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来访者是谁?

最近在看家庭治疗方面的督导案例,听到最多的一句督导拷问是:你的来访者到底是谁?!

我们的咨询师在临床上,常常会碰到家长说:这孩子有问题,这孩子不去上学,这孩子脾气特别暴躁,这孩子开始出现了品行问题等……表面上问题是出在孩子身上,但事实上真正需要去调整和处理的,仅仅是孩子吗?

徐凯文老师说:我们要在咨访一开始的时候,就非常明确的考虑这样的一个情况,我们的来访者一定是青少年。


但是,不止于此——孩子并不是问题,她可能是问题的受害者,只是最后所有的问题在她身上呈现出来而已!这样,你看孩子就没有那么严重!因为TA,可能只是“索引病人”。


什么是“索引病人”?


孩子往往是被作为病人呈现在医生或者治疗师的面前,家长会说这孩子有问题,往往家庭治疗师把这种病人叫做“索引病人”,也就是说TA像药引子一样,表面上问题是出在孩子身上,事实上TA只是引出一个故事,真正需要去调整和处理的,是TA后边的整个家庭。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家庭问题呢?

1、中国家庭分化弱


在中国家庭中,常常会看到很多家长在孩子长大以后,仍对他的衣食住行等各方面操心。因而有一句话叫做“有一种冷叫做你妈觉得你冷”。这是因为家长没有尊重孩子做为个体的感受,把自己的感受强加到孩子身上;甚至很多家庭可能家长还会干涉子女的工作、恋爱等方面,甚至会造成孩子婚后的冲突,例如我们经常说的“妈宝男”“巨婴”。

所谓的分化是一个心理学术语,它是指随着孩子慢慢地长大,应该逐渐拥有自己独立的人格和思想,而家庭对TA的影响应该越来越少,最终孩子可以独自展开自己的人生。


但中国式的家庭因为父母的放不下,不愿意放手,导致分化不够。一方面在孩子成长过程当中,自我意识不断发展,想要成为自己;另一方面却受控于父母,个体的思想成熟度、考虑问题的方式、以及独自处理问题的胆量和能力等都受到影响。这就会产生很大的冲突,孩子可能出现情绪和行为方面的问题。


2、家庭中娱乐性差


传统的中国家庭中,老幼尊卑非常清晰,而亲子之间的娱乐性会比较差。娱乐性就是家庭成员之间的娱乐性活动,包括游戏、开玩笑等的轻松活动。一般中国家庭倡导的是“晨昏定省”,但“与子同乐”的少。而娱乐性好的家庭会有更多的亲密表达,更多交流的机会,这在西方国家会多见一点,体现在直呼父母其名、共同陪伴和探索的活动等。

 

所以有一个词叫做家庭气氛“软化”,它指的就是家庭气氛比较轻松,很多在朋友之间说的话以及好玩、幽默的事情都可以在家里共享,那这样的一个家庭就可以称之为家庭气氛软化。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中,能够更轻松真实的表达自己的情感,情绪有了出口,问题自然就少。

3、情感表达不足


传统中国家庭还有一个特点,不允许或者不会自然而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情绪。

 

尤其是很多父子之间,受传统中国文化的影响,男儿有泪不轻弹,感情要内敛,导致更加的不愿意表达,很多儿子在父亲离世后,还会非常痛苦的追悔,当初没有向父亲真正表达过自己的情感。

没有情感连接的孩子,如果再加上独生子女的原因,缺乏玩伴的陪伴,同龄人之间情感和人际的练习,在碰到困难和障碍的时候,情绪没有出口,只会用行为的方式发出属于弱者的抗议。

所以,来访者为什么要以未成年人为主体?


因为咨询最终的目的是要去解决未成年人发展的问题,所以我们是要解决的是孩子的问题。但孩子的问题不仅仅是TA的问题,而是背后整个家庭的问题。最常见的就是,一个缺位的父亲加一个焦虑的母亲,这就是我们现代社会特别是大城市的部分核心家庭成员关系的缩影。

所以,当我们确认了来访者是孩子后,我们才能够和孩子形成咨访关系的同盟。在所有的咨访设置中,以孩子为中心,尊重TA的边界,帮助TA去找到符合TA期待的行为改变的家庭环境,让整个家庭关系为之做出调整,而避免在孩子和父母之间形成三角关系,明着是帮助孩子,实则是帮助了父母进一步控制,甚至是逼迫孩子。

如何做到呢?


我记得徐凯文老师有一段非常经典的关于孩子厌学的话:

我自己个人的经验,我处理过很多厌学的个案,到现在为止,最终所有的孩子都还是愿意上学的,因为在现实层面上,不上学以后人生怎么办?而且其实TA们未必没有学习的动机。


但是不能上学,一定是因为她自己没有办法做到这一点。所以怎么才能实现让孩子自己主动学习?这一点,一定要保持开放的态度。能继续学习的目标,以什么样的形式实现是不重要的!就是我们可以用各种各样的形式去实现学习,不见得一定是要回到学校教育系统里去,坐在教室里才能够实现上大学的。

这句话给了我一个醍醐灌顶的启发!目标是什么?是孩子自己定的,这也是来访者为中心的基本原则!而一旦孩子确认了目标,就是找到了动力!后面的都是达成目标的手段,孩子和家庭都能找到自己的资源来解决这个问题!

所以,你的来访者是谁?这是一句开始咨询前需要时时提醒自己,放在嘴边的魔咒呀!

文:静慧
责任编辑:殷水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