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成为你自己”,一个最让人惊叹的视角

文:Joy Liu
来源:繁荣成长工作坊(ID:FlourishingParty)

“可以说,

我们是通过他人成为自己的,

这个规则不仅仅适用于

我们作为一个整体的人的性格,

也适用于每个人机能的历史。”

–维果茨基 (前苏联心理学家)

 

01

我们都是通过他人来成为自己的

不知道你看到这句话会不会很惊讶。这篇文章我没有写引言,而是开门见山,是因为它会是我写的为数不多的一篇充满诗意浪漫气息的哲学取向的心理学文章(感觉自己真会吹牛)。

 

同时这篇文章会有点挑战,有点“烧脑”,让下面的这些文字,邀请你到一个新的,从前没有去过的地方。

 

哲学家维特根斯坦曾经说,“我们看不到最重要的东西,是因为它们一直就在我们眼前。”所以今天Joy想邀请你一起去用一双全新的眼睛,去看看“成为我们自己”这个话题里,一直就在我们眼前,却一直被我们视而不见的东西。

 

“我们是通过他人来成为自己的”,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

 

这句话是很挑战我们的。毕竟,现在主流文化里,我们听到的,更多的是我们要做自己,我们要不受他人的影响,我们要坚持自己的立场,我们要懂得拒绝,我们要设立跟别人的边界……

总之,要成为自己,似乎我们都需要离别人“远一点”。

为了避免误会,我想做两点说明:

首先,我们通过他人来成为自己,并不是说我们要利用他人,让他们成为为我们服务的工具,来成为自己;

同时,通过他人来成为自己,也不是说我们要通过为他人奉献,去助人,去给予而成为自己。

02

一个孩子从出生到长大

究竟是怎么成为她/他自己的呢?

换句话说,一个孩子,是怎么形成了自己的独特性,她自己独特的性格,情绪,她的偏好,她的价值,她通常看待事情的视角,和独特的吸引她注意力的东西呢?

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曾经说过:“一个孩子会跟自己开始练习,之前别人练习对待他的行为方式。” 

也就是说,我们现在跟自己说话,交流和对待自己的方式,其实是在过程的很多段关系中,别人跟我们说话和行为方式的一种模仿和内化。

心理学家和哲学家约翰.肖特(John Shotter)在他的著作【Social Construction On the Edge】(在边缘的社会建构论)中引用了维果茨基的话:“意识和控制都仅仅出现在心智功能发展的后期,在它被无意识的和自发的使用和练习之后。”

肖特进一步说,我们的发展,其实是首先作为一个孩子,自然地对他人的“召唤”(“call out”)做出回应,这些我们被他人自然自发地“召唤”出来的回应,后来渐渐变成了我们独处时,自己用同样的方式“召唤”自己时,我们给予自己的回应。

举个例子。如果小时候,在我第一次很受挫觉得很失败的时候,妈妈对我说:“你是非常勇敢的,只有勇敢的人才敢于去尝试,并且你学到了那些不曾尝试的人学不到的。” 

这句话当时“召唤”出了我特别有力量的回应,我看到了自己的勇敢,那么我就学会了这种跟自己说话的方式。在下一次受挫的时候,我可能就会用同样的时候来“召唤”自己,然后感觉到被鼓励和充满力量。

所以“我们是通过他人成为自己的”的意思,是说我们从小到大,从不断练习的各种关系中,一次次被“召唤”出一些我们回应的方式,而这些回应方式,渐渐变成了日后我们自己“召唤”自己的方式。

也就渐渐变成了我们的性格,我们的情绪,我们的价值判断,我们的偏好,我们以某种特定的方式回应,和我们能看到的特定的东西。

再举个例子。我的某种所谓的“情绪”是怎么形成的呢?我们可能会认为情绪是天生的,但从社会建构论的角度看,情绪不仅不是天生的,它们还是在社会互动中被建构和“召唤”出来的。

比如愤怒这个情绪,我们都知道面对同一件事情,让别人愤怒的,不一定会让我们愤怒,反过来,让我们愤怒的,在别人那里可能云淡风轻。这些差异是怎么来的呢?是什么让我们对特定某些情境会“产生”所谓“愤怒”的情绪呢?

假如小时候我去外面玩儿泥巴,鞋子上沾满了泥,到家后没有蹭蹭鞋底就进家门了,结果在门口的时候就被我妈叫住:“停,你看看你,怎么回事,你自己回头看看,你鞋子是的泥,都蹭在家里的地板上了,下次你必须要弄干净了再进来。” 如果我无动于衷,妈妈是不会罢休的,她会继续问:“你到底有没有听我说,你回过头自己看看!” 

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说,我的回应是在妈妈的要求和“召唤”中被塑造的,我只有按照她期待的方式回应了她,她才会善罢甘休。同时,我也从这件事情中学到,把满是泥的鞋子穿回家,会是一件让妈妈提高嗓门,瞪大双眼,鼻孔喘粗气,并且喋喋不休的事情。

那么之后,不管是对于我自己,还是他人,这件事情就有可能变成一个因为所谓“愤怒”情绪的事件。同时我也在这个事件(包括之前的很多很多个事件)中,渐渐理解了“愤怒”应该是什么样子的,什么情境应该让我愤怒等等。

当然跟我互动的人不仅仅有妈妈,还有爸爸,其他家人,玩伴,老师,同学等等很多段关系,这些关系中,我不断练习“愤怒”应该长什么样子,一个女孩的“愤怒”应该长什么样子,什么情境应该让我表演出“愤怒”。

03

在无数次练习的关系中

我们在不断成为自己的过程里

在上万次甚至百万次的练习中,我渐渐成为了自己,成为了拥有独特的愤怒的表演方式(其他人可能会有相似,但我在我的各种关系中练习出来的方式,会有其他人没有的独特的地方),并且拥有了对于什么情境应该表演愤怒的,特别细致入微的“行动地图”。

我用表演这个词,并不是在否认这种情绪的自然和自发性,我们感觉到这种情绪是自然而然的,甚至是在我们掌控范围之外的,是因为我们已经经历了太多次的练习。

就像一个动作已经练习了上万次的网球运动员,对她来说,当一个球过来时,挥拍的动作已经成为她自动化反应,直觉反应的一部分,她不需要做分析,然后告诉自己要怎么挥拍,似乎她的手臂自己就知道怎么去迎接球,这个动作甚至看起来在她的掌控之外,但其实是她长期练习的结果。

同样,情绪也是我们在关系中不断长期练习的表演方式。

同时,也因为我们在关系这种不断练习而形成的,我们回应自己和他人的方式,我们其实就形成了自己的偏好,很多很多东西会被我们过滤掉,而只能看到我们习惯性回应的方式里,我们能看到的东西。

作者简介:刘双阳(Joy Liu),后现代取向心理咨询师,繁荣成长工作坊创始人,壹心理签约讲师,中科院心理所合作对话项目助教。壹心理,张德芬空间专栏作家。累积个案咨询时间超过2500小时,带领团体超过2000小时。擅长领域:亲密关系,家庭治疗,职业咨询,团体咨询等。

责任编辑:Spencer  蘩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