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个体化:是乌合之众还是沉默的螺旋? |心理词条

俗话说: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人是群体性的,任何一个人都无法脱离群体而单独生存。

既然如此,那群体对个体也必然会有很多的影响,而去个体化便是其中的一个。


 

阐述定义

 

去个体化,又叫去个性化,通俗地讲就是失去了自己所特有的个性。


在社会心理学中,是指个体在群体中与大家一起从事某项活动时,对群体的认同淹没了个人的身份,使个体失去通常的个性感。去个体化常常使人们摆脱正常的社会规范的约束而表现出极端的行为,比如:球迷们闹事、围观者鼓动轻生者跳楼等事件。

 


背景/来源

对此最早的研究可追溯到1896年,法国的社会心理学家、社会学家勒庞(LeBon)发现:


个体常常迷失在群体中,会做一些他们独自一人时不会做的事,并且激动的群体倾向于有相同的感受和行为,这是由于个体的情绪是可以传染给群体的。


因此便将这种现象称为“社会感染”

 

另一个社会心理学家费廷格(Festinger,和他的们也对此现象做了相关研究(让被试们以组为单位讨论自己是憎恨父亲还是母亲),并1952年的一篇论文中首次使用了非个体化 一词。


实验结果证实了他们的预期:


具有低辨认性的被试会更猛烈地抨击自己的父母此外,研究还发现:去个体化的群体对成员具有更大的吸引力。

 

心理学人的启蒙书《心理学与生活》的作者、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津巴多,也对此现象进行过研究(女大学生的电击实验),结果表明:


去个体化的被试电击受害者的时间延长了一倍;


在没有去个体化的情况下,被试对看起来举止文雅、乐于助人的妇女电击时间短,而对于看起来十分爱挑剔、以自我为中心的妇女则时间较长;


但在去个体化的情况下,被试对文雅和尖刻的妇女都进行了较长时间的电击。



相关科普

 

学者们认为,去个体化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 匿名性

当群体成员在群体中越隐匿,就会越觉得反正没人认识我,没人可以找到我,我也不用为这事负责,使得他们的身份变得模糊、责任也变得模糊。

 

互联网时代,由于网络本身具有匿名性的特点,使得一些网友(键盘侠、喷子、杠精们)“畅所欲言”、恣意妄为,躲在屏幕后面指点江山。

 

在此不得不提醒(唠叨)下广大网友们:网络不是法外之地,言论自由也需谨言慎行,我们要为自己的言行负责!

 

  • 责任分散

津巴多认为一个人单独活动,往往会考虑这种活动是否合乎道德规范,是否会受到他人谴责,但是群体共同活动时这种责任便会分散到每个人头上,个体便会更加的为所欲为。

 

比如家喻户晓的“三个和尚挑水喝”的故事就是责任分散的一个典型的例子。

 

  • 自我意识下降

迪恩纳认为引发去个体化的主要认知因素是缺乏自我意识,在群体中个体通常会受道德意识、价值系统及所习得的社会规范的控制。

 

但是在某些特定的(骚乱)情境下,个体受到群体行为的感染,个体的自我意识会失去自我控制能力个体认为自己是群体的一部分,不仅觉得没有必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那也就更不会顾及行为的严重后果,从而做出不道德和反社会的行为。

 

此外,个体从众性以及自身的一些特性,比如受暗示性,还有群体规模、群体的凝聚力以及感染力,个体压力大小与释放方式等等这些因素也会影响到去个体化。



案例分享

 

去个体化的现象在生活中随处可见,主要的表现形式有以下两种:


1、乌合之众

互联网的发展让不明真相的吃瓜群众看足了热闹,其中热闹最多的当数又贵又乱的娱乐圈了。而饭圈乱象更是屡上热搜,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畸形发展的粉丝形态所致,另一方面则是由于去个体化所致。


在今年1月份的虞书欣事件中,一网友仅仅是因为一个简单的吐槽便被其粉丝围攻、谩骂、人肉,甚至还@了这名网友的母校,最终另人不得不拍手叫绝的是该网友的母校——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用《乌合之众》回复了这些乌合之众:


群体盲从意识会淹没个体的理性,个体一旦将自己归入该群体,其原本独立的理性就会被群体的无知疯狂所淹没。

——古斯塔夫.勒庞

 

2、沉默的螺旋

沉默螺旋指出如果一个人感觉到他的意见是少数的,他比较不会表达出来,因为害怕被多数的一方报复或孤立。

 

该理论源于心理学、社会学、大众传播学,最初由德国女传播学家纽曼(Neumann)提出,理论假设:

 

如果一种观点已经占据了主要支配地位,那么持这种主流观点的人将会持续发声,而持相反观点的人则会越来越沉默,其过程是渐渐形成一种螺旋式的过程。

 

经典电影《12怒汉》中证人言之凿凿,各方面的证据都对被告(一个贫民窟长大的18岁少年)极为不利,只有8号陪审员在第一次投票中投了反对票,而其他陪审员在还没有开始讨论就认定了少年有罪。当然电影里通常是有反转的,最后少年从有罪变成了无罪,扭转了原来的判决。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大多情况下还是选择了去做沉默的大多数”,比如:到下班的点了,自己任务也完成了,但是大家都在加班加点的工作(包括领导也在),你敢走吗?你还好意思走吗?——这也正是传说中的内卷吧。

 

乌合之众和沉默的螺旋是去个体化的两个极端:

一个是真从众,一个是假从众

一个是看热闹不嫌事大还要带挑事的,一个则是安静到就好似没有存在感一样。



个人见解

 

无独有偶,文学巨匠鲁迅笔下那一个个冷漠、麻木的看客也正是由于去个体化所致:


在《药》中,他们专注着观看杀人;

在《孔乙己》中,他们以取笑孔乙己为乐事;

在《阿Q正传》中,他们看着阿Q赴刑场却充满了兴奋。


鲁迅“哀其不幸、怒其不争”,这也是旧时代的悲哀,但现在身处新时代的我们要拒绝做这样子的看客,我们要自觉做个理性的吃瓜群众:


只看热闹不挑事,只好奇不八卦,不信谣,不传谣,不站队!

当然在一些特定的场合下还是需要能够站出来为弱者发声的,也要拒绝做沉默的大多数,勇敢做自己!

 

最后再次回到标题:身处各种各样群体中的你是要做乌合之众还是要做沉默的螺旋呢?


为什么要二选一?

是的,人生的答案不是唯一的,也不是非要二选一的,而是充满了许多的变数和无限的可能。


这题也还有另一种答案:两个都不选

——因为我不是不合群,我只是超群而已!

 

 

参考文献 

[1]方曼.巴黎骚乱蔓延过程的心理分析[J].科教文汇(上半月),2006(10):181-182.

[2]郝云丽,冯家培.从勒庞《乌合之众》看网络传播中的粉丝群体[J].传播力研究,2020,4(03):177-178.

[3]万霁萱.去个体化的“看客们”在微博中的生根结果[J].新闻研究导刊,2015,6(24):44-45.

[4]汪鲁斌.经典再读|你是个敢唱反调的Hard-core吗.泡泡心理

[5]张世涛,王蕾.新媒体中“去个体化”现象研究[J].中国出版,2017(05):50-53.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