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想穿裙子,父母该怎么办?

导读


  •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很多父母会有这样的困惑:“如果我儿子想化妆,我该怎么办?”或者“我可以允许女儿穿男孩子的衣服吗?”

  • 很多爱孩子的父母,他们只是不知道在孩子出现不符合其性别的行为时,该如何引导他们。


近年来,性别表达这个概念随着媒体的传播而逐渐打破人们对性别的刻板印象。孩子们也找到了发现和表现自己身份的新方式。


【译者注:性别表达(Gender Expression),又称性别表现或性别气质,是指个体通过姓名、服饰以及走路方式、交流与沟通,乃至社会角色和一般行为模式,向外界展现或表达性别的行为。】


尽管许多孩子越来越习惯通过服装、发型、人物角色来定义自己的性别,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与父母的想法是一致的。当孩子做出不符合父母们对性别的刻板印象中的行为时,很多父母就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了。

 

01 

下面是父母们对孩子的性别教育中常见的困惑

 

  • 当我的孩子想要表达不同的性别身份时,我该如何回应?


我们可以允许孩子“尝试”不同的性别身份。孩子在儿童青少年这段时期可以在不同的性别之间来回跳跃。


“假小子”们讨厌穿裙子,只愿意和男孩子玩,长大后也能认同她们的生理性别;也有些“假小子”们把这种表现一直持续到了青春期,也有可能会想要改变自己的生理性别。


尽管在儿童性别焦虑(即:对自己的性别感到悲伤或内心混乱)方面的长期研究有限,而且在社会上也有争议。但在现实中,社会舆论对这些孩子比以往的任何时候都要宽松。

让孩子随心所欲地化妆或者做发型,可以防止性别焦虑。那些必须按照男孩子或女孩子的方式行事的孩子,可能会对自己的性别认同产生不适,严重的可能会有抑郁和自杀倾向。


只要时间和场合允许,父母也应该允许自己的孩子展现自己的特色。


  • 父母应该怎样以孩子的利益为出发点,对孩子好呢?

父母要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开始用适当的方式教他们关于性别和性取向的知识。但要明白一点,性别认同是不固定的,也可以用多种方式表达(例如,女孩可以穿裤子,男孩可以穿裙子)。


意思是,你可以在认同自己的生理性别的前提下,表现出一些不属于你生理性别的特质。如喜欢运动、留长发、穿女性的服装,但生理性别和心理性别却都是男性;或看起来很阳刚的短发女性,但仍然认可自己的女性身份。


作为父母,我们的态度越灵活,越包容,你的孩子就越容易接纳自己的男性特质或者女性特质。

 

  • 是什么让父母对自己孩子的生理性别之外的特质不安呢?

尽管社会规范在不同的文化或不同的环境中的内容有所不同。但无论是处于什么社会或者文化背景下,大多数人在违反社会规范时,都会有羞耻感。


因为我们已经内化了社会环境对我们的性别规范,违反这些规范就会让我们非常不舒服。这些内化了的性别规范不需要真的有人在旁边指指点点,只要想象一下这个场景就会让我们羞愧。

02 

父母怎样才能预测可能出乎他们意料的情况?

 

以下是我们的建议: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是不可预测的,他们会不断探索自己的身份。作为一名家长,我们不能预见未来的一切,但可以控制自己对孩子在性别探索时的反应


1.对于父母来说,说出自己在性别和性取向方面的羞耻感是很重要的,这样就不会把这种羞耻感传给孩子。孩子得到父母的认可,才能安心地探索自己身上与别人不同的地方。


2.让孩子自己探索性别,这样就不会让孩子性别焦虑的负面影响滋长。如果父母接纳自己的孩子,并以自己的孩子为骄傲,那么其他人也会这样做。


3.对孩子的性别表达形式表现出积极的关注,并认真地提问。


4.用性别教育的知识充实自己,也可以让父母们更好地应对意料之外的事情。了解最新的观点,观看与这些主题相关的电影。会让你更容易接受这些意想不到的事情。

 

03

让孩子感受到爱和接纳,

对此,父母能做些什么呢?


我们可以让孩子们用几个词来描述自己。


告诉他们跟性别有关的代名词。


教他们关于不同的性别身份的区别。


这能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自己。就像告诉孩子们每个身体部位的名字,让他们不受侵犯一样。


对孩子们遇到的各种各样的人保持一个开明的心态,这样也更容易教会他们接纳和爱。父母的开明心态会让孩子在遇到这种情况时避免自尊危机。用语言让孩子描述自己的经历和愿望,用知识让孩子们接纳自己的不一样。这样的讨论可以把孩子从痛苦和孤独中解救出来。

 

总结


  • 允许自己的孩子不按照性别的刻板印象来表达自己,这样可以让他们更认同自己的性别。

  • 对孩子的性别表达形式表现出积极的关注,并认真地提问,以此避免他们的性别焦虑。

  • 对孩子们遇到的各种各样的人保持一个开明的心态,更容易教会他们接纳和爱。

 

Reference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国际性教育技术指导纲要(修订版)[M]. 巴黎: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2018: 112.

 

(注:本文有对原文进行增删。)
翻译:一粟
编辑:知年
审阅:唐诗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公众号赞同或支持其观点。本公众号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欢迎关注我们微信公众号:广州伊理雅通心理咨询中心】
责任编辑:一只梨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