一句话堵上:

“像一个什么都不懂的傻子。”

“啊???”

回想那时候的日子,生活和学习并不总是顺利,但仍然会在他人面前展现自己快乐的一面,因为我一直认为,他人眼里“快乐的我”一定像一个闪耀的太阳,一定很招人喜欢。可是现实情况似乎并不能一概而论。

我们眼里快乐的人究竟是怎么样的?

曾经有一期脱口秀大会的主题是“笑是生活的解药”,我把这句话理解为:如果现在的生活有毒,那么想办法让自己多笑一笑,是可以缓解忧愁的。

事实也是如此。

一般来说,开心的人都头顶光环,散发光芒,会让周围的人感到温暖。

研究发现,快乐可以提升创造力,提升我们在做决策时的速度和效率,这个角度也许可以解释,为什么很多学霸学习时轻松又快乐,可能并不是因为学的轻松而快乐,而是他们快乐所以学的轻松。

同时,从光环效应的角度来看,一个经常笑的人会让身边的人觉得他也一定拥有很多其他的积极优秀的品质,更会受到欢迎。比如,也许你身边也有这样的朋友,凭借着极富感染力的笑声,成为了每次朋友聚餐时都必不可少的核心人物,有他们的局,就有无数的欢乐时光。

大家都爱跟快乐的人玩。也希望自己成为一个快乐的人。

可是表现的过于快乐了也不见得是一件好事,

反而会让别人觉得自己很无知


首先要知道的一点是,在社交生活中,存在一个逆向评价系统,即我们会根据他人的表情和此刻的情景推断他人的心理状态,在这个尝试解读他人心理的过程中,我们能快速地认识他人,并且在内心中进行主观的评价。

比如当我看到一个打碎的玻璃瓶旁边有两个小孩,其中一个满面愁容,另一个兴奋不已。那我会迅速的判断,难过的孩子应该打碎了玻璃瓶,害怕受到大人的指责;而在旁边偷笑的孩子则是看热闹不嫌事大,甚至蠢蠢欲动想快点让大人知道。这个解读不一定准确,甚至很大的概率是错误的,因为我们已知的信息非常有限,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自动地就会对他人形成自己的主观认识,有时自己都没有意识到,像是双脚踩在沙滩上,难免会留下凹陷的印记。

因此,在生活中,当我们常常表现的很快乐的时候,也会给他人留下一些印象。

2016年,Alixandra等人在做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研究,他们给被试们呈现了很多表情快乐的人脸照片,照片中人们的快乐程度明显不同,有的笑得非常开心,而有的只是尴尬而不失礼貌的微笑,并让被试仅仅只依据照片中的人快乐的程度,判断这个人的性格特征等。


结果发现,人们往往会认为表现出极度快乐的人是更加天真的。这里的“天真的”是好听的说法,更直白的说法是“无知的”,也就是说,这个结果指向人们倾向于认为那些特别开心的人无法批判思考,缺乏智慧。看起来,似乎大部分人都认同阿纳托尔·法朗士所说的:“只有无知的人才会感到幸福。”

这时候,你是不是脑袋一歪,嘴角上扬:“好嘞,找到一个羞辱朋友的办法了。”

 

先别急着分享给那些常常快乐的朋友,这里指的并非是一个事实,并不是说特别快乐的人就真的很傻,而是一个人们心中的看法,即“很多人是这么认为的”,并且这种看法只是基于唯一的线索:快乐的程度,并没有其他背景线索的补充。

 

学者对这个结果很感兴趣,于是进行深入的研究想要探明原因。后续的研究发现,之所以会有这样的印象,是基于这样一个共识:深度的思考会破坏快乐。


很少有谁的生活是一帆风顺,无忧无虑的,谁都难免会感到悲伤,接触到负性的消息容易让人陷入负面情绪中,因此大家认为,之所以有人会特别的快乐,那一定是他主动地避免了负面信息的获取,选择了不去关注生活的全貌。这个原因在实验中得到了印证,即人们普遍认为极度快乐的人存在信息获取偏差(biased search),他们不敢直面真实的生活,掩耳盗铃般满足于无知的快乐。

是的,就像传统社会里我们对男女性别存在偏见一样,在无意识中,我们对极度快乐的人也存在这样负面的刻板印象。

这种印象甚至会影响我们后续的行为,在这个实验的系列任务中,当需要被试去“欺骗”对方以让自己获得更多利益时,相比于那些表现的一般快乐和无表情的人,被试也更倾向于选择那些极度快乐的人下手,因为欺骗他们更不容易被发现,毕竟在他们的想法中,特别快乐的人傻到发现不了自己被骗了。

看到这里,你是不是还有点抱不平,明明人家那是乐观的应对生活,怎么在这里就是一种无知呢?当然,实验并不能完全模拟生活,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和他人相识和社交肯定不会只单看一张脸上的表情,刻板印象也会随着不断深入了解而改变,现实生活中有太多人经历了生活的苦难却仍然积极乐观,他们肯定不是无知的。

不用去纠结是不是他们真的无知,在我的理解里,真正重要的是:实验会揭露一些规律,当知道这些规律后可以给生活带来一些启发。

 

比如,不轻易评判他人,因为你知道,做评判很容易,轻易做评判也很容易出错。

 

还有,在生活中尽量不展现极端的情绪,网上聊天,不要总回复“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显得自己特别快乐的时候,别人可能会认为你很傻。

 

笑是生活的解药,但是药吃太多也有副作用。

作者介绍: 昭水,微信公众号:华东师大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ID:xlzxecnu),关注·接纳·成长,小丘带你聊温暖科普,搞有趣事情!

责任编辑:小鲸鱼 烊箜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