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性恋,难道这是个问题?——此文献给世界不再恐同日

1990年5月17日世界卫生组织 (WHO) 将 “同性恋”从精神病名册中除名。从此5月17日成为“国际不再恐同日”,我是从壹心理才知道有这样一个节日。

不由想起女儿五岁的时候,有次一边洗澡一边问我说:“妈妈,女同是什么意思?”

当妈妈的我心里一紧,怎么?连五岁孩子都有这方面的“知识”了,也太早熟了吧?于是忙问:“孩子啊,你从哪听来的女同这个词儿呀?快告诉妈妈。”

女儿一边拍着水珠,一边指着台子上:那个就是呀,定睛一看,哦,原来是女童沐浴露,孩子的世界何其纯净,原来是我们大人想多了。

 

那么你对“同性恋”这个词,初听上去是什么感觉呢?

不管你的答案怎样,我想你的心里一定和我一样想过,为什么会有同性恋呢?这是个什么样的问题呢?我也曾经有这样的疑问,但如果你遇到一个生物学家,他一定非常淡定地跟你讲:本来生物的初级现象都是雌雄不分的嘛!

 

看,原来是因为我们缺少更广懋的生物学知识,让我们把思维链放长一些,看一看生物界关于雌雄的故事吧。

 

01

同性恋与异性恋

并存的生物界

 

这个地球形成的10亿年后,原始生命开始出现在海洋里,当时在整个生命海洋里边只有一种性别,那就是雌性,繁殖为效率极高的单性繁殖,或曰孤雌生殖,简单地说,就是分裂,这类繁殖目前也有比如阿米巴虫,少数鸟类和鱼类等。

后来由于对抗基因突变积累出不适于生存的差错而带来的物种灭绝的需要,渐渐一些同性出让了一些细胞结构而“变身”分化成为雄性,以便交换补充相互的基因,减少遗传的基因差错,才慢慢演化出有性繁殖。

 

不但如此,目前生物界里还存在着雌雄随条件换体的动物,如某种粘液霉菌按雌到雄的灰度,会显示出多达13个性“相”,具体到某个个体显示出哪个,要看遇到的对方是更偏雌性一些,还是更偏雄性一些。遇雄变雌,遇雌变雄。

 

所有的蓝头锦鱼小的时候都是雌性,到了生殖期时,个头大的雌鱼就会变为雄鱼,一旦雄鱼死掉,鱼群里的个头大的雌鱼又会变成雄鱼。

 

还有一种海蜗牛(海蛞蝓)的生物更是有趣,可以随意变性,两只海蜗牛遇见,谁先变的快,另一只就变成相反的性别。而豹纹壁虎后代的雌雄竟然是由孵化时的环境温度。

 

可以说,在生物界,这根本不是个事儿!为了传递基因,需要我变成啥我就变成啥!那么,人类呢?人类的同性恋倾向是基因吗?

 

 

02

同性恋是基因?

还是具备某种功能?

 

达尔文的传人们曾经为同性恋这个问题想破了头,因为很矛盾嘛,如果是基因的话,既然无法生育,又如何传递下来同性恋体性呢?

 

其中一个有名的社会生物学家爱德华.威尔逊,他有一个很牵强的解释说是为了帮助其非同性恋的兄弟一起养育后代,这样后代多就把自己基因传下去了,很牵强也没有证明同性恋的兄弟就后代必然多的数据。

 

直到有位叫德.瓦尔的灵长类动物专家,带着我们把眼光投向同性恋比较繁荣的群体,那就是在分配方式上选择了多偶制或者说垄断制的物种,大猩猩。发现了大猩猩同性恋的这种倾向可能有两个功能:

 

一个姑且叫做消极的功能,大猩猩的群体里面,头领垄断了全部异性,其他成员不能染指,那么他们有这个器官不能用于异性,而又不满足于自慰的话,就不如寻找同性来排遣郁闷。

 

大猩猩群体中的同性恋也有积极功能,即平日操练,以便当现在的头领死亡,老去,换届时,马上就可以派上用场。好比篮球队里的板凳队员们平常训练丝毫不敢懈怠,主力万一缺位,马上替补上去发挥作用。

这个说法是不是比基因论更有道理,且解释了所谓同性恋传递体性的问题。它本来就不是基因层面决定的特性,而是具备一定的社会性。

 

现在终于说到人类了,同性恋难道是最近才有的吗?

03

同性之爱,古已有之

 

古希腊社会是个男权社会,他们普遍认为,男人是智慧,能力,美,甚至神性的象征,这一点在人类社会的早期是共同的,也可以借鉴动物界都是雄性比雌性美,以便争夺雌性的生殖资源。

再比如中国的美字,一个解释是说,一个男人高大俊美像公羊一样,很美。古希腊也是,他们认为男人的恋爱对象就应该是同样具有智慧和美的同性,他们才配得上是精神交流的对象,与男人高谈阔论政治,军事,哲学这些高级的事才是社会的风尚,而和被用来当做生育机器的女人谈恋爱,简直就是神经病。

 

这种倾向也表现在古希腊神话里,同性之恋,同性之情欲的篇章比比皆是。比如,美少年伽倪墨得斯长相出众,被宙斯爱上并化作老鹰将其掳走并与之交欢;纳西索斯是一位俊美的男子,爱上了自己的倒影而最终变成了水仙花。

 

而古希腊的克里特岛也确实就有劫掠美貌少年一起居住的习俗,此举被视为极具雄性风采的征服性行为。军队也是同性恋人比较集中的地方,他们认为同上战场的同性恋人可以鼓舞士气,加强军队的战斗力。士兵以拥有一个美貌少年为荣,到后来,古希腊还发展出一支同性恋军队,士兵们为了不给自己的爱人丢脸,作战十分勇猛。

 

2000年生物学诺贝尔奖三位获得者之一埃里克.坎德尔,写了一本书叫追寻记忆的痕迹。在这本书中他叙述了奥匈帝国的中产阶级家庭,他们常常要雇女佣,他们在女佣选择的时候常常有一个标准,即她是否合适能为她家的男孩子打破童贞,以防止日后这个男孩子的同性恋倾向。有这样的干预本身就说明了,人类,其实和大自然生物一样,普遍也带有同性恋的潜质的。

 

我国著名的社会生物学家经过广泛的调查研究,认为同性恋不是基因,而是应该承认性倾向是先天与后天的综合的结果,在少年期之前还是具备充分的灵活度,少年期经过某种经历的“印刻”之后,在个人经历,社会阅历,集体潜意识等综合因素会被逐渐固化下来形成偏异性恋或偏同性恋。

 

而研究这方面课题的主流专家也认为并没有完全的同性恋者,也没有完全的异性恋者,二者之间没有不能逾越的鸿沟。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会发现有些人明明是异性恋,后来遇到一位同性,就变成了同性恋。

这其实和我前面说的具备13个性“相”,展现出雌性或雄性是决定于遇到的对方的性相“气质”有异曲同工之妙。而我们也知道,对于我们人类,每一个个个体,无论是男是女,我们的血液中,也是雌性激素,雄性激素并存的,男人体内也有雌激素,孕激素,女人体内也有睾丸素,只是含量多与少的不同。

 

所以,从上面的分析和例证看来,同性恋并不是一个特殊的基因,而是包括人类在内的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生物潜能,其存在的目的是为了适应生存繁衍的需要,达成同性恋的条件是机缘巧合,遇到一个同性的对方,由于Ta身上有让自己能够倾向于展现隐藏在自己体内另一性的特质的魅力而主动选择成为“另一性”。

笔者个人认为,同性恋,某种意义上来讲,至少从生物学的角度来讲,是特殊形态的异性恋。而这种现象在人类社会,与其说是生理性需求,倒不如说是社会性的需求——对个体而言,没有性不会死掉,但是恰巧性需求具备繁衍生命的功能,满足了社会持续性发展的需要。如果用时间作为参考系,拉长到久远的多少万年以后,那么这未必不是人类社会内个体之间互相适应性调适,平衡马斯洛所指的各层需求的结果。

参考资料:
李银河:《中国同性恋调查》
利奇德:《古希腊风化史》,辽宁教育出版社
郑也夫:得到课程《社会生物学导论》

文:话题官Wendy
责任编辑:殷水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