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家庭家暴是否会‘遗传’给新生家庭?

提问:

“从小看我爸打我妈。被爸妈逼着相亲,婚后吵架被爸妈逼着和好。产后我爸妈让我老公来娘家这边和我做生意,老公一直在受爸妈气,一来爸妈家就被灌酒,回家就朝我发脾气。在我爸妈家带孩子,我爸妈一看我带不好孩子就吵我,爸妈帮带孩子期间还打架闹离婚。我老公勒我脖子几回了,不过之前我一直觉得是闹着玩。

说的都是负面。但真的很难过。

我只想做个好闺女好媳妇好妈妈,只想尊老爱幼,只想孝敬老人。

想过原因,可能是我产后抑郁,也可能是我生了女儿,也可能是我老公受我爸妈的气只能往我身上撒。

可是好难过啊。

就连我的孩子都被骂被打。

我不敢保护她,因为就连我还需要被保护呢,可是没有人保护我。”

以下为Melody曾婷回答文字版:

你有“向外寻求帮助”的意识,这比一味自我来默默承受,就已经是质的飞跃

也许是孩子的到来,和你强烈希望保护孩子的动机,给了你重新思维启蒙的力量。这是好的开始。

你提到:“从小看我爸打我妈。被爸妈逼着相亲,婚后吵架被爸妈逼着和好。产后我爸妈让我老公来娘家这边和我做生意。”

从这简短的一段话中,似乎可以看到当年的女孩,自小见证了家庭暴力,给心灵造成的阴影和伤害。

这段信息量很大,见证到你自小比较柔弱,受强势父母,尤其是爸爸来管束的。从婚姻也是被“逼着”相亲,到“吵架被逼着和好”,说明从小到大,父母并没有“得体的退出”女儿的成长,采用了干预强迫的方式。

对此,你在童年时期的“遭遇”,一部分程度影响了你在成年后的思维,依然是柔弱,害怕、畏惧父母的

所以,对于你的孩子,“我不敢保护她,因为就连我还需要被保护呢,可是没有人保护我。”因为你的内心还在渴望、寻求外界的保护。

实际上,我们重新探讨童年“遭遇”,会发现决定我们思维的,经历、背景只是一部分,而不是全部。

对于类似的境遇,有的人也会选择重新思考,当年的我们是弱小的,无论是体能上,还是经济能力上,都要依赖于父母而生存;而今天,成年了,有自知力,有思考力,虽然不能决定父母的言行思维,但可以做主的是,我自己的想法、决定、感受。

也就是说,你是有主动选择如何思考、回应的自由和自主权的,即使父母依然很粗暴

还有需要厘清的是,自主经济能力和来源如何?能够自立吗?因为一个人的经济自立能力,很大程度上也会影响做判断的能力。

“老公一直在受爸妈气,一来爸妈家就被灌酒,回家就朝我发脾气。”

不知你父母的籍贯是哪里,在传统文化里,灌酒是不好的积习,很多地方已经不再盛行,而很多小城市小乡镇依然流行,尤其在“关系”来维系的小圈子,以灌酒为乐趣和习惯。父母的强势让你老公也被迫接受。所以,当他回家,本就在生理上极其难受和精神上难以发泄的情况下,转移了发泄对象,挪到你身上。

“我爸妈一看我带不好孩子就吵我,爸妈帮带孩子期间还打架闹离婚。”爸妈几十年的相处,依然是在打骂之中度过的,同时对你的态度依然是粗暴的。我们很难去扭转上一代人的相处和沟通模式,因为要追溯到他们自己的成长背景和时代背景,思维已经比较固化了。

我们可以调整的,是自己的认知模式。他们的相处模式,是给了我们一个启发,少用这样负面的语言来对待孩子,尽量营造温馨的婚姻互动模式,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温度

所以这里很关键的一点是,你说“老公勒我脖子几回了,不过之前我一直觉得是闹着玩。”

对于这个举动,可以仔细观察,因为勒脖子很难控制手轻手重,一旦对方被激怒,你会处在绝对弱势的地位,而且这是人的要害部位。所以可以在你们心平气和的前提下,和老公郑重地交流,有没有其他的方式来交流。即使你觉得是闹着玩,但不排除这种举动的风险性。


通过以上的觉察,我们可以有以下几点探讨:

作为成年人,是可以有自我的选择权的。我们无法剥夺、调整父母的表达权,无论他们多么简单粗暴的交流方式,再想调整非常困难;而我们可以选择的是,如何回应。可以尊重他们的发言权,心里可以有自我的判断。可以选择沉默,但不是消极抵抗,而是坚守自己的原则;

比起父母的管控,你和老公的婚姻模式更是问题的核心。孩子是会观察父母的交流模式的,这时候可以思考如何营造温暖的婚姻氛围?推荐一本书《爱的五种语言》,里面有比较简单易懂的方法论,爱是需要表达的,也是可以修炼的能力。而不仅仅是藏在心里。

最核心,最关键的,是你自己建立独立的思考能力。从文中可以看出,你是无奈、无助、被动的承受者。在受教育的过程中,也缺乏相应的思维训练。实际上,思维也是可以提升和改变的。推荐你一本书,思维大师爱德华.德博诺博士的《教会自己如何思考》。

拓展自己的社交网络和认知范围。从文中可以感受到,你生活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每天承受着亲情的困扰甚至折磨。这时候需要主动走出去,无论是在网络上的妈妈群体,还是现实中的学习群体,你可以试着接触正向积极的人群,或者是寻求专业的指导和帮助,才会更加高效地走出目前这种恶性循环

如何摆脱“我要做个好妈妈”困扰?在其他问答中,我有提到我们往往被“好”这个词困住,自我苛责,一旦做不到理想中的“好”,就会陷入自我责备和内疚。负面情绪是有损健康的,当你愿意成长和突破,就像你敢于在网络求助,你已经是一个成长型思维的妈妈。没有绝对的完美,尤其是做妈妈,都是在学习的过程中和孩子一起蜕变

在中国大环境下,很多家庭关系因为孩子的到来,虽然添加很多喜悦,但是同时也暴露了很多问题。比如隔代养育,隔代矛盾等等。很多人恨不得反目成仇,而同时也有很多人,在处理复杂关系的过程中,重新来观察自己,从之前的弱小,到慢慢真的内在强大。

所谓的“为母则强”,指的就是精神上渐渐走向真正的心智成熟。这个过程不容易,但是值得。原生家庭的阴影,是有可能不遗传给下一代的。这取决于你的成长和选择。

作者:Melody曾婷,8岁女孩妈妈,思维教练,致力于亲子教育、情感咨询和自我成长领域。微信公号“女性成长思维”。文章发布于千余家在线平台,如人民日报夜读、读者、作家导刊、家庭、中国教育研究等。一对一咨询Wechat:37035772。

排版:Survival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