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上高一的儿子,情人节那天告诉我不回来睡了”

作者:杨思远
来源:思远心舍(ID:siyuanxinshe)

前些天,和一个朋友小聚,她和我讲了一件在她看来特别有意思的事儿,她说,你知道吗?我儿子在情人节那天告诉我,他不回家了,他和另外三个同学一起去XX地玩了,两个男同学和两个女同学在情人节一起出去玩了。

如果你是我的这位朋友,刚刚上高一的儿子,告诉你情人节不回来了,你会怎么应对呢?

-1-

孩子会认同你对性的态度

塔玛拉因为在婚姻中丧失性欲,而找到了心理治疗师。

塔玛拉和她的治疗师说,不明白自己为什么会丧失性欲,在第一段婚姻中就是因为没有性欲,导致她的丈夫和别人出轨,最终离婚。而在这第二段婚姻中,她再次体验到性欲的丧失。

再婚后的头几年,因为要养育孩子,她还有各种借口去推拖丈夫对于性生活的请求,可是如今,既不用喂养孩子,也没有什么工作压力,她找不到推辞的借口。

塔玛拉说自己身体没什么问题,丈夫对自己也很好,但她说什么都提不起性欲,她希望她的心理咨询师能帮她解答为什么会这样。

在治疗的过程中,塔玛拉说起自己的母亲,她对母亲的印象是:很难亲近的、一位有着宗教信仰并传递给她性压抑信息的人,她相当长的时间里,都觉得母亲是一个“性冷淡”的人。

母亲对性的态度,被塔玛拉通过无意识的方式认同了,即她觉得性本该是被压抑的。于是,在自己的婚姻中,她也不知不觉地变成了一个丧失性欲的人。

由于传统文化的教育,很多家长对性这件事都有着讳莫如深的态度,他们从来不和孩子谈论性教育,不仅回避,可能还会把性污名化,觉得性是一件让人羞耻的、不干净的事情。

这种对性的回避和恐惧,会让孩子通过无意识的方式认同,就像上述案例中的塔玛拉,这种认同,会带给孩子一些不可预测的负面影响。

比如我之前就看过一则新闻,说一个在国外留学的学霸,交了很多性伙伴,但因为在性行为过程中不戴安全套,最后被感染了艾滋病毒。这位学霸的解释是:“从来没人教过我用安全套啊,而且从小我妈妈就告诉我,只有坏人才会用安全套”。

-2-

青春期的孩子很特别

曾有家长找我求助,说自己的孩子上高中了,学习成绩一直不好,她不知道该怎么管;还有一个家长给我留言,说上高中的儿子不爱说话,一回家就把自己关在房里,家里人怎么开导都没用。

相较其他年龄段,青春期的孩子确实很容易表现出一些不被家长理解的行为,比如不喜欢和家里人沟通、沉迷游戏、突然间脾气变得暴躁了、特别叛逆,等等。

每当这时候,有些家长就忍不住骂人,甚至用上棍棒教育,更有甚者,还有家长送孩子去什么戒瘾学校,让孩子受电击等形式的摧残。

这些家长可能不清楚,青春期是一个人人格发展的关键期,在这个时期留下心理创伤,可能会伴随一个孩子的一生。

青春期,是一个人告别童年,向成年转型的时期。

这个时期,生理上个体性器官的发育和心理上对性的好奇,都会让一个孩子感到陌生和恐惧。

于此同时,他也意识到自己要长大成人,对主宰自己有着强烈的渴望,可现实条件又决定了他很多时候不得不依赖父母。

所以,青春期的孩子,内心的心理状态是矛盾冲突的,同时也伴随了很多恐惧。心理学家埃里克森,把这种冲突称之为追求“自我的同一性”。

青春期的孩子表现出来的叛逆、不说话、不想学习,甚至如我朋友的儿子提出情人节晚上不回家等,这些外在的表现形式,本质上都是他们内心冲突的外显,他们真正想表达的内心语言是:我要做自己。

这时候家长该怎么办呢?

不是用武力打压,更不是强迫孩子一定要如何如何,而是要对他表示认同,给予他自信,这样,才能帮助孩子完成这个关键转型期的人格发展,他在之后才能顺利地成为一个可以自我负责的大人,否则的话,他的人格可能永远停留在青春期,一辈子都在寻找认同和自信。

-3-

无条件地相信你的孩子

经过上面的科普,相信你大概已经知道,如果面临和我朋友一样的境遇,该如何处理了。是的,你可以尝试像下面这样处理:

  1. 不要对性的问题讳莫如深,而是以开放的心态和孩子谈论性问题,告诉他要保护好自己和别人,告诉他使用安全套的重要性。

  2. 对于他交女朋友这件事,表示好奇和关心,而非指责和批评。尝试成为孩子的朋友,告诉他可以带女朋友来家里,你可以给他们做美味的晚餐,同时也提醒孩子,恋爱很重要,高考也很重要,不要因为谈恋爱就忽略了学习。

上周某次咨询,我的来访者说:“我有时候很讨厌自己,觉得应该早点结婚,这样父母就可以少操心我了”,听后,我和她说:“操心,是父母的本能,没结婚会操心你结婚,结婚了会操心你生孩子,然后会操心带孩子、生二胎……”

对于中国父母而言,操心,确实是他们的本能,因为,操心就是爱的表现形式。

但于此,我也想提醒各位已经身为父母的人,比操心更重要的事情,是无条件地相信你的孩子。因为你的相信,对于孩子来说,意味着勇气、支持、鼓励;你的相信,可以塑造一个阳光而强大的个体。

著名童话故事《小王子》里,有一句非常有名的话:“每一个大人都曾经是个孩子,只是我们都忘记了”。

想想我们自己十几岁的时候,是不是也曾经少男/少女心萌动?是不是也会渴望,如果父母能够理解我们的情感困惑那该多好?当我们能够看见曾经的自己,我们也就理解了自己的孩子。

注释:文中“塔玛拉”案例取材于书籍《精神分析的伴侣治疗》

作者简介:杨思远,专栏作者、心理咨询师;追求有用的反鸡汤主义者、拥有积极态度的悲观主义者,让爱成为生命的根基;微信公众号:思远心舍(ID:siyuanxinshe)。本文已经获得公众号胡慎之(ID:hushenzhixl)授权转载。

责任编辑:Spencer  繁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