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作家求学海外,跨文化写作历炼,指点写作迷津

前段时间看《从加州到北京》的第一部分,主要是作者海外求学和找工作的经历,这次看第二部分,作者主要分享了她坚持写作的一些经历,跟大家分享一下。


01

成为英文畅销书作家,

在最火的时候,她为何撤了?

 

作者去留学前,在国内是中文系,并曾多次发表作品,算是小有名气的作家。她在书中分享了她用英语创作的心路历程。到了加州大学求学后,她开始用英文写小说。一个原因是因为想提高自己的英文水平,抱着字典开始写,另外她觉得用非母语写作,能抛掉很多文化和观念上的桎梏,写得更自由。

 

听作者的描述就能觉得确实如此,不由让人对英文写作心生向往,当然中文都还不利索呢,另外就是要学好英语。

 

这本书带给的一个新感受是:外语并不仅仅是一个技能和语言工具,它还是一种思维方式,让你能用一种更全面的视角来感受人生。这一点,作者也说她受益匪浅。

 

而且,两种语言和文化可以相互促进、共同交融。她讲,由于英语写作相对理性和严肃,中文更加感性和点到为止,所以,她在写英文时,会有意识地让英文也能提现“京片子”的感觉,让人感觉很爽利、简洁和亲切。

 

而同时,写中文时,她则会加上更多自省的因素,更加冷静和克制,这也是英文思维带给她的有益部分。

 

总之,无论生活、写作还是其他,跨文化的视角还真的是很有必要,所以,有余力的时候最近还是要坚持听听英语。

 

前段每天都看一个英文短视频,确实是有不一样的一些信息和思维方式进来,得继续坚持。


 

作者用了十年时间写出了英文版的小说《莉莉》,这部书出来后,她也很笃定,自己找关系,直接就复印多份,快递给多个知名的图书经纪人。后来,一位牛津大学毕业的经纪人看好了她的稿子,并帮忙推荐给了知名出版社。

 

后来,书如约出来,并且得到了美国主流媒体的推荐,也受到了大众的认可,甚至被选入了美国的教材,那些长着雀斑的美国青少年们,都很着迷于她用英文写作中国事情时那种字里行间的意境。

 

在这里,其实可以看到,人性都是相通的,打动人的,也是相通的。英语写作市场对非母语作者一向很包容,曾经不少国外作者都获过英语写作奖项。

 

曾经一位中国的作家老师告诉我,他说,比如类似一行禅师等非英语母语老师,最后写出来的英语文章朗朗上口,也得到了世界各国读者的喜欢。


老师开玩笑说:可能是非母语,所以才不会用太艰涩的词去写吧,所以能够写得大家都看得懂,都爱看。这一点,确实也是值得写作者琢磨的,尽量少用生涩的词汇,来简练表达感情。


作者那本写了十年的书《莉莉》火了之后,她好几年都不出英语书,开始做记者,并回到中国创业。在别人看来她没有乘胜追击,继续写书畅销——这很可惜。

 

但是字里行间她却不后悔,她看中的还是个人的成长和领悟,而不是那些虚名——这一点,让我对作者特别佩服呢。

 

人对自己真诚其实很难,特别是被名利迷住眼睛,她的赤诚和对自己想做的事情的笃定,这一点,让我们很佩服。

 

也许人的能量场都是这样形成的,你对自己很自信,对要做的事情很笃定,不为虚名和外在的很多事情而改变或者影响。

 

而反过来,当你不汲汲于名利,笃定做自己的事情,就肯定会下功夫钻研,这样才会有所成就,而当你真正对某个领域有所建树,那么假以时日,该来的都会来。我很欣赏活得真挚、透明、畅快的人,也跟您一起共勉哦~


02

海外作家的对话:灵感从何处来?

在这本书里,我看到作者王葳和严歌苓的对话。她俩同为在海外有一定名气的中国作家,惺惺相惜,并且家世背景差不多,都是出生于知识分子家庭,后来留洋,并持续写作。两个人的对话作者实打实写出来了,觉得挺有意思。两人都提到了到海外后身处边缘文化的一种触动及由此带来的创作热情——很多故事和感触都是从这当中来的。


不同的是,王葳会更加看重心理学,在心理学的框架里去解读一些东西。从寻找素材来看,王葳习惯于到处旅行,寻找素材;而严则喜欢把自己关在屋里,闭门造车,当然,她偶尔也与朋友交谈,甚至到咖啡馆等倾听别人聊天,借此获得灵感。


严的文字比较唯美,带有深层思考,她的父亲曾建议她:不要这么理性,不然文字很可能让人望而生畏,并失去很多读者。不过严觉得不能迎合读者,她觉得自己的作品是艺术而不是娱乐。


王葳则也不排斥市井街头语言,并且常常从中得到灵感,很喜欢运用类似京片子来写作。作为旁观者,也是读者也是作者,我觉得知识分子层面的这些人,其实有义务用尽可能直白的语言介绍比较深奥的精神内涵,不是大白话,也不是很艰深,就是介乎两者之间比较好。


当然,如果能用大白话讲出大家都爱看的故事和道理,那就很厉害,这要求这个人修为很高,并且文字功底还很不错,基本上就是炉火纯青、出神入化了。

严歌苓也曾经为王葳文章写过序言,作为差十几岁的两位作家,严觉得:她们那一辈的人可能会过得更为压抑,会更加注重超我,有很多理想化和责任感甚至牺牲精神在里面。

然而,新新人类们则更多从本我到超我,不再压抑自己,而更多突显本我——然而这股劲太大,也让一些老一辈人望而生畏。


当然,社会急剧变化,人的情感没有归属,很可能就会产生认同危机,和对自身价值或意义的质疑,在这个过程中,也就会诞生很多的作品,之前的作家如是,现在的作家如是。


这是严歌苓表达的意思,我自己理解的,也确实觉得很赞同,没有人能逃出她的时代,充分地融入时代,融入周围的人,有情感,才会有共鸣,也才会有鲜活的素材,源源不断。


03

内容创作者的根基是什么?

由上面话题引申开去,我觉得内容创作者的创作,一定要有根基,比如你实打实地为家人、朋友为单位或者其他集体付出过,这才容易有感受、体会和题材,也才会带着情感,容易打动人。

所以,和人事物的互动一定是必不可少的。这两天,在某平台写的东西多一些,并且经常是一些它们需要的比较短小的内容,开始觉得好玩。写得多了,突然发现,自己写长文章不再费劲,就把这些鲜活的小素材整理一下,我的长文章就有了,并且,还比较鲜活。



这仿佛为我打开了一扇窗户,就是创作一定要依托周围的群体,尽可能和一群人互动,这样才会有根,才有灵感的来源。


所以,根据因缘,融入一些事情,接触一些人,对于创作者来说,很有必要。并且也不要排斥短小的内容,比如心理咨询师的手记就是很好的方式。


您可以似乎无意识地把这些触动自己内心的小事情记录下来,相当于就是捕捉到了灵感的源头,很美妙,也谢谢这些带给我的领悟。

回到王葳在文末写的她为啥从国外又要回国,我觉得那个文章特别好。

我想,是使命和责任感,让她回国。她说自己常常想起唐朝,那个时代中国如此诗意,女人有相对的自由,长安也很国际化,那时候的中国人似乎比现在的我们自信。


王葳说,“我们应该见人微笑,打个招呼,显得更加有礼貌。我们要说谢谢,甚至对那些踩了我们脚的人。我们不把别人想得很坏,我们先把别人往好处想。希望我们能够放松,我们不激进、不仇恨、不官迷、不艳羡。我们善待孩子,让他们天真玩耍,不给他们太多功利的寄托。我们有大国的平和的心态,我们诗意的栖居。

我觉得她讲得简直太好,心有戚戚焉,为此,我们都要去努力,淡然地,又是极其勤奋的、充满热情的。结尾作者还刊载了国内记者采访她的英语学习方法的文章,简单地总结,王葳不提倡功利性地学英语,越着急,反而越学不好,并且只能学到皮毛,学不到精神,到最后也是不能够用英文写作的。


反过来真正的好奇、热情和勤奋,就会让我们创造一切机会学好英语。而英语其实只是工具,而不是我们的目的……至此,看这本书接近尾声,真的很好。看书真的像两个灵魂的相遇,觉得真的很荣幸,谢谢。也谢谢您对本文的阅读。

文:若水  (北大社会学硕士,心理咨询师成长中。)
责任编辑:殷水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