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手后情绪崩溃怎么办?心理学博士告诉你2个有效方法

分手,是一种丧失,所以人才会痛苦。


丧失,不仅仅意味着失去了这段关系,还意味着失去了自我的一部分,因为很多人分手后,不知道自己是谁了,伤心难过,甚至情绪崩溃。


那么,情绪崩溃时,我们该怎么办呢?

复旦大学心理学博士曹雪敏在其著作《分手心理学》中给我们介绍了两种有效的方法,即空椅子疗法和叙事疗法中的日记疗法。


今天的文章,我们就来说说。

01

情绪崩溃后,

需要先识别情绪


恋爱关系破裂后,很多人最先出现的情绪就是愤怒。


愤怒的本质是对已经发生的事情,自己却无能为力的情绪表现,而愤怒背后的原因是,我们觉得对方不该,也没有权力这么做,特别是我们付出了很多,甚至用单方面的牺牲来维持这段关系。

就像电影《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里的郑微,她一直在努力维系着和林静的关系,但林静却用出国来结束这段关系,这对于郑微来说,不仅否定了她的付出,还否定了她的感情,也就是彻底否定了她,所以她不甘心,觉得不公平,进而愤怒不已。

除了愤怒,有人分手后还会自责和怨恨。


自责背后的意思是“都是我的错”,或者是自己的错导致了分手,亦或是分手本身就是个错误,但不管是哪种错误,都是在指责自己。

怨恨的背后是“在乎”。在这段关系中,因为“在意”对方,我们才觉得受到伤害,而无论伤害因何而起,都已经发生,无法改变,所以,我们很可能一遍又一遍地回想这些伤害,于是就扩大了自己的怨恨。

其实,怨恨和愤怒很相近,心中都有不满,觉得不公平。我们之所以怨恨一些人和事,就是因为对方不值得理解,也不可谅解。

当然,分手后不止上述这些情绪,还有人会有悔恨、羞耻感等等情绪。但无论哪种情绪,只有在识别后,我们才有可能摆脱。

02

情绪崩溃时,

尝试空椅子疗法


分手后,情绪崩溃很正常,但我们不能一直沉浸在负面的情绪中,因为生活还得继续,更重要的是,我们要对自己的人生负责,通过这个脆弱期,重塑自己对感情的理解,以及对自我的重建,才是正确的选择。

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要完成情绪急救。

复旦大学心理学博士曹雪敏给我们介绍了两种方法,其一是空椅子疗法。


空椅子疗法,是格式塔流派常用的一种技术,其本质是一种角色扮演,是使来访者内射外显的方式之一。

虽然这种方法经常使用在心理咨询的过程中,但对于情绪崩溃的个人,也很受用,主要是达到倾诉宣泄情绪的目的。

具体步骤如下:


在眼前放上一把椅子,想象对面正坐着和自己分手的那个人,对着空椅子把想说出来的话一股脑儿地全部说出来,不加修饰,也不要欲言又止;


然后可以试着坐在那把空椅子上,扮演对方,想想ta会怎么回复自己;


再之后,针对自己扮演对方时说出的话再进行回应,以让自己更加了解这个人,以及这段感情。


对于愤怒、怨恨的情绪,这种空椅子疗法也很有效,因为它在帮助我们宣泄、整理内心积压的情绪、想法、压力,目的是了解这些情绪背后的含义,然后才能停止失控和自我封闭,减少触景生情的痛苦,以避免二次伤害。

03

情绪崩溃时,

尝试叙事疗法中的日记疗法


空椅子疗法比较适用愤怒和怨恨的情绪,对于自责、悔恨或羞耻感这些负面情绪,可以尝试叙事疗法中的日记疗法。

叙事疗法,是后现代心理治疗方法,摆脱了传统上将人看作问题的治疗观念,透过“故事叙述”、“问题外化”、“由薄到厚”等方法,使人更自主,更有动力。其中的日记疗法,就是一个简单、操作性极强的方法。


具体做法如下:


找一个本子,把自己想说的话、想表达的委屈、不满、不甘心,以及不公平等等想法都写出来,目的是留住这些情绪,包括愤怒、自责 ,以及悔恨等等。


我们不一定要在这个时候剔除这些情绪(现实情况中也是无法舍弃的),而是要“看见”这些情绪,目的是让自己不被负面情绪控制。


另外,我们之所以把这些情绪引发的想法写下来,就是在不强迫自己马上改变的同时,能够慢慢引导自己表达出内心的声音,并通过情绪认识自己、了解自己。

比如,通过日记疗法,我们能够弄清这段关系是如何一步一步走向伤害彼此的境地的。因为写出情绪后,我们才有精力跳出这段关系,客观、理性地去评价,进而找出问题所在—“伤害是偶然发生的,还是故意的?”、“自己在这段关系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等等。

总之,通过空椅子疗法和日记疗法,我们相当于为自己紧急包扎伤口,为日后的新生活做准备。

写在最后


其实,走出情绪崩溃的状态,时间,也是一剂良药,只是对于有些人来说,时间或许不管用,这时就需要一些专业的方式,上述的两种方法,就是曹雪敏心理咨询师建议的两种方法。

更重要的是,这两种方法可以在没有咨询师的情况下自己使用,简单、有效。


当然,这里还有一个前提,也是关键,那就是强烈改变的意愿。


因为唯有真正想走痛苦的人,才会愿意寻求方法去应对。

文:学乃身之宝
责任编辑:殷水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