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心理学的科普有哪些难以推及的地方?

文:沉默的马大爷,知乎个人主页:https://www.zhihu.com/people/madaye
来源:知乎

我从2011年开始尝试心理学科普写作,写的第一篇文章就是批判乐嘉老师的性格色彩学理论(乐嘉的“性格色彩学”是个山寨版?)。之后断断续续写了6年多,最开始纯粹是出于好奇,后来也开始认真思考一些相关的问题,其中的一个便是:为什么在大众传播领域,心理学的学院派斗不过江湖派?

目前我能想到的答案是:学院派的心理学科普确实无法满足大多数受众的需求。



一般来讲,科普的受众通常对于某一领域的科学知识、技术、方法存在浓厚的兴趣。在心理学领域,肯定也存在这样的受众,他们热衷于了解科学家是如何研究人类行为的,看到精妙的实验设计,能从中体会到一种智力上的愉悦感。对于这批人来说,科普满足的是一种娱乐需求

但是,在心理学文章的受众中,这样的读者只占一小部分。对于大部分人来说,科学不科学其实没那么重要,他们希望满足的是现实需求,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比如,遇到一个有好感的异性,要不要和他进一步发展?和父母处不好,怎么改善家庭关系?如何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加幸福?

对于一般大众来说,他们并不想了解实验设计、科研方法、学界动态,而是希望得到一个明确的答案,想有一个权威的声音给他们指点一条人生的正道。

但是,在这一点上,学院派心理学能做的非常有限。

首先,许多群众关心的问题,目前还没有明确的科学结论。人心是非常复杂的,使用科学方法研究人类心理,虽然已经搞了一百多年,依然处在起步阶段。在许多重要问题上,现有的研究结果可能是相互矛盾的,得不到一个靠谱的结论。如果依据一两个研究强行给建议,就可能闹出ayawawa那样“口交预防先兆子痫”的笑话。

其次,群众想要的是立竿见影的解决方案,但心理学研究的结论是统计结论,做个体推论有很大的风险。我在另一个回答里曾提到过,心理学研究效应量的中值大概是r=0.25。也就是说,你听说过的各种xx效应、yy现象,对于行为的解释力可能也就5%左右。这样的效应在群体中可以得到统计意义上显著的结果,但用来预测个体,就不一定靠谱了,因为即使考虑到了这一个因素,还有许许多多其它的你没考虑到的因素。

第三,在一些问题上,心理学研究确实有了比较明确的结论,但这些结论是基于科学方法的评估,和大众的评价体系相去甚远。比如mbti在科学界已经基本被抛弃了,因为大量数据已经证明它缺乏信效度,但这并不妨碍知乎上许多人在签名里挂上四个字母。这里的关键问题是,大众的评价标准并不是基于控制无关变量、随机对照实验之类的科学方法,而是基于朴素的生活感悟,这里面掺杂了安慰剂、巴纳姆效应、自证预言等主观的成分。在这样的标准下,学院派的东西相比于江湖派并没有什么优势,说服力甚至可能还不如一个言之凿凿的外行。

第四,学院派人士接受过科班训练之后,更容易自缚手脚,自我设限,因为科学良心已经让你没法说出一些话,做一些事。以我自己为例,这些年在各个社交平台上经常会有朋友给我发私信,咨询生活中的困扰,寻求解决办法。对于这样的咨询,我大多婉言谢绝,因为我觉得根据一个陌生人短短的几行字,就给他指点人生,是一件非常不靠谱的事情。但是,对于许多通俗心理作家来说,给别人指点人生恰恰是他们的核心业务,而在他们的评价体系里,这件事很正常,不会有任何心理障碍。

总而言之,对于心理学科普这件事来说,大部分受众并非为了科学知识而来,而是希望得到立竿见影的生活诀窍。但是,学院派心理学却只能提供“严谨的无知”:我很容易从科学角度论证乐嘉、ayawawa们写的东西有多么不靠谱,但却给不出更靠谱的替代方案,满足不了受众的核心需求。这是当前心理学科普面临的根本问题,我没有想到什么好的解决办法。

作者简介:作者:沉默的马大爷:心理学 话题优秀回答者,中国心理学界猫均Steam游戏数最多的人知乎个人主页:https://www.zhihu.com/people/madaye。

排版:小鲸鱼  Esther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