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要做什么才是被爱的?

作者:渡仁心理
来源:渡仁心理(ID:cdduren)

01

“What do you do?”


英语老师说,你可以问外国人这个问题,因为一般他们对自己的职业感到自豪。


哇,好奇怪的癖好。


后来,我常常被问“你是做什么的?”


我总是充满自豪的回答“心理咨询。”


没想到,我也喜欢被问这个问题。


这也成为我给自己的一个标签,当我越享受它带来的社会地位、优越感,我也越想把这个事情做得更好。

 

小时候,常常被夸“这孩子真乖”、“太懂事了,一点也不让人操心”,很开心。


后来才知道,那是外貌没办法被夸赞后的赞美了。


于是懂事了很多年,生怕麻烦别人,能自己做的,绝不让第二个人帮忙,谁要是帮助了我,绝对在心里记500年,想着什么时候报答。


甚至很长时间里我不能理解朋友告诉我,她跟父母吵架了,想离家出走……


在我这里,怎么可能跟父母吵架?


父母永远是对的,为我们做了那么多,那么不容易。


这可能是早年的第一个标签,我是懂事的。

 

家里的背景一直很纯粹,唯一从家庭关系上给我带来过好处的可能是小学体育老师是我爷爷的开裆裤朋友,于是,我成了学校足球队的团宠。


本以为这就是我人生关系户的高峰了,没想到,四年级的时候,体育老师成了我的班主任,我顺理成章的成为了班上的清洁委员,培养了我吃苦耐劳、无怨无悔,充满责任感的性格品质。


当然,这些品质也成为我的标签,跟了我很多年。

 

02

你想过你身上的标签吗?


如果没有,你可以用“我是……”写一下,可能是我是妈妈,我是女儿,我是热爱生活的父亲等等,不要想太多,一直不停的写,写不出来了以后就停下来,然后朗读一下,也许你会有很惊喜的发现自己身上的标签。

 

贴标签有多恐怖呢?


心理学家 David Rosenhan 做过一项经典的调查。他和几个同事假扮精神病人,以诊断为“精神分裂症”为名住进医院。


进入医院之后他们这些伪病人就不再假装精神病状了,然而,即使他们表现的完全正常,医院人员也没有发现他们是假扮的。


而真正的病人却没有被轻易的骗过,他们对研究者说“你没有病,你在调查医院!”或者说“你是记者。”


为了保留观察记录, Rosenhan在手心里藏着的小纸片上粗略记下观察情况。


然而他很快发现秘密行动根本不必要。于是他开始带着写字夹四处走动,写下记录。


没有人询问他的这种行为。 Rosenhan写记录的行为也被当成了他“患病”的一个症状。


这说明了为什么员工没有辨别出假病人的原因,这些假病人做的任何事都会被贴上精神疾病的症状。


所以,当你给自己贴了标签,你的思维、认知选择也会自动紧跟标签有关的选项。

 

比如,


“我是心理学工作者”会让我更多的把时间花在工作上,忽视生活别的部分;


“我是懂事的”这个标签,坑了我也坑了大家很多年,我们会因为这个标签去做很多委屈自己成全大家的事情,总以照顾者的姿态存在,只懂付出,不问所得;


“我是有责任的”可能会让自己焦虑升值,肩负起更多实际能力不足以承担的部分;

……

 

有一些标签是明显的,有一些却不容易觉察,却早已内化成我们自己的部分。


荣格说,你的潜意识就是你的命运,而这些标签何尝不是潜意识的一部分。

03  

我的朋友小李,总是对他男朋友无微不至的关心,不停的付出,男朋友说饿了,她一定马上去煮面,男朋友咳嗽,哪怕是晚上也立刻下去买药,男朋友说累会帮她按摩……


好在他男朋友也是看在眼里,懂得她的付出,会心疼她,拦着她不让她多做。


在团队中,小李也总是处于这种付出的状态,关注每个人,谁需要倒茶,谁需要安慰,什么时候要活跃气氛……


我问小李,做这么多,你累不累?第一次,她不假思索的说,不累啊。


过来一段时间,她跟我说,你上次问我累不累的问题,我想了很久,我发现,我不是不累,而是我累,但我觉得这是我应该做的。


这便是标签的魔力,可能在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小李内化了一个概念是,我要多做、多付出、多帮助别人,别人才会爱我,喜欢我,我才有价值,所以她不断付出,因为好像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她一直被爱着。


也许,亲爱的小李,你可以试试,当你觉得你应该做什么的时候,偏偏不做,会有什么效果?是不是依然被爱?

 

荣格的那句话后面还有一句是:当你的潜意识被看见,你的命运就有可能被改写。

 

我们每个人心理可能都会有隐含的一些标签,类似于,我要优秀我才会被爱,我要柔弱我才会被爱,我生病了我才被爱,我要漂亮我才会被爱……


所以,发现我们潜意识中这样的隐含信息很重要,因为有些标签是不真实的,还有可能子不知不觉中产生对心理健康的危害,这也是很多心理咨询师倾向于工作的部分。

 

我在春节出游的期间,选择了独自出行、随意行程的方式,一路上认识了很多新的朋友。


在这样的环境和团队中,我好想突然放下了身上的很多标签,没有人关心你多大年龄,你的家庭背景,你的职业成长,你的未来规划,但是你们依然可以愉快玩耍,在这样的情景中你被接纳,被喜欢,那,就是真正的你。

 

“你要做什么才是被爱的?”


做你自己。

作者简介:渡仁心理,让心理学滋养每一个人的心灵,长在心里面,用在生活里的心理学才是真正的心理学。公众号:渡仁心理(ID:cdduren)
责任编辑:Spencer Kennjane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