唠叨,根本停不下来的旧唱机

女人一开始唠叨,就有种怨妇像,活生生地整得别人绕道走,最后连自己都嫌弃自己。不过,想想,唠叨可能也是有好处的,这或许是唯一的发声渠道了吧?

 

01

唠叨是期待有人听见

 

唠叨有时就像旧唱片机,卡在了某一个地方,不停地重复,停不下来,把原本悦耳的音乐变成了噪音,惹人烦。

 

不停地说,而且翻旧帐地说,是因为前面的问题一直得不到解决,新帐旧帐一起算,结果越积越多,唠叨的内容也越来越丰富。不过,这至少可以过个嘴瘾,顺便还练习了不好好说话的口才,话里有话,夹枪带棒,软刀子伤人。

 

唠叨的人有超强的联想能力以及连接能力,可以从点到面,甚至问候到对方八辈子祖宗,一个个点名,最后会发现不仅对方一无是处,包括他全家个个有毛病。这说得一个爽,结果说完,早就偏离了原来的轨道,忘记了当初的诉求。

 

唠叨的人通常没有逻辑性,想到哪说到哪,并不是冲着解决问题而来,而是为了发泄情绪。不过,TA可能找错了对象,因为长久以来,对方是接不住这些情绪的。假如一开始,TA的情绪被安抚,TA的渴望被听见,被看见,也就不会一直唠叨下去了。

 

通常听见唠叨这种刺耳的声音,人们第一反应就是“你在指责我”,肾上腺素立马增高,可以采用的应对措施不外乎三种:第一种,战斗——怼回去,你说的都不对!第二种,逃跑——回避,说不过难不成还躲不起吗?第三种,木僵——装傻,假装没听见!哪一种回应方式都会让唠叨的人气得七窍生烟。

 

鲁迅笔下的祥林嫂,最初孩子死了,到处去诉苦,别人还会报以同情,可是发现这样并没有用,久而久之,人们麻木了,也就不再关注这件事情了。但是祥林嫂的痛苦并没有抒解,她的这个坎还没过,唠叨让她继续困在了痛苦里。

 

如果有一个稳定的人,愿意在她不停的唠叨中发现变化,每次都温柔以待,当创伤被疗愈,当痛苦被真正地看见,或许唠叨才会停止。

 

02

唠叨是把责任推卸给别人

 

实际上,唠叨也是一种防御,就是不用为自己负责。因为问题都是别人的,自己糟糕的命运也是别人造成的,如此,自己才能好受些。

 

如果把糟糕的结果指向自身,会有多么可怕严重的后果呢?自责与后悔,会让自己极为痛苦:当初为什么不那样做,自己为什么就做不好,我为什么那么糟糕?严重的情形可能会导致自我攻击,以及自我的崩塌,抑郁空虚,甚至有自杀的倾向。

 

看见自己的脆弱、无能、无力,那是多么恐怖的事情?找一个人背锅,至少还可以找到点自信,自己就不至于那么糟糕,因为那都是别人的错。

 

在夫妻咨询中,这种情形最常见。一般在家庭中,谁处于弱势,谁的唠叨抱怨最多,这恰恰恰反映了TA内在的虚弱感,TA没有能力去改变自己,于是将改变的期待或者幻想放在了伴侣身上。

 

从某种程度上来看,唠叨是种无能的表现。比如丈夫生意失败,他可能会经常唠叨妻子家务做得不好,似乎可以在唠叨中找到一点自我价值感;妻子在经济上极度依赖丈夫,她可能会唠叨丈夫不关心孩子,不关心家庭,让丈夫有内疚感……只不过,唠叨并不能带来任何的改变。

 

03

唠叨是制造一种关系的假象

 

在《倾听时刻》这本书中有一个桥段,就是病人在躺椅上接受分析,分析师会坐在病人的后面倾听。结果,分析师开小差去了前面的咖啡店,在那里遇到了病人。病人将他想说的录了音,在分析时间播放,看起来这两个人都不在场,但又似乎在分析情境中。

 

唠叨就很像这样的场景。一个人在说,另一个人似乎在听,其实,说者也不清楚自己真实的需要是什么,而听者也是左耳进右耳出,没有走心。他们之间其实没有开启真正的对话,也并没有产生连接,两个人都处在各自封闭的世界里。

 

唠叨会制造一种发声的氛围,可以回避孤独与寂静,那是一种活着的感觉。当四周都是死寂,沉默与压抑,可能更加难以承受。当你不发声时,可能就没有人知道你的存在,或者没有人在乎你,而有声音至少可以吸引他人的注意,即使是没有获得回应。

 

不断地在一个人耳边唠叨,就像是在催眠。因为唠叨或者抱怨的背后是不满足,同样制造了一个无能的、无法满足需要的妈妈TA传递出来的讯息就是,我的感受是糟糕的,你也是糟糕的,这种糟糕的体验,也就在施虐与受虐之间建立了痛苦的连接。长期负面的催眠暗示,让倾听者感觉自己确实不好,确实也做不好,那么他也就不可能去尝试做任何的改变了。

 

04

用清淅的请求代替唠叨

 

当我们唠叨时,我们在说什么?

 

我们可以反观自己,去探索自己真实的需要,学习如何去勇敢地表达自己的需要,而不是绕道走。

 

马歇尔.卢森堡博士在《非暴力沟通》这本书中提到,沟通最重要的一步就是提出自己的请求,而这个请求则是在前面三步的铺垫下非常自然的表达:第一步,描述自己观察到的事实;第二步,表达自己的感受;第三步,看见自己的需要。当一个人了解了自己的真实需要,才可能去表达自己的需要。而提出自己的需要则应该清晰、具体并且具有可操作性。

 

举个例子。丈夫下班回家只是看手机,不帮忙做家务。妻子开始抱怨:你“总是”回家就看手机,你“一点”也不关心孩子,不关心这个家,你是一个“不负责任”的父亲,一个“人渣”。

 

我们来看看这一句话,总是一点这类词汇,是一种夸大的、绝对化的表述,这句话立即会引发一个人的不适,当一个人不舒服时,或者感到被批评时,他就会触发防卫,立起隔离墙,这个对话就已经进入了一种战斗状态。

 

当我们想要这样表达时,我们要反观自己,是否有例外?比如有一天晚上他带了好吃的东西回来,一进门就说,老婆我给你打包了你最喜欢吃的东西,或者回到家就问:宝宝今天开心吗?这些就是他爱老婆、爱孩子的例外。当你的脑海中呈现这些例外时,你不满的程度就会降低,抱怨的话也就不那么容易说出口。

 

这句话中,我们看见妻子紧接着给丈夫贴了两个标签——“不负责任人渣,这已经有点上升到人格攻击了。心理学家安吉拉.阿霍拉在《心理动机》这本书中提到,伴侣间负能量最坏的交流主要体现为僵持不下、互相批评、相互戒备、直接翻白眼,而用这样的方式开启的对话就很容易出现上述这种负能量的交流状态,好像一开场就注定了结局,这是一场无效的沟通。

 

遇到这种场景,你会怎样开启对话?来用我上面提到的方法来试试吧!

 
 
文:任丽
责任编辑:殷水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