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美国心理咨询师探讨中美日韩文化差异 | 集体vs个人

文 | 扛霸君 
来源 | 东观西望WEIV(微信公众号ID:gh_3bed6ee95ccc)

我的一个美国朋友是心理咨询师,她是个心地善良的人,给很多无家可归的人提供过免费的心理咨询服务,帮助过一些流浪汉,而这些资金是通过她个人不断地筹款获得的。同时她也是一个国际组织中的一员,有很多来自不同国家的朋友,有着多元和国际化的经历,而且经常帮助留学生。

 

我很喜欢和她聊中美文化差异,都能从彼此交流中洞察到一些有趣的东西。

 

我和她经常参加很多当地日本人的活动,我观察到了日本人与中国人很多不同的文化和行为习惯。虽然中日韩都是东亚国家,历史上都受到儒家文化影响,但这三国也有着许多不小的差异。所以我也就和我这位美国朋友聊起了中国、美国、日本和韩国这四国的一些文化差异。

 

一些有趣的对话如下:

 

美国朋友


“我发现,很多韩国人和日本人都会坚持他们的传统文化,相比起来,中国则不那么坚持传统文化,但是对新鲜事物更好奇、更开放。。。


而你是我见过的最好奇的中国人。”

 

:(笑,这是啥评价?)。

 

美国朋友


“和韩国人和日本人比较起来,我所遇到的中国人则显得更难相信人,总是显得比较“怀疑”。在认识陌生人的时候,尤其如此。不过与此同时,他们保持的好奇心会驱使他们参加一些从没参加过的活动,来体验新事物。比如一些刚来美国不久的中国留学生,当我们邀请他们参加一些活动时,他们显得有些不信任我们,但相处久了后,就会更信任人一些了。


我曾经有个室友,是个中国留学生。她是我见过最不能信任人的,她认为她的很多同学在搞阴谋来孤立她,因为她是班上唯一一个中国人。”

 

美国朋友觉得她可能有阿斯伯格综合征。这属于孤独症谱系障碍或广泛性发育障碍,患者有着人际交往和语言交流的困难。

 


电影《美丽心灵》里的主角小约翰·福布斯·纳什早期可能患有阿斯伯格综合征。纳什非常不善交际,也正是因为长久的孤独,他非常渴望陪伴,所以幻想出了两个非常好的朋友。

 

“在和日本人接触中,我注意到,很多日本人不会跟不认识的人说话,甚至连眼神交流都没有。我觉得他们更内向(但这不是冷漠)。


我参加国际文化节里日本人举办的活动,去做他们的志愿者帮忙制作日本美食时,身边日本人几乎一句话也不说,都专注于眼前的工作,氛围有些压抑。我和另一个美国朋友聊到这时,他也注意到日本人的这个氛围。后来我跟这次活动的日本领导聊到这个问题,他说相比起来,的确很多日本人可能会更内向一些,但我所提到的在工作中不说话,这是日本工作场合的职业道德(work ethics)。


当然,日本人不倾向于交流这个特点,和美国人非常喜欢交流,就形成了非常鲜明的对比。”

 

美国朋友

“与日本人和韩国人坚守传统相比,中国人们显得更开放,在交流上更热情些。美国人非常喜欢交流,而中国则像是美国版的东亚国家。在言语交流上,日本和美国像是两个极端,而中国则在中间。”

 

“很多人爱说,中国和美国比起来,中国更集体主义,美国更个人主义。


我觉得和日本韩国比起来,中国更个人主义。


我在美国观察到,韩国人和日本人都很团结,他们在美国经常集体行动(一般看到一群戴棒球帽穿棒球服的东亚人一般都是韩国人)。


仔细观察,在很多地方上我又看不出中国是集体主义,反而在很多地方美国显得更集体主义。


比如我观察到更多美国人更关心公共事务,甚至当这些事务与自己不相关,没有涉及到自己利益,他们也会做。”

 

美国朋友

“和日本韩国人比起来,中国人更像是在survival mode里,给人的感觉是总在‘设法努力存活下来’,所以比较容易处于紧张的状态,而韩国日本人则相对比较laid-back,比较放松。


也正是因为很多中国人思考更多的是如何“设法存活”,所以相比起来他们更难信任人,也会更加注重与彼此竞争,也更在乎自己,也不会太关心周围人、大环境和大集体的问题。”

 

 

“中国社会压力很大,所以人们很紧张。


许多中国人一直在‘设法存活’,这也许也是很多中国人为什么会非常喜欢小圈子,并在小圈子里从众的原因,因为直接决定生存生活质量的就是小圈子。


就比如文革时期,如果你不找到一个组织的话,你很可能成为被攻击的目标,下场可能还真是生死,你进入一个组织就会受到组织的“保护”,你又得从众,因为你意见不一致,会导致你被孤立,被隔绝到组织外。所以小圈子内就表现得比较一致,没有反对声音。但是,不同的圈子又在相互斗争,争夺资源等等。尤其当为了增加小圈子或者小团体的凝聚力,人们会故意创造一个假想敌,来与之斗争,这就成了勾心斗角。所以从整个社会来看,就有不少的内斗和内耗。”

 

 

美国朋友

“美国社会现在也出现了这种趋势,竞争和社会压力都在增大。


很多美国人很关心公共事务,是因为基督教的原因,宗教教导他们要这样做。而基督教文明又是美国主流文化的基石和核心。”

 

“我觉得问题并不在于宗教,而在于文化。美国也有非常多不信教的人,但并不影响他们关心公共事务。所以是文化在起作用。


在中国的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乃至后来的文革中,很多中国的传统文化都被破坏掉了,很多人不再相信和坚持自己的文化了,所以出现了文化真空。我们又被西方文明和文化影响,在多元环境中和多种价值观冲突的现状里,人们出现了价值观混乱和迷茫心态,出现了什么都不信,或者什么都好像相信一点的现状。但现在社会中表现最突出的是,实用主义和利己主义,只要对自己有利的事情,那就做,对自己的切身利益没有即刻相关性的事情,那就不去做,也不感兴趣。


所以会出现,比如美国大学里举办的有各种免费食物餐点的活动,有些中国留学生吃完后就立马走了,也不参加活动。”


“很多中国人乃至东亚人的审美都被西化了,因为欧美国家的强势文化和诸如好莱坞电影那样的文化输出。很多中国人会认为高加索人(俗称白人)的相貌更好看。所以整容的‘模板’也有这种趋势。”

 

尤其是单眼皮双眼皮大眼睛小眼睛这些问题,我和美国朋友讨论时说,很多东亚人会割双眼皮,她就不理解。她说单眼皮很有魅力的,为什么要割?多样性是美的。她在日本待过一阵子,就被一些日本男人所吸引。

 

当然,我和美国朋友也有观点不同的地方,这就出现在美国的流浪汉问题上。美国街上有非常多的流浪汉向人们要钱。

无论在美国还是在国内,我都是给过很多流浪汉钱的,也经历过好几次被同一个流浪汉要钱的事情。还经历过,因为不给钱,而被骂(”Fuck you foreigner!”)。


我认为,有些流浪汉对别人的施舍和帮助形成了依赖,也变得懒惰,和不求上进。


美国朋友则认为,他们基本上都有心理问题和毒品成瘾问题,这造成了他们没法工作,所以只能靠乞讨生活(非常政治正确的思维)。

 

关于中美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的思考

 

在前段时间,国内疫情比较严重的时候,看到一个在美国读法律硕士的妹子发的一条朋友圈如下:

 

本来一个非常文静的姑娘,平时看不到她发表什么意见。


但前天突然看到她发这个朋友圈,还是有点小小的吃惊。思维还是不错啊。


而且最后的话挺有意思的。虽然以前也听说过不少类似的话,不过这话依然提醒了我很多事情。

 

我以前一直很好奇,在一个宣扬集体主义的社会里,为什么很多时候人们却不够团结呢?(参见:在海外为何这么多印度人更成功?| 为何中国人不够团结?)


她这话不就提供了答案了吗?

 

政府分为强政府和弱政府。现代欧洲很多国家的政府就是弱政府,管的不多,当然社会运作也不高效,人们的组织性也不高。


而中国历史上大部分和平时期都一直有着强政府在管控。


中国人习惯了强政府来引导管控自己的行为,也出现了依赖性。


所以一旦这种管控不在了,或者起不了作用了,缺少了约束,很多国人也就变成了孙中山口中的“一盘散沙”。


这种情况常见于,政府处于危机的时刻,比如晚清时期,中国被殖民入侵时,平民能看着清军与外国军队巷战而无动于衷,成为鲁迅笔下的“麻木的中国人”。

还比如,一些中国人移民海外,没有了强政府影响,以前的行为规范和纪律性也就可能不起那么大的作用了。

 

也就是说,因为强政府的存在,在国内的中国人才能够按照政府引导高效地往指定方向走。


但在海外,没有这种引导,海外华人就变成了“散沙”,各自单打独斗。所以你很难看到海外华人华裔能够团结起来对外的。


你能看到韩国人在洛杉矶暴动团结一致保护自己族群的利益。

但这种情况你在海外华人中比较少看到(但现在好像能看到一些扭转的“苗头”)。


也较少有海外华人华裔去参政,因为在海外华人的整体利益并不在很多人的考虑范围内。

 

Those who stand for nothing fall for anything. — Alexander Hamilton

 

还比如,在海外找工作的问题,印度人会帮助自己人找工作,甚至把他们带入自己的公司,甚至最终出现公司全是印度人的现象。

海外华人、中国人则较少这么做,甚至还会排斥同胞加入自己的公司,他们可能怕新人进来和自己竞争。


除了一些有着“西化思维”的人外,不少中国人甚至连networking内推都不愿意做,因为一些人会认为别人的事情和自己没关系。他们不会考虑长远或者整体利益,只管自己。

 

所以归纳起来,中国的集体主义是表象,是在强政府引导存在的前提下才有的。长久历史的影响,造成了中国人习惯强政府的管控,也形成了依赖。


但在中国民间的长期氛围里又存在实用主义和利己主义。只有对自己有利的才去做,所以没有强政府的干预的话,中国民间社会其实才应该被叫做个人主义才对。

 

虽然人们爱说,西方崇尚的是个人主义。


但如果细心观察,可以看到,关心公共利益、公益事业和集体权利的,有时候好像西方人更多些。(“白左”这个词并不是空穴来风。)

             

在美国,我看到,即便不一定和自己利益有多大关系,主动探讨这些问题的人,更多的是白人,中国人很少参与。(当然,我们也得考虑到海外并不是中国人的国家这个因素。)

 

我有不少美国同学非常积极参与学生工会,力图提升学生劳工的最低工资,组织示威游行,甚至冲进校长办公室,导致自己被捕也在所不惜。

 

另一面,当遇到问题,遇到集体权利受到侵害时,我看到,很多海外中国人所做的是抱怨,比如在中国人的微信群里抱怨下,但诉诸行动去争取权力的则非常少。

 

比如,学校停车位减少了,中国留学生们在群里抱怨,我说有个相关的讨论会可以参与,校长也在,可以去发表自己的意见,但群里顿时鸦雀无声,没人去。

还比如,学生认为自己受到种族歧视了,我说可以去Diversity Center去举报,也没人去。

 

甚至,当你去做反种族歧视和争取集体利益的事情时,有时候不但受不到自己同胞的支持,还会受到很多自己人的冷嘲热讽或者挖苦。

 

说白了,人们认为中国人的“集体主义”其实有更多的“实用主义”在背后,做事情要和自己利益非常相关,才行。

 

所以,我们的所谓“集体主义”并不是什么真正的集体主义。

事实上,更多的是维护小团体的利益,或者小团体内的集体主义而已,只要你和你所在的小圈子在意见上保持一致就行了。当有必要表态时,声音需要和集体保持一致。

 

这背后的心理就是,从众。

 

电影《少年的你》里反映的就是高中校园里的一个小团体制造假想敌,来霸凌同学的故事。电影刚上映时就引发了非常广泛的讨论,很多人都在此刻发出声音,说出自己以前在校园里经历过或者看到过的校园霸凌现象。不过,很可惜,这种讨论昙花一现,未能深入探讨问题本质,同时很快就寥无声息了。很多人可能没意识到,这种现象背后就是从众,团体里不是每个人都想欺凌别人,但是为了不被排斥,所以选择从众。

 

更深层次的是,在集体里,我们个人的不同的声音被压制了。

因为尽管一些人或许都有自己的想法,但要在一个群体里说出不同的想法,所冒的风险太大了。

 

你不想因为你的不同想法,而被你所在的圈子或小团体排斥。所以你索性不说出想法。

 

《论熟人社会的交往逻辑》,王德福,2013

没有不同的声音,就真正代表一致吗?

就能说我们是集体主义吗?


还真不见得。

公众号简介 | 东观西望WEIV(微信公众号ID:gh_3bed6ee95ccc),用有趣的方式用独特的视角(包括西方视角)来看待中国传统文化和历史(东观)。 分享海外留学生活、跨文化交流的经验(西望)
排版:小鲸鱼   Claire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