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心理疾病及疗愈方法的个人理解


心理疾病是由内心的困惑和逃避产生的,老话说“解铃还须系铃人”,心理疾病的解除关键在于解释那些困惑、清除心理障碍。


从沟通中找到症结所在,通过改变认知与理解来疗愈心理创伤——这也就是心理咨询师的工作内容。


有的心理疾病因迁延日久,或是患者本人潜意识的拒绝,真正的症结被隐藏的很深,由后期情绪引发的其它症状反而表现的更加明显,这样就使治疗过程变得更加的复杂。当真正的心结没有打开时,对其它问题的解决都只能是暂时的缓解。


心理问题是由大脑产生的,而大脑是我们人体的控制中心,可想而知大脑工作不稳定肯定会引发我们机体的其它问题,主要表现在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以及受神经系统控制的各个肌肉群。


焦虑症对应的是情绪不稳、神经紧张、肾上腺素分泌过多、肌肉紧绷,这些情况往往是互相助推的作用,也就是情绪越不稳就越紧张,肾上腺素就分泌的越多,肌肉也越紧绷,则内心对机体的失控就越发紧张和恐惧。


抑郁症对应的是情绪的压抑,毫无动力,多巴胺分泌失调,这也是十分容易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当循环产生则问题变得严重而难以解除。 


所以心理疾病除了要从心结入手,还要破解这种恶性循环圈,而药物是通过直接调控分泌的手段来阻断这个循环,抗焦虑就是抑制肾上腺素分泌,抗抑郁就是调节多巴胺的分泌或受体。


这看上去似乎很不错,只要按时服药,心理问题就被药物控制住了。很多的心理疾病患者也由药物的帮助恢复到了正常生活。


但是,难道就真的只有药物能够治好心理疾病了吗?而且一旦离开药物就又发作了吗?难道身体里真的缺少这些东西了?这些疑问往往萦绕在患者的心头,成为阻碍心理疾病恢复的一道道障碍。



回到那个恶性循环圈,看看除了药物,患者自身能够做点什么来破解这个圈。


腺体的分泌是通过人体内的植物神经系统控制的,植物神经系统就是控制心跳、呼吸、消化等等这些工作的系统,植物神经系统会受我们的情绪影响,但不直接受我们的大脑意识控制,所以不能通过思维去控制腺体的分泌,而要从情绪着手。


情绪是什么?情绪是人对当前状态的心理反应,比如遇到争斗了,人就会出现愤怒、紧张的情绪,遇到失去重要物品或感情时就会出现失落、忧伤的情绪。


在循环圈中,我们看到因为开始我们的情绪影响到了腺体的分泌,腺体分泌问题出现后身体自然的会出现一些反应,这些反应如果我们的思维不去强化,不去进行评判,而是下意识的默默接受,成为原来就应当如此的一种自然现象;


那么后续的情绪就不再是循环圈中的一个环节了,由此腺体的分泌也不再是圈中的失调现象,身体的感受也将慢慢恢复正常,整个循环圈随之被解除。

 

 

当然这个情绪的调整过程是非常不易的,因为身体的感受与情绪的变化几乎是成正相关,要接纳过快的心跳、紧绷的肌肉或是沉重的身体需要不断的提醒自己去接受而不是情绪化,要有足够的耐心去等待分泌系统的恢复。


然而,人们除了心病以外,情绪还会受到生活中其它各种事件的影响,所以再次出现失调几乎是必然的,这时如果出现了怀疑的心态,则将失去自我调控的能力,终究回到服药的方式。


如果你能够坚定信心,并欣然接受那些身体的感受,并准备好面对心理问题的一次次反复时,情况总是会变得越来越好,而且你的内心也会获得成长,不再过多的受情绪影响,也能够勇于承担困难,勇于面对内心的恐惧。


从这个过程中可以看到,心理疾病不一定要依赖药物,我们的身体本身有调控能力,只是要通过思维的理解去领悟和利用。


心理疾病即可怕又不可怕,可怕的是当我们不理解的时候,似乎一切都充满了神秘和恐怖感,不可怕的是,它本是我们的身体发出的一些警告,曾经的生活方式和意识状态出现了问题,静下心、回头梳理一下自己的人生,将来的路可以走的更自信与洒脱。


原创:阿波罗
责任编辑:一只梨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