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新政来了,家长怎么科学“鸡娃”才能脱颖而出?

2021年7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因为主要涉及两大块内容,故简称“双减”政策。

政策中的以下几点最为关键:

  • 各地不再审批新的面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现有学科类培训机构统一登记为非营利性机构。

  • 学科类培训机构一律不得上市融资,严禁资本化运作……外资不得通过兼并收购、受托经营、加盟连锁、利用可变利益实体等方式控股或参股学科类培训机构。

  • 校外培训机构不得占用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组织学科类培训。

这份文件不但是一则重磅新闻,对于庞大的校外学科培训机构来说,更是一颗重磅炸弹!

其直接撬动了校外学科培训行业的利益,校外学科培训班受到严格限制,数量将急剧下降。至少绝大部分该行业的从业人员、机构和投资者对该文件是不欢迎的。

可除了这部人之外,这份文件也没有迎来“喜大普奔”的社会反响。很多家长、体制内的老师、部分意见人士,甚至是部分学生群体,对此也喜忧参半、态度纠结,不知这会让义务教育走向怎样的结局。

没有一个政策是十全十美、能照顾到所有人的现实需求的;而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以及是否符合社会和国家良性发展的趋势。

所以,以上群体的担忧不是没有道理。“双减”政策在落实的过程中,其利和弊都会非常明显。

对利弊的分析和权衡会直接影响到广大家长、学生的应对措施,如能做到将利处最大化,弊端最小化,“准确吃透政策要义,全面发挥政策红利”,知识仍可改变命运。

01

“双减”可遏制教育内卷

缓解学生精神心理问题


政策出台那天,教育部有关负责人解释关于“双减”政策的很多疑问。

为什么要出台“双减”政策?

该负责人明确表示,现在中小学生的学业负担还是太重了,教育短视化、功利化的问题还是非常严重。

一方面是学生的校内作业仍然较多;而另一方面,是校外培训机构过度发展,超前、超标培训,甚至出现了“刻意贩卖焦虑”,一味追逐利益的畸形现象。

这名负责人所说的问题,相信广大家长一点都不陌生。随着校外培训机构无序发展、资本化过度涌入,越来越多家庭参与到教育“内卷”中。

那别人家的孩子学了,我们家孩子能不学吗?于是大量父母疯狂“鸡娃”,为孩子安排了满满当当的辅导班。

有的校外培训机构还赤裸裸地说“您来,我们培养您孩子;您不来,我们培养您孩子的竞争对手”,父母不惜代价都要将孩子送到最好的培训班中。其他家长见状,也不淡定了,纷纷加大了“鸡娃”力度。

结果家庭经济负担增加了,孩子的学业和心理压力也增加了,一家人被压得喘不过气来。

甚至有部分学校教师故意在课堂上少讲知识点,然后变相要求学生参加自己设立的课外辅导班,增加收入。

从社会和教育学的角度上看,以上问题严重威胁了科学教育应有的初衷和面貌,影响了国家人才培养、社会良性的发展。

从科学精神心理学的角度上看,过重的校外培训学习负担是导致青少年、儿童出现学习障碍,甚至罹患抑郁症、焦虑症、双相障碍的原因之一。

以上是“双减”出台的重要背景,同时还提出了明确的工作目标:

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家庭教育支出和家长相应精力负担1年内有效减轻、3年内成效显著,人民群众教育满意度明显提升。

所以,从学生心身健康和积极发展的角度,“双减”政策至少有以下几个好处:

1、减轻了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习压力,有利于减少学生学习障碍、精神心理障碍的发生率;对已经出现这些障碍的学生来说,也有利于缓解、或至少降低问题恶化的风险。

2、学生将有更多时间、精力参加课外兴趣、社会活动,有利于心身全面发展,并在实践中找到奋斗的目标,减少出现“空心病”的风险。

3、政策解读表示,“双减”并不代表学生知识水平的下降和倒退;相反,政策要求学校要提高教师教学质量、保证教师数量,提高教育资源的公平化。

简单来说,是要让学生普遍能在校内获得更加优质、高效的教育,从而降低对校外培训的依赖。

02

其它制度未完善时,“双减”有明显弊端


不过,也有人担心“双减”政策的弊端。

“双减”政策里没有严格禁止校外学科培训机构,这类机构的存在并不是百害无一利的。

很多孩子因各种主客观原因,未能在学校很好地掌握知识点,知识结构不完善,家长也没有能力教,便只好选择报读校外学科培训。

而且,很多校外学科培训机构为了得到更多家长、学生的青睐,让学生保持上课的动力,在教学手段方面确实下了不少心思。一些比较优秀、规范的机构能提供更符合学生心理发展规律、课堂气氛更加活跃自主的课程,令学生的素质和成绩有明显的提升。

从客观上来说,部分校外学科培训机构确实能够帮助学生完善知识结构,通过提升成绩而培养学习兴趣,获得学习成就感。

部分孩子因此变得更自信、掌握了更好的学习方法,甚至主动提出继续上这类培训班。

换言之,这类机构是有存在价值的。在孩子的心身健康没有受到影响,孩子、家长都有现实需求,效果也比较积极的前提下,我们没有理由实行“一刀切”,不宜强硬阻止孩子上这类培训班。

问题就是政策执行时如何在“有实际需求”和“过分内卷化”之间找到合理的平衡点。很多人担心这个平衡点找不好,会出现“弊大于利”的情形:

“光减负,不完善中考、高考制度,教育资源仍不均衡,这不是治标不治本吗?”

“我的孩子确实需要补课,也想补课,可现在培训班少了,门槛高了,那不是变相拉大了距离,让没资源的人躺平吗?”

就拿中考来说,近年来在教育部的调控下,中考的分流作用越来越明显,“职高”和“普高”比例接近1:1,也就是有一半初中生要读“职高”。

虽说国家日渐重视“职高”教育的投入,但对比起普高来说,仍然有不小差距。很多家长、学生对此很难接受。

所以,以上的担忧不无道理,也是“双减”政策落实执行时必须考虑到的问题。虽然教育部负责人在解读政策时提出了相关应对措施,但能否及时跟上、能否解决实际的问题仍要打个疑问。

如果无法解除大部分家长、学生的后顾之忧,就真的有可能出现这样的情况:学业是减负了,但焦虑没有减少。

校外培训仍以各种形式存在,还一“位”难求;缺乏资源的家庭只能靠自行“鸡娃”,强迫孩子做题。

有的家庭还可能曲解了“双减”政策的本意,认为这是固化阶层的手段,从而变得仇视社会。

也就是说,“双减”政策涉及到很多其它教育领域的改善和革新,牵一发而动全身,可能在执行的短时间内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要达到理想的效果需要较长的过程。我们社会大众、尤其是各位家长要做好心理准备。

03

新东方培训父母?父母给孩子补习?

这都不现实


在新政策之下,有的校外学科培训机构已经出现一些应对思路。

最新消息称,国内部分地区的“新东方”新增了素质教育成长中心,其中的“家庭教育智慧馆”备受热议。

图片来源于北京新东方素质成长中心官微

“家庭教育智慧馆”主要为家长提供各类家庭教育的讲座和课程,包括家庭教育、育儿方法、多商管理、时间分配、高效学习等多维度的知识性内容。

网友一下“炸锅”了。

“不能直接辅导孩子了,就改成辅导家长?”

“家长白天上班,晚上新东方?”

“没想到小时候要上新东方,现在有孩子了还得上新东方。”

……

虽然这个项目招来了很多调侃,但从理论上讲,很多孩子学习效率低、厌学逃学,出现明显的学习障碍,这确实与父母不当的教育有密切关联。

如果父母能掌握有智慧的、科学的家庭教育方式,高效学习的技巧,确实能使孩子更加心身健康地成长,获得优秀成绩的可能性也更大。撇去商业利益的考量,新东方这个项目的出发点是正确的。

但是,很多意见人士指出这并不现实。很多家长的教育观念和方式根深蒂固,需要较长的时间才有可能实现转变,掌握的程度也因人而异,况且每个家庭的具体问题有很大的差异。这个项目推行时可能遇到很大的难处。

而且,最新消息显示,全国人大常委会正在推进《家庭教育法》制定工作,其中二审稿明确提出:

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机构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活动,不得组织或者变相组织营利性教育培训……将公民、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依法设立的家庭教育服务机构明确为“非营利性家庭教育服务机构”。

新东方作为一家在美国上市的教育机构,“营利”是其最终的目的,恐怕很难在“营利”和不违反国家规定之间取得平衡点。

还有部分父母认为:不上辅导班了,那就自己教吧!我当年也是学霸,小孩子那点题目不在话下。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有过辅导作业经验的家长恐怕深有同感。即便父母曾是学霸,也不一定有能力辅导功课。

父母往往对大部分知识已经遗忘,而且如今义务教学阶段的教材难度比以往更高。很多本科父母发现辅导孩子的功课“止步三年级”,尤其是数学;我是复旦大学硕士,可拿到初中数学题,连题目都看不太懂。

另一方面,就算父母会做题,也不代表会教做题。怎么讲能让孩子更好地听懂?更乐意接受?记得更牢?这全是教育学和科学精神心理学的学问。

不少媒体报道称“父母辅导孩子作业被气到崩溃/心梗”,部分父母辅导孩子作业时容易情绪失控,对孩子采取打骂的行为,极可能对孩子造成心理创伤。

学霸如北大教授丁延庆,重庆教授、博士生导师张小强,也直言搞不定孩子的作业辅导。父母们还是不宜太乐观。

还有的人说,在“双减”政策下,教师子女更有优势,不出家门就能正当、免费补习。

其实,根据我们精神心理障碍临床诊疗经验来看,教师教得好学生,不代表就能教得好孩子;教师子女不一定更加优秀,甚至可能更容易罹患精神心理障碍。

因为教师在教育自己的孩子时,很容易套用对待学生的那套方式,缺乏了父母角色应提供的包容、温暖和关爱,还该有更多的共情、倾听、积极引导。也就是说,这部分老师回到家中时,没有很好地完成角色切换。

一些业务能力强的老师还可能过于自信,缺乏自我反省,“我能教出那么多好学生,我的孩子也不会差,更不能差”。

作为教师子女,孩子在校的心理压力也可能更大,无法接受学业上的一时失败。我们接诊过很多教师子女患者,因父母造成的叠加性心理创伤,罹患抑郁症、双相障碍,甚至休学在家。

04

父母看准形势,做到这5点,

子在“双减”下脱颖而出


说了那么多,“双减”政策带来巨变,这样那样的方法也行不通,那孩子的成绩到底该怎么办?难道只能躺平、认命吗?

其实从科学精神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想让孩子获得更好的学习成绩,也就是尽量让孩子别出现“学习障碍”,又或者尽快缓解、甚至消除已经出现的学习障碍,并获得高效学习的能力。

那如何实现这一点?提高学校教育、家庭教育质量,提高教师和家长的素质,这是最主要的手段。

从国家教育部的层面来看,减少校内外学业负担、提高学校的教育和服务质量、作业量回归合理、建立家庭教育领导和协调机制等措施,其实都符合上述道理。

所以,如果想更好地适应“双减”政策,甚至让孩子在该政策下脱颖而出,家长们可以做好以下几点:

第一,父母要尽量避免孩子出现学习障碍。

尤其在学龄前和学龄早期,父母不要盲目追求孩子学会很多知识,而应注重培养他们对学习知识这个行为和情景的兴趣和积极情绪,并慢慢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进入小学中高年级、初中之后,学业任务本来就加重,父母更加要注意,避免让孩子在难过、委屈、焦虑、愤怒的负性情绪下学习。

第二,若孩子已经出现了学习障碍,父母更要及时掌握科学精神心理学知识,逐渐缓解、甚至消除孩子的学习障碍。


也就是说,既然孩子的学习问题很可能指望不上课外补习班了,学校老师也可能应顾不暇,那就更要降低孩子出现学习问题的风险。

而常见的学习问题,其实就是学生群体中非常常见的学习障碍,一种关于学习行为的心理问题。

第三,进入小学中高年级或中学后,父母可引导孩子掌握自学能力,自己当自己的“辅导老师”。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自学”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意识和能力。

国内知名的家庭教育专家陈钱林认为,自学能力是家庭教育的核心。

他的儿子陈杲,26岁成为中科大特任教授、攻克世界难题,在12岁就自学完高中3年的数理化课本。

当然,这不是鼓励孩子超前、超量学习,但在“双减”政策下,如果孩子想在同龄人中脱颖而出,良好的自学能力非常关键。如果具备了这项能力,成绩优异那是自然。

就算在学校教育阶段不需超前学习,但在当今社会,我们必须具备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哪怕在步入社会之后仍不断自我提升。

第四,周末、节假日不能上补习班了,家长更应利用好这些时间提供高质量陪伴,引导孩子培养兴趣,开拓视野,寻找人生奋斗的目标,建立亲密的亲子关系。

减负不是为了让孩子无所事事,而是让孩子除了学习之外,还要多接触社会,在课外活动中形成对生活的热爱,对未来的憧憬,寻找人生的意义感。

当有了这些积极的品质,尤其是远大的理想和目标之后,孩子很容易自发形成学习的驱动力,也不容易因暂时的失败而一蹶不振。这对于“逆商”塑造和学习状态来说,是十分有利的。

第五,要注意与老师、学校维持良好的家校联系,令孩子在校时整体情绪体验是积极的,提高学习效率。

这一点也是教育部相关负责人重点提到的:密切家校联系,制订有针对性的家校联动教育方案,构建和谐家校关系。

以往,孩子在校学不好,还能靠课外补习班赶上进度。可“双减”政策下,教育部强调学习要整体回归学校,“曲线救国”这条路的难度加大了。

所以从教育部的层面,将会要求学校采取具体措施让学生在校内“学足学好”,降低家长送孩子参加校外培训的冲动。

而从家长的角度,也应该努力让孩子愿意在学校里“学足学好”,减少对学校和老师的抵触,避免陷入焦虑。

再说得直白一些,家长应该多给予老师积极而正面的评价,多从老师、学校的角度看待问题,并引导孩子更理性、积极地理解老师的一些做法,学会与老师良性沟通的能力,令孩子、老师彼此都留下好印象。

当然,这里说的与学校、老师维持良好的关系,并不等于家长要在孩子受到侵害时忍气吞声、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这是另一个话题。

总而言之,在“双减”来临,父母盲目“鸡娃”的问题得以缓解,但对父母的要求也更高了。

父母们应该积极地面对,既然望子成龙、望女成凤,那就先把“鸡”自己,理解政策背后的深意,看到社会发展的趋势,掌握的科学精神心理学知识,尤其是学会预防学习障碍,懂得如何建立高效学习、甚至学习上瘾的状态,成为孩子心目中的理想父母和优秀榜样!

图源于网络,侵删
文:何日辉
责任编辑:殷水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