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隐自尊 |心理词条

1. 阐释定义

什么是内隐自尊?

是人们在对于自我相关或自我分离的客体进行评价时的一种态度和表现,而这种态度无法用内省的方式被意识到。它是针对主体自我的一种无意识评价或态度,是自我态度长期累积形成的自动化状态,而且往往表现为一种积极的倾向。

2. 背景来源

无意识理论是内隐自尊概念提出的理论依据。无意识理论认为: 人们从动的根本动力是受潜意识的驱使,受意识支配的行为只是人类行为系统的表面。每一个意识内容都具有潜意识的初级阶段,个体无意识的经验和记忆在个体无觉察的情况下支配人类的心理活动。

精神分析学派的无意识理论是包括内隐自尊在内的内隐社会认知概念提出的理论渊源,其所提出的“自我防御”概念已经捕捉到了内隐自尊的痕迹。

在无意识理论的启发下,心理学家对大量内隐社会认知现象进行提炼,概括和重构,提出了内隐社会认知这一概念。直到1995年,Green-wald和Banaji 发表了《内隐社会认知:态度,自尊与刻板印象》一文,正式提出了内隐自尊的概念。内隐自尊的提出,使人们对自尊的理解由意识层面深入到无意识层面。


3. 内隐自尊的相关研究

首先,内隐自尊与外显自尊


目前自尊研究领域认为,内隐自尊和外显自尊是两种不同的心理结构,主要区别在于自我评价能否被意识到。内隐自尊和外显自尊是相互独立的结构,以不同的方式对个体的认知和情感产生影响。但二者又交互影响,共同对人的行为,心理产生影响。


比如,《红楼梦》中,王熙凤拿龄官的长相和林黛玉做比较,被史湘云一语道破,林黛玉的表情是不屑的。因为在那个年代,一个戏子的身份是不能与大家小姐相提并论的。这里林黛玉的内隐自尊就是,让她觉得降低了自己的身份。


而接下来,宝玉向史湘云使了个眼色,史湘云还没有明白怎么回事儿,林黛玉就已经生气了。此时,林黛玉生气的原因,是贾宝玉的干预,因为宝玉的行为让她成为别人眼中小肚鸡肠的人。这里林黛玉的生气是她意识到了对方的行为给自己制造了一个不好的形象,属于外显自尊。


其次,内隐自尊的稳定性研究


内隐自尊其实是一种自我态度,一般而言,态度一经形成就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在某些条件下内隐自尊也并不稳定。


蔡华俭对成败操纵的实验结果表明:不论是接受成功反馈还是失败反馈,被试的内隐自尊水平都显著地低于操纵前。这说明,内隐自尊易受到当下关于自我情绪的影响,具有不稳定性,当个体兴奋水平、情绪唤醒水平较高,动机较为强烈时,内隐自尊的作用将受到抑制。


再拿上面的例子来说,虽然林黛玉对史湘云的话是有不满,但是因为贾宝玉的介入,让她更加生气,这时黛玉的内隐自尊就受到了抑制。就是说此时黛玉的内隐自尊受到了外显自尊的干扰,因为她不愿意让自己成为一个斤斤计较的大众形象【此动机更强烈】。


再者,内隐自尊对自我妨碍的影响


有证据表明,大多数人都会尽力维护自尊,以保持自我的完整性。人们会因为担心自己没有能力而采取多种方式来提高自我。比如人们完成某项任务时,可能采取自我妨碍行为。


自我妨碍指,个体为了回避或降低因不佳表现而带来的负面影响,所采取的任何能够增大将失败原因外化机会的行为和选择。

比如:很多人对成功的追求,也是对自我完美度的提升。当任务没有完成,会觉得自我的完美度受损,内隐自尊降低,会把责任原因归咎到外界的某个因素,也可以说是推责,这样至少可以让自己保持一个完美的自我。

自尊能够引发自我妨碍,也是无意识化的自我防御,当自尊受到威胁时,个体就退缩了。


最后,内隐自尊与抑郁


负面的自我评价是抑郁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天生对自我的积极评价的倾向内化成内隐自尊,是有利于个体对周围环境的适应的。内隐自尊的高低对个体负性评价存在的非常重要的影响。

《红楼梦》第三十七回,宝玉嫌弃大观园中的荷叶已经残败,随口说这破荷叶可恨,要遣人拔了去。黛玉却偏偏和他争论说,平时并不喜欢李义山的诗,但却独爱这句 “留得残荷听雨声”。

从这句诗的意境来看,林黛玉的内心是孤独的、凄凉的。残荷是无人问津,无人喜欢的败落的荷叶,像极了林黛玉内心的自我评价,她认为自己也是不被贾府喜欢、接纳的人。黛玉从小的生活环境让她形成脆弱、敏感的低内隐自尊,这种低内隐自尊让她在贾府有了这种负面的自我认知和感受,这也正是黛玉郁郁寡欢的原因。

研究表明,自尊和抑郁之间存在负相关,内隐自尊并不单独对抑郁产生影响作用,而是与外显自尊共同作用的。处于抑郁的个体和正常个体其内隐自尊和外显自尊水平有着不同的组合。


正常个体的外显自尊水平高于内隐自尊水平,而处于抑郁状态的个体外显自尊水平则有低于内隐自尊水平的倾向。


林黛玉吟诵的《葬花吟》,暗淡而凄凉,诗词忧伤的情调,展现了黛玉内心细微而复杂的心理世界。其中那句“一年三百六十日,风霜刀剑严相逼”,更是体现了黛玉内心的敏感和艰难度日的惆怅。这些主观感受的背后正是源自于黛玉的内隐自尊水平。

林黛玉在贾府过得很不自在,虽然住在自己的外婆家,却总有种寄人篱下的感觉。史湘云同样也不是贾家的人,但从来不会拿自己当外人,她活泼开朗,喜欢结交朋友,在贾府过的如鱼得水。

两个人的性格差异,使得她们有着不同的自尊水平组合,史湘云的外显自尊水平就高于内隐自尊水平,而黛玉的外显自尊水平则低于内隐自尊水平。

4.个人见解


1.当外显是高自尊,内隐是低自尊时


意识层面信任自己,觉得自己可以,但内心深处是自卑的、脆弱的。有时会以别人的看法为前提,来获取认可。所以,内隐低自尊会促使一个人采取各种方式来自我防御,有时外显高自尊,恰恰是内隐低自尊的补偿。

林黛玉初进贾府还不到十岁,但是她却时时小心、处处留意,生怕自己的举止有不当之处,被贾府的人小看了。内隐低自尊的人,经常会有矮于别人的感觉,尤其是面对贾府这样的大家族,黛玉更知自己的身份,使她下意识调整自己的行为,以达到自己“好”的感觉。

2.当外显高自尊,内隐高自尊时


内心冲突较小,会对自我产生积极的、正向的评价,也会无意识靠近与自己相近的人和事物,同时也会对他们产生积极的评价,进而采取倾向于自己主观感受的行动。比如,一个人对自己的评价是乐观、自信、积极进取、值得被爱的,他也会无意识靠近这类特质的人,进而和他们发展为朋友,相互间获得更有力的支持。

3.当外显低自尊,内隐低自尊时


意识层面认为自己不行,没有价值,内心深处同样认为自己没有价值,不会被大家认可、接受。行动力欠缺,经常随波逐流。

内隐自尊是我们内隐社会认知的一部分,我们对生活的态度、感受、行为,都不经意间体现了内隐自尊水平,无论是内隐自尊占主导,还是外显自尊占主导,或是相互交叉共同影响,都体现了我们整体的自尊水平。

资料参考:
头条百科  MBA智库百科 
《红楼梦》解析乃个人理解  
作者:小桔灯
责任编辑:一只梨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