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身和恋爱的重要区别在于,“有人在等我”

身边有几个单身的朋友,有的是因为没有遇到合适的,还在寻找;有的是因为不敢相信爱情,犹豫不决;有的是自认为一个人也可以过得很好。

对于那个坚持单身的朋友,我和她确认过,“真的想好了吗?”

我之所以要和她再次确认其态度是否坚定,并不仅仅是不相信她可以做到,更重要的是,我想说服她试着走进一段亲密关系,因为她会体验到不同的东西,而这些不同感受就是完善自我的养料。

因为从“我”到“我们”,虽说是一场冒险之旅,但也是完善自我的契机。


单身和恋爱的重要区别在于,“有人在等我”

01

进入亲密关系,

意味着不再自由


导师的侄子,一表人才,工作稳定收入高,家境殷实富裕,但他选择单身,因为他认为一个人生活很自由。

现在的他,有时间就到处旅行,周游世界是他的梦想,他已经在路上。

我想,这也是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单身的原因——一个人也可以过得很好。

以前,两个人在一起可以抱团取暖,最直接有效的结果就是增加经济收入,还能完成传宗接代的任务;现如今,一个人经济可以独立,对传统观念也不再执着,自由就成为他们向往的生活方式。

确实,谈恋爱,进入亲密关系,会给我们带来很多限制,比如,有了固定的恋爱对象,就不能再随意喜欢他人了;做事时,还要顾及到对方的感受,不能一意孤行了。

更重要的限制是,“我们”之间的相互影响,“我心情怎样,会影响到对方”或“对方感受如何,也会影响到我”,而这表明自己已经进入一个更大的“我们”系统。这就像进入到一幢房子里,会与外界隔绝,受到一些限制。


单身和恋爱的重要区别在于,“有人在等我”

02

走进亲密关系,

也意味着完善自我


如果我们把亲密关系比喻为一幢房子,就应该看到,其在限制我们自由的同时,其实也是在保护我们,因为房子可以给我们安全感。

曾和一个刚刚谈恋爱的朋友聊天,我问她,单身和恋爱的最大区别是什么?

她说,无论什么时候,心里知道“有人等着”。

我想,这种“有人在等我”的感觉,就是一种安全感和归属感,而这就是亲密关系对于我们自我的一种滋养和完善。


婴儿时的我们,就在寻找安全感,渴望妈妈随时满足自己吃喝拉撒睡玩儿的需求,一旦妈妈不能及时满足,就会哭闹,而这就是感受到不安全,有种被忽视、被抛弃的感觉。

成人的我们,同样渴望有人爱,这也是依恋的需求。


《亲密关系》一书中指出,最初我们被某人吸引,通常是由于情绪上的需求,而这些需求大都源自孩提时代未被满足的需求,即归属感和确认自己的重要性。


可见,谈恋爱,感受那种“有人在等我”,就是在满足自己的归属感和“我是值得被爱”的重要感。

单身和恋爱的重要区别在于,“有人在等我”

03

亲密关系,

让我们长出新的自我


进入亲密关系,除了前面说的可以满足自己的归属感和安全感外,还可以让我们长出新的自我,而这个成长的过程,正是我们生命的意义所在。

高级心理咨询师吴英慧曾说:“亲密关系是一趟探索生命真相的旅程。”

那么,这个新的自我包括那些东西呢?

知名心理咨询师陈海贤老师说,亲密关系对自我有三种拓展:

其一,适应亲密关系,让我们发展出新的品格。


比如,我们在和伴侣的相处过程中,会明白承诺和忠诚的重要性,而这就是责任感的体现;我们在和伴侣一起应对生活中的困难时,会懂得相互扶持的重要性,而这就是相信爱的力量,等等。

单身和恋爱的重要区别在于,“有人在等我”

其二,亲密关系让我们获得归属感。


这一点前面已经有了阐释,那种“有人在等我”就是这种归属感,更重要的是,通过这种归属感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自己,这样更有助于完善自我。

比如,当我们意识到自己对伴侣的某些行为格外在意,或感受到被忽视,其实就是和以前的经历有过,这样就可以通过内省来觉察自己,以让自己活得更好。

其三,亲密关系让人获得对抗时间的能力。


说到对抗时间,我们很容易想到死亡,这是我们的终极恐惧,且又是必然的。

为什么说进入亲密关系就可以对抗死亡呢?

曾听人说,人有两次死亡,一次是停止呼吸,生理上的死亡,一次是被人遗忘,没有人再记得这个人,才意味着那是真正的死亡。


而进入亲密关系,组建家庭,就是在帮我们增多可以记得住自己的人,这就是对抗时间的能力。

单身和恋爱的重要区别在于,“有人在等我”

写在最后


人都是渴望爱与被爱的,这也是绝大多数人会进入亲密关系的原因(有些人选择单身,是因为失败的亲密关系,并非是不再渴望爱情)。

亲密关系可以拓展自我,让我们看到自己的成长,同时,亲密关系中的ta,是一面镜子,可以照出我们的不舒服感,以更好地认识自己;是一名老师,帮助我们探寻真实的自我,并激励我们,给予我们力量。


可以说,亲密关系,是自我觉醒的开始。


当然,无论单身还是恋爱,是每个人自己选择的问题。


同样值得尊重和祝福。

文:学乃身之宝
责任编辑:殷水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