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 长大后的恋爱模式,婴儿期就种下了根?

现在很多人动不动就觉得“啊,一定是没有建立安全感”,孩子要妈妈陪睡是没有安全感,孩子胆小是没有安全感,孩子打人也是没有安全感……

亲密关系里,查岗是没有安全感,冷暴力是没有安全感,作精也是没有安全感……

那到底什么是安全感呢?它是怎么来的呢?

实际上这是来源于依恋理论中“安全基地”一词,它不是一个地方、一个人或者一件事,而是一种联合创造的心理状态,是一种两人之间的、母婴间的心理状态


人类一生中最早的依恋,是婴儿时期对母亲的内部工作模式,它将成为日后亲密关系的互动模式。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依恋理论的三大实验,来阐明“安全基地”是如何决定了我们的亲密关系模型。

01
安全基地:依恋关系的起源


1957年,英国精神分析师约翰•鲍尔比JohnBowlby经由哈洛的恒河猴母爱剥夺实验,为依恋理论提供了实证支持,从全新角度诠释了亲子之间情感联系的本质和功能。


鲍尔比提出的“成分本能反应”假设认为,依恋行为由五种反应构成:吮吸、依附、跟随、哭喊和微笑,如同喂养和吮吸一样,依恋也是人类的本能需要之一。从而提出依恋理论的核心概念——安全基地展开。

鲍尔比认为,安全基地是个体发挥功能和维持心理健康的必备条件。称职的父母能够为孩子提供一个安全基地,让孩子安心地去探索外面的世界。

TA知道,那里对TA敞开。当感到痛苦时,TA可以在那里得到平静;当受到惊吓时,TA可以在那里得到安抚,使自己的身心得到滋养。


当父母由于种种原因,特别是因为受困于自己的童年经历而无法成为孩子的安全基地时,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就很容易形成不安全型的依恋模式,人格发展偏离常态,乃至受到精神疾病的困扰。


鲍尔比为了避免这些问题的发生,而去积极推动父母学习如何成为孩子的安全基地,亦因此而改变了当时英国的保育政策、亲子养育观念,并影响至今。(这里必须有掌声

02
Ainsworth陌生情境实验

鲍尔比的拥护者安斯沃斯Ainsworth对于依恋的研究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她发现先天的、生物驱动的依恋系统实际上是具有可塑性的。个体依恋行为在品质上的差异与照看者的行为差异是有重要关联的,这个发现促成了对婴儿期VS成人期依恋风格的分类。

安斯沃斯以她的名字命名实验——这项贡献几乎成为依恋研究的代名词:Ainsworth陌生情境实验(the Ainsworth Strange Situation)

1963年, 安斯沃斯招募了26位怀孕妇女,参加基于家庭的婴儿早期发展研究。观察为期一年,从婴儿出生后,他们和母亲的互动就被严谨记录下来,每个家庭18次,每次历时4小时的观察,现今儿童青少年精神分析师的“婴儿观察训练”就是源于此。


而陌生情境实验评估大概20分钟,妈妈和12个月大的婴儿被请到一个到处是玩具、让人开心的房间。而后每三分钟呈现一个场景,陌生情境大体包含8个片段(episode):


陌生人(通常是经过训练的婴儿观察员)

安斯沃斯从陌生情境实验中发现了三种截然不同的依恋模式:


  • 安全型依恋人格(secure attachment)

  • 焦虑型依恋人格(anxious preoccupied)

  • 回避型依恋人格(avoidant attachment)


每个模式都对应一个不同的母婴在家庭里互动的模式:


1. 安全型依恋

 

安全型婴儿似乎有两种彼此平等的能力,在他们感到安全时,能随着自己的冲动去探索周围环境。在他们感到不安全时,能自然从连接中寻求安慰。


安全型婴儿,不管在分离时多么难过,与母亲的再次联接会让他们几乎瞬间就得到安慰了,而且很容易继续去玩耍。

    

安全型的婴儿会把母亲用作安全基地,当母亲在场时就会玩耍。而母亲离开时,他们会很紧张。等母亲回来又能足够放心,因而可能继续进行游戏探索。


婴儿的这种灵活性和复原力似乎是和母亲互动的产物,这些敏锐的母亲能够对婴儿发出的信号和发起的交流进行反应。


一般而言,安全型婴儿的母亲在婴儿哭泣时能很快地抱起他们,并充满柔情和关怀地抱着他们,但是母亲只在婴儿希望被抱的时候才这么做。


这些母亲好像能够很顺畅地将自己的节奏与婴儿的节奏紧密配合在一起,而不是把自己的节奏或安排强加给婴儿。


2. 焦虑型依恋

焦虑型婴儿不断的去求证去捍卫给予自己一些确定感,但现实的不确定感未能消除内心的不确定感,所以需要一遍遍的测试一遍遍毁灭关系。但破坏后又后悔,反反复复的摇摆。


他们的全部精力都在监控母亲的一举一动,因为这样的监控使得TA没办法探索,而一旦母亲离开就是彻底崩溃的状态。而母亲回归时,无法被安抚。


一种是愤怒攻击的状态,一种是表现很悲伤很难过的状态。放大一切情绪来感知感受,无法自由的探索。

 

实验中甄别出两种矛盾型婴儿:


A—焦虑愤怒型:愤怒抵抗、面对安抚大发脾气


B—焦虑被动型:无助悲伤、较难安抚


这两种婴儿都对母亲在哪儿太过于迷恋,以至于无法自由地探索,对母亲的离开反应,也会出现淹没性的悲伤——其势头之猛,常使实验中常规的分离情景不得不中断。

  

和母亲重见后,焦虑愤怒型的婴儿,他们的反应是在主动表示要跟母亲联接和对她表达拒绝之间来回摇摆,表达拒绝的幅度会从挣脱母亲的怀抱到大发脾气。


焦虑被动型的婴儿,看上去只能很胆怯地或含蓄地向母亲寻求安慰,好像他们完全被无助、悲苦的状态所压倒,以至于无法直接地接近母亲。和母亲之间并不愉快的重聚,既不能缓解焦虑型婴儿的悲痛,也不能终止他们对母亲行踪的时刻担忧。即便当母亲在场时,这些婴儿也一直在寻找确认“缺失的母亲”。


3. 回避型依恋

回避型婴儿在实验中,从外在看来TA是自顾自地在自我探索,TA的注意力不在母亲这里。实际上,回避型婴儿的探索是一种高度防御唤起,TA能让自己沉溺在探索状态,而回避没有回应的母亲。


他们的探索是继发性的,不是原发性的。也就是说,该孩子不是真的在心无旁骛地专注在TA的世界里。


通过实验室的生物表征的检测,母亲离开时,其皮质醇的分泌量,远远高于安全型婴儿水平。他们处在一个焦虑和不安的状态中,只是没有表现出来。


这种明显缺乏痛苦的表现,很容易被人误解为平静。实际上在分离场景中,他们的心率和那些安全型同龄人一样都是痛苦和加快的。


回避型婴儿的母亲,会主动地拒绝婴儿想要联接的请求,实验中看到这些母亲在孩子看起来很悲伤的时候,会出现退缩行为。对情绪表达的抑制,对身体接触的厌恶,以及在实际身体接触时的粗鲁,都是产生回避型婴儿的抚养方式的标志。


通常,这些回避型婴儿被母亲抱在怀里的时候,不是紧紧地搂着母亲或黏在母亲身上,而是显得松软无力的样子。回避型婴儿都认定了自己想要得到安慰和照顾的任何主动诉求都是无用的。因此,从某种程度上,他们放弃了欲求。

 


4. 难以区分的类型:混乱型/迷失型依恋

实验中混乱型依恋表现出来的行为都无法按照传统的分类标准归类。这类婴儿的90%,在父母在场表现时出的反应是难以捉摸的、矛盾的、甚至怪异的。

   

比如他们与母亲重逢,他们向后躲开妈妈,站在那儿一动不动,瘫软倒地,或者陷入一种茫然的、恍惚的状态。有一个婴儿看到妈妈时,用手捂住自己的嘴。达尔文在灵长类动物身上曾看到过这种姿势,他把这个姿势解释为“堵住尖叫”。


混乱型依恋之所以在这么长的时间里没有被发觉出来,就是因为类似的行为持续时间通常不会超过10~30秒,只是打断了婴儿在陌生情境实验中整体行为的流畅性而已。


基于同样原因,每个被认为是混乱型婴儿,在实验中都会归到另一个类型,比如安全型、回避型或焦虑型。


03
Mary Main的成年依恋访谈 

(Adult Attachment Interview,AAI) 

鲍尔比和安斯沃斯的结论,在1985年,经由玛丽梅恩Mary Main的工作得以延展,将依恋研究的焦点从婴儿期运入成人期。


玛丽梅恩发展出了成年依恋访谈,把它作为评估成年生活中依恋模式的工具,这四种依恋模式与陌生情景测验中所用的依恋种类明显相似:


1. 婴儿的安全型VS成人的安全型

安全型个体与别人亲密并不难,并能安心地依赖于别人和让别人依赖我。我不担心被别人抛弃,也不担心别人与我关系太亲密。这类个体在人群中约占60%。


安全感状态是属于较稳定的、有同理心的,对关系有较多的信任、愿意真诚与真实的开放自己及与他人互动,并对自己与他人有较信任、较好的关系往来。

2. 婴儿的回避型VS成人的冷漠型(冷漠贬低型、冷漠理想化型、冷漠控制型)

          

A. 冷漠贬低型:


该类型通常在情绪的荒漠中长大,父母像暴君一样充满剥夺性和贬低。他们借用父母的防御机制方式,学会了通过把自己想得过好而把别人想得过坏,挡开自己那些未满足的需求和愤怒的挫败,从而把自己保护起来。


而真正的亲密会让他们感到冒险,暴露依赖的渴望以及愤怒的感受,这些都是他们的父母曾经无法满足孩子的需求。


结果,他们在亲密关系中的习得性无助对于潜在的亲密关系反应,就像一个鸡肠辘辘的人面对满桌的美味佳肴,却告诉自己这些吃起来肯定味同嚼蜡,因此拒绝享用。


B. 冷漠理想化型:


该类型在过度自我关注、显然在不安全的父母身边长大的。当他们还是小孩时,感受到父母的自我需求永远在第一位,
他们明白了只有满足父母的需求,自己才能在情绪的沙漠上找到一处绿洲,得到一些关注。通过帮助自己的父母感觉到了特殊,他们才能感受到自己的特殊价值感,同时避免了对亲密关系渴求的依赖和愤怒的危险。


C. 冷漠控制型:


该类型可能
将自己与他人的关系看作是一场权利斗争,他们普遍在具有控制欲、声色俱厉、过于挑剔的父母身边长大。这些父母压抑了自己的愤怒,对肢体接触感到不舒服。或许这些父母无法容忍孩子的痛苦、混乱或者发脾气。


这类父母的反应中,侵入性的控制要多于愤怒的拒绝或退缩。他们会以两种方式来应对。


一,像所有采用冷漠型防御的人一样,他们尽可能远离自己的感受。


二,他们通常隐蔽地反抗父母的控制,好像要小心翼翼地避开追寻舒适和联接的亲密关系所带来的冲突,转而全神贯注地去和无权力的感觉进行抗争。

3. 婴儿的焦虑型VS成人的迷恋型(迷恋无助型、迷恋愤怒型)

           

A. 迷恋愤怒型:又叫迷恋边缘型


迷恋型边缘个体习惯把生活作为持续发生着的危机,他们的情绪其剧烈程度到了天塌地陷的地步。他们的内在是混乱和空虚,而无法感觉到一个稳定的自我感。


他们的关系常常是疾风暴雨般的,并在关系结束时感觉有背叛的感觉。他们在依赖的恐惧和无底洞一样的需求之间挣扎,看上去不顾一切地想要得到帮助,但又深信不疑自己的需求会赶走帮助,为此备受折磨。在绝望之中,他们也许想要接近,但是恐惧和愤怒又使他们退缩。

 

B. 迷恋无助型:


当迷恋无助型个体的需求受挫时,反应不那么过激,更多以无助而非愤怒与他人联接。他们不顾一切地避免被抛弃,恐惧十分强烈。以至于他们无法坚持自己的权利,而且过于讨好他人。


在迷恋无助型的人身上,留给自我界定的空间微乎其微。他们内心的对话里,主要的声音是来自他人对自我肯定的反应,而他们自己内在的声音却是含糊不清的。

4. 婴儿的混乱型VS成人的未解决型

未解决型:


他们父母带来淹没性的痛苦,而且没有给婴儿提供任何安全的情境,以供婴儿应对调谐这种痛苦。


这种灾难性的破裂体验是经常发生的,却从没被修复。这种体验让这些婴儿在自我、他人以及二者的关系方面,形成了多重的、无法连贯一致的模式。


这些是未解决型个体带进关系中令人深感挫败的模式。他们意识层面也许希望从痛苦中解脱出来,但是无意识层面却强迫性跟我们重新建立起从前的、极度不安全的关系。在这种关系中,他们既得不到帮助,也看不到希望。

04
如何避免在亲密关系里翻船呢?

依恋理论认为,早期亲子关系的经验形成了人的“内部工作模式”,这种模式是个体对他人的预期程序,决定了人的处世关系模式。只要有新的关系模型纳入,旧的模型就会被修改。



亲密关系中的双方若都有真诚的爱,由衷地愿意为关系发展而调整自己,无论是什么依恋风格的组合,都是可以跨越隔阂,携手同行的。以下我们再重温一下四个依恋类型的特质:

1. 安全型依恋特质几乎称得上理想恋人可以说是人群中最常见的存在,作为低焦虑、低回避的类型,主要特征有:


  • 对自己,高标准,时刻保持领导他人的优雅姿态

  • 对恋人共情,包容度强,能够引领对方一起成长

  • 对感情,时刻积极正向,注重及时沟通,遇到问题正面迎击,认真守护亲密关系


选择这类个体作为恋人,你得到的鼓励和关爱相对多一点。但同样TA是需要得到你的积极回应与正向反馈,而才会让你们的感情持续加分升温。

2. 迷恋型依恋特质又称:小作精属于高焦虑、低回避的类型,这类个体典型特征有:


  • 害怕被抛弃

  • 情绪不稳定

  • 容易走极端


他们擅长用各种方式验证你的真心,比如聊天时设下言语陷阱,一旦表现不满意,TA就会发飙;也热衷于用各种手段查岗,总会设想自己处于被抛弃被迫害的愤怒中;两人关系经常穿插不间断的争吵,分手后还常会出现“复合-分手-再复合”的荒唐局面。


所以,对于迷恋型个体,切勿无底线妥协,你需要做的是帮助TA正视问题。伴侣要提供一个安全、可接纳TA情感爆发的关系,而且要给予空间来容纳其复杂的感受和亲密试探模式。同时,鼓励迷恋型个体转移他们的次中心,与伴侣合力创造一段使其感受到安全、可放心的亲密关系。

 

3. 冷漠型依恋特质被称为爱无能是最复杂最难以捉摸的存在,属于低焦虑、高回避的类型。这类个体典型特征有:


  • 自卑,但表现不太明显

  • 冷漠,但也会适当热情

  • 退缩,但在确定关系后


他们擅长暧昧,且一言不合就拉黑和逃避。他们在亲密关系中有三大特征:前期撩个不停,中期热情高涨,后期临阵脱逃。他们的不主动、不拒绝、不作为被认为是一种“渣”的表现。常用逃避解决问题,并不是因为他们真的渣,而是他们在亲密关系中就是会控制不住的想逃。


因为他们是趋于完美的人,他们不能接受自己的不完美,同样他们也担心自己的伴侣不能接受自己的不完美,于是他们不愿意和伴侣建立过于亲密的关系。


伴侣可做的是尽可能理解和接受冷漠型个体对自己的贬低、控制或理想化的需求,相互交流时注重非语言和情绪的表达,提高他们的感受和清晰表达的能力;


其次伴侣保持一个让TA觉得相对安全的距离,多给TA一些时间,让TA接受一份新的亲密关系; 


最后可适当自我表露,勇敢说出你的爱与感受,相互分享,降低冷漠型个体的对关系的恐惧,获得信任。

 

4. 未解決型依恋特质又称爱的逃兵属于高焦虑、高回避的类型,这类个体典型特征有:


  • 质疑,对关系不信任

  • 退缩,关系开启前走得贼快

  • 孤独,害怕亲密宁愿孤单一人


他们总想要做先放手的人,以此缓解内心的焦虑和被控制的感觉。对亲密关系既渴望又恐惧的心态,让他们表现得若即若离,总在亲密与疏远之间挣扎。因而,未解決型最容易将自己陷入无序和混乱。


未解決型个体,伴侣需要做的是重新与他们建立一段安全的依恋关系模型,以“对抗”因创伤产生的工作模型。当他们的过去反应被唤起时,伴侣需要坚定且共情,稳定地存在,始终地关心,激发他们的能力,促使他们能够主动反思、觉察到原本紧紧抓住不放的过去模式是不成立的。


当他们感到这个关系越来越安全后,就建立起一种新的工作模型,以“对抗”那些在童年创伤反应中产生的旧模型。在这个意义上,体验到日渐加强的安全关系,间接地调整了原始创伤的影响,同时也开启了一个新的阶段。

 

 05

成人依恋类型在婴儿早期就形成了,

是否固定后就不可改变呢?

鲍尔比所说:治疗师的角色和母亲的角色相似,就像母亲为孩子提供了一个安全基地,帮助我们获得只有在安全的依恋关系中才能产生的潜能。

他可以离开那个固守的那个岛屿,可以自由地去爱、去感受、去反思,反之,他只能固守在那岌岌可危的方寸土地,随时被海浪淹没。无论你是文中的依恋类型个体,还是伴侣,或者父母,你都可以成为你自己或他人的治疗师,你也拥有着维护或重建“安全基地”的能力。

若负重前行,不要为难自己,寻找专业咨询的帮助,也是有力量的选择。


你的感受,我能体会;你的需求,我能回应。这就是安全基地的味道

 

参考书籍:
1. 《心理治疗中的依恋》【美】David J. Wallin 著  巴彤  李斌彬等 译
2. 《依恋的形成:母婴关系如何塑造我们一生的情感》【美】 Robert Karan 著  赵晖 译

文:黄峻敏
责任编辑:殷水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