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离焦虑的侵略洗礼-不要离开我,不要操控我,好吗?

常年在外服兵役的男人他回家了,妻子和孩子们飞奔过去拥抱他,满身的伤痕、泪水还有勋章,为多年的漂泊离别画上了句号;三岁的孩子曾经在市中心商场走失,经过了十五年才终于回到了父母身边……

人们内心对于疾病、灾难、重大公共事件、死亡、失独失孤、死胎流产、被外界孤立、新工作学习环境、被抛弃、恋情分手、离婚分居、走失与离家出走等的各种担忧都容易心生伤感,分离焦虑在我们生活中实在太常见了

我的姐姐的小儿子或许因为年龄三岁还太小,每次上幼儿园都会出现一番争斗和各种不情愿,孩子的分离焦虑是我们最容易发现的情况。


家庭成员之间的爱要表达出来,不溺爱也不忽视,孩子的内心才能更加适应分离的存在,父母孩子家庭成员之间可以有更加良好的对话系统,如果有什么事情也要及时交流,还需要明白那种不告而别很容易激发内在的不安。

所以平时如果有什么话要说的话最好能够保持良好的沟通,而分离焦虑通常来说是因为父母与年幼的孩子说再见时孩子会感到焦虑,对于孩子来说『被父母抛弃』是最恐惧的事情。


每次的分离孩子的内心可能会担忧是不是父母不要自己了,是不是自己成为孤儿了。


在电视剧《国家的孩子》中我们可以更加理解到失去父母或者被父母抛弃的孩子内心是怎样的艰难,而获得良好正直的照顾也会帮助孩子成为真正栋梁之才。

儿童早期哭泣发脾气或依恋是对分离情况的健康反应。


分离焦虑可以在孩子的第一个生日之前开始,并且可能在今后再次出现,然而每个孩子的分离焦虑的强度水平和时间都有很大的不同,有些人在成年后经历某些离别也可能会出现这种分离焦虑。


比如异地恋的情侣分离、大学新生与父母告别、与朋友闺蜜告别、与多年的室友离别。


我们的相遇也是在准备下一次离别,多少人在生命中来了又走,走了又来,又有谁能够陪伴谁一辈子呢?

图片来源:作者手机拍摄

离别没说再见的场景最容易让人遭遇心灵依附创伤,这相当于是某种社交失踪,就好像自己生活中什么重要的存在突然间就不在了,内心感觉出现了空洞无法被填补。


我们都是不同的个体,存在主义心理学能够让我们意识到存在孤独的残忍之处,每个人终究都是要明白这种与生俱来的分离是需要被理解接纳的。而不至于被后续漫长的分离孤独焦虑所吞噬。

个人与他人,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分化也是要去做好的,父母与子女是不同的个体,而生老病死还有分离相聚是我们必须面对的事情。


如果分离焦虑过多到足以干扰正常的活动如学习生活和友谊,并且持续数月而不是几天,则可能是一个更大的问题的信号,可能形成某种症状。

这其实也是很多父母需要注意的呢,对于分离焦虑的孩子,可以采取一些步骤来简化分离焦虑的过程。


比如练习分离的存在,平时的各种分离场景,下班后的拥抱,出门后的亲吻,让孩子能够意识到不论怎样父母总会回来,随着孩子习惯于分开分离,父母可以逐渐离开更长的时间,然后继续旅行或者做自己的工作。

对于成年人来说同样如此,个人对家庭或依恋关系的人的离去而产生过度恐惧或担忧,这种情况并不是我们期待看到的现象。

分离焦虑是婴儿在其成长过程中的一个正常阶段,因为它有助于孩子去理解人际关系和掌握环境的脉搏变化。


有分离焦虑的儿童可能会过分依附于父母的帮助,比如会特别粘人,不愿意离开父母,不愿意主动去认识新的朋友,总是会要求有人陪伴才可以去做什么事情。

当孩子们预期到要和父母分开时,他们通常也会出现各种身体症状,成年人也可能会因为分离焦虑而感到不自在,会经历与依恋对象分离的各种戏剧情节。


有些人在与依恋对象分开后会变得非常想家,不管他们的年龄多大,分离焦虑仍然可能会让人体会到沮丧的感觉,让人际关系中出现各种不舒服的插曲,如果持续时间太长或者严重影响了当事人的个人生活,可能就会从分离焦虑情绪恶化成为分离焦虑症。

不需要给任何人贴标签,但是根据DSM-5的介绍,分离焦虑症在儿童中的患病率估计为4%,在青少年中约为1.6%,在成人中约为1.0%。

分离焦虑症的症状包括:

① 与家、家庭成员或依恋的人分开时过度痛苦

② 担心失去自己的依恋对象

③ 过度担心经历意外的负面事件而导致分离
 

④ 对独处或在家里或其他地方持续恐惧

⑤ 害怕分离而拒绝离开家、学校、工作场所或其他熟悉的地方

图片来源:作者手机拍摄

对孩子来说,不愿意分离就是某种更加倾向于与心爱的人呆在一起,且不愿意接触孤单隔离感觉的行为取向。


不愿意离家也是对于『熟悉事物』的某种固着,在舒适圈中不愿意去跨越最近发展区,这其实就是父母身边人需要进行适当鼓励引导教育的地方,孩子终究都需要自主自立,看到正确的方法来提升应对外界新事物的效率。

分离焦虑症所说的这些症状必须在儿童和青少年中持续至少四周,在成人中至少出现六个月或更长时间才能诊断。


这些症状必须导致学校,社会,职业或个人功能的严重损害,分离焦虑症的病因尚不清楚,也许是关于依恋的依赖,对于归属的渴求对于孤独的排斥,但可以明确的是父母的过度保护、溺爱或干涉可能会大概率导致分离焦虑症的出现。

关于父母对子女的过度保护这方面可以看到《黑镜:方舟天使》,故事发生在未来的某个时间点,妈妈因为女儿走丢而产生非常明显的分离焦虑,害怕女儿再次走丢所以给女儿萨拉植入方舟天使程序来“保护”她,这种保护对于女儿来说实际上是在伤害她,伤害彼此的关系。

剧情中有两个片段是比较共情深刻的地方,第一个片段是萨拉经过上下学必经之路那里的疯狂吠叫的狗狗,她最开始会非常害怕恐慌,而妈妈成功通过马赛克将狗狗的模样和声音都屏蔽,这让萨拉“完美”解决害怕狗狗的这个心理问题。

而第二个片段是她年迈的外公在家里晕倒,萨拉手足无措,妈妈及时监控到这种情况,所以女儿看到的画面是马赛克,并不知道出现什么事,可以看到非常明显的信息是:

① 萨拉无法自由决定看到听到外界的信息


② 母亲可以决定女儿看到什么信息

③ 萨拉去哪里都可能被定位追踪到

④ 萨拉所进行的所有活动都会被母亲看到

⑤ 母女关系恶化是不可避免的结局

……

图片来源:作者手机拍摄


以爱为名的过度保护过度控制欲造就了分离焦虑,养而不教和溺爱依赖式子女,也会造就亲子关系的紧张孤立。


过度保护作为父母教养方式的一种,被认为是过度放纵过度关心过度溺爱过度焦虑的教育行为,阻碍了孩子对未知世界的探索,限制了其独立性的形成和社会经验的获取,毕竟很多事情都是需要孩子去亲身经历的,孩子不经历那些小坑的记忆体验,难免在未来跌入大坑深渊呢。

想要解决分离焦虑,那么孩子就必须培养足够的安全感,信任父母和外界的回归,信任自身的能量足够保护自己。


孩子在疲倦、饥饿或生病时更容易产生分离焦虑,所以保证基础的生理需求得到满足是非常有必要的,让孩子确信他们的父母会回来,认真对待孩子出现的焦虑,用理解耐心的态度做出反应向孩子保证回归,不能因为孩子的哭泣而乱了阵脚,孩子终究需要适应这种自体客体分离的阶段形成独立的人。

分离是非常有必要的,通过给予孩子大量的爱和关注,为孩子创造安全感,这样父母才能做好自己的事情。


孩子长大了也会有更多安全感不会总是觉得在亲密关系中缺爱,当父母回来时,及时让孩子知道:“我回来了”。这些反复的分离训练能够帮助孩子认识到父母的离开只是暂时的分离,孩子长大成人后就会形成安全型依恋,而不会形成焦虑抵触或者回避恐惧等不安全型依恋模式。

切记不要从孩子身边偷偷溜走,父母也需要控制自己的焦虑情绪保持镇定,知道这可能会影响孩子的未来依恋模式,度过分离焦虑就能有其他更进一步的发展,因为孩子们其实也会渴望更多的独立性自主性主动性,这是孩子们的发展任务。

图片来源:作者手机拍摄

二十世纪最著名的两位发展心理学理论家埃里克·埃里克森和玛格丽特·马勒围绕着人类个体健康发展正走向分离和个性化的“事实”构建了自己的理论。

他们描述了关于分离行为的童年,在1到2岁之间大多数孩子都会迈出离家或者离开父母的第一步,如果没有完成这些发展里程碑的行为那么风险是显而易见的。


如果孩子不与父母分开分化,如果个人无法学会适应分离,那么终身可能在人际关系的分离告别上面充满过度的痛苦,毕竟人生就是无数场相遇与分离。孩子能够自主开始行走和探索外界的世界的角落和缝隙时,这就是成长的过程。

前面有谈到『过度保护欲』『过度控制欲』的父母,自然存在那种叛逆的不愿意被父母所管控的少年,他们并不想被过度保护或者溺爱,孩子渴望有自己的个人空间而不愿意被父母的期望压垮,所以很多孩子选择逃离父母,有的孩子因为各种事情冲突而选择离家出走。

2019年走失人口数据报告显示,有近六成未成年人因为离家出走而走失!这足够引起公众对于家庭关系的重视了。

具体来看数据报告对11869名未成年走失者进行了分析。


① 有因病走失占比17.3%


② 因贪玩走失占比约14.3%


③ 3.1%因迷路走失


④ 2.5%的未成年意外身亡而走失


⑤ 疑似拐卖而走失的比例是0.5%


⑥ 离家出走未成年人占比最高达58.2%

另外可以看到2020年11月12日,济宁3岁男童与妈妈走失被热心市民送到了任城公安分局

2020年11月14日北京房山区6岁女童走失。

2020年11月14日华容派出所接到群众报警称家中5岁孙子因贪玩从院子中出走没有回来……….这样的社会新闻每天都发生在我们身边。

七十二小时之内是找回走失者的黄金时间,有的孩子离家出走后就再也没有回来,音讯全无,这对于家庭来说或许是巨大的分离创伤吧。


所以父母为了避免孩子走失一去不复返,最好需要教孩子记住自己的居住地、自己和父母的名字,城市名字、小区名字、教会孩子记住至少一个亲人的电话、紧急时拨打110求助电话,教会孩子向治安派出所岗亭求助。

图片来源:作者手机拍摄

孩子们总要学会成长,而数据中显示的未成年人这种过激的离家出走方式仍然让人感觉后怕。


曾经蹒跚学步的孩子在家门口附近徘徊时,孩子的父母可能会冲过去把他拉走,并强调说门口是危险的,孩子就会通过内化父母对危险的认识,来远离那些被父母话语标记为“危险”的东西。


这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孩子,但是这会损害孩子对于危险的直接感知能力,“门口是危险的,但是为什么呢?”父母仍然需要耐心解释清楚并且教会孩子必要的求生技能。

健康的分离能力是双方都有自己的独立空间和独立体验,这是自我分化、个性化、自主性和自我表达能力的必须,分离的作用也非常明显地体现于此。


毕竟我们每个人都要对我们行动的影响和发展脉络负责,我们作为独立个体去探索和应对这个世界,就要面临形形色色的人,然后去体会分离与相互支持的瞬间,体会人情冷暖,知道什么是江湖险恶人心叵测。

小池龙之介曾经说过:“在还提时代我们没有什么话语权,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由父母支配着,一旦被父母所否定我们便会觉得自己的生存收到了威胁,长此以往这种认知就被印刻在了我们灵魂深处。即便我们长大成人脱离了父母的支配,内心却已经形成这样的判断,听到不好的话依然容易反应过度……

父母的足够好的陪伴引导能够发挥出积极罗森塔尔效应的优势,而负面暗示与暴力控制则会成为孩子一生的梦魇,分离与陪伴相互支撑让人知道什么才是完整的亲密关系,人与人之间需要有分离需要有界限

终究我们都要意识到分离的必要性,内化到孤独的普遍性与必要性。保持开放的心态面对分离,审视自己在生活中与他人的关系是否更真诚、是否是爱的表达,是否期望太高……相信你自己的直觉、独立能力、还有感受表达,就能争取在人际关系中不被温柔的陪伴还有以爱为名的道德绑架所操控,亦不被分离焦虑所吞噬侵略

文:ZHUQIANG
责任编辑:殷水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