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学习用对方法了么?

上课从未缺席,课堂笔迹非常工整,老师提出的重点也是一丝不苟地标注勾画,复习更是花了大量的时间反复阅读教科书和笔记。但一到考试就变成了老师讲的都懂,一做都不会,你知道答案么?

听了一个视频,感觉老师讲得非常精彩,知识全都懂了,完全不用再看了。但是这些知识你都会用么?


看完一本书,感觉书中内容浅显易懂,就丢一遍,没有再翻过。那么,你能写一篇读后感么?


如果你得回答都是否。那么,可能你的学习方法没有用对。

 

01


当我们自以为掌握了知识,其实并没有真正掌握它。我们可以称之为元认知欠佳。


什么叫元认知呢?


美国心理学家J.H.弗拉维尔提出的概念,即对认知的认知。例如,学生在学习中,一方面进行着各种认知活动(感知、记忆、思维等),另一方面又要对自己的各种认知活动进行积极的监控和调节,这种对自己的感知、记忆、思维等认知活动本身的再感知、再记忆、再思维就称为元认知


它与认知的区别在于,认知活动可以直接使认知主体取得认知活动的进展,例如,个体阅读一篇文章,就可以知道这篇文章的大意、中心思想。


而元认知只能通过对认知活动的调控,间接地影响主体的认知活动,例如,通过自我检查确认主体的阅读是否达到预期目标。


也就是说,良好的元认知能帮助我们不断优化自己的学习策略,提升学习效率。


通常情况下,我们清楚自己掌握的那部分知识,我们也清楚自己没有掌握的那部分知识,但不清楚有部分知识,是我们没掌握的。


当我们不太清楚自己不知道的部分的时候,我们就会高估了自己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从而形成的两大学习误区:


  • 习惯使用那些会让自己错误以为已经掌握了知识的学习方法。

  • 不知道自己学习的薄弱之处,不知道自己精力应该花在什么地方才能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

 

02


我们要如何才能避免学习的误区呢。


1、避免“机械式”地重复阅读:


考试之前,我们反复课本和笔记这部分的内容会变得十分熟悉这时你会误以为自己完全弄懂书上或者笔记上的知识点,事实上并没有。表面的熟悉遮盖了你的不理解,让你误以为自己懂了


举个例子,你去健身的时候,一开始学一个动作,要做标准很难,一次可能一次只能做几个。渐渐地,你会发觉自己做十多个都毫不费力。如果你只是自己练,你可能觉得是不是自己那部分肌肉锻炼到了,做起来更省力,不排除有这部分的原因。但如果教练在场,他会告诉你现在的动作完全不标准。


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大脑的天性不是强调“标准”,而是“省力”。


同理,当你反复阅读的时候,你会对这个知识很熟悉,大脑就会自然选择省力(思考是费力的),所以就变成时间花了,效果却不好。


与之相反,如果你在学习的时候,感觉有些吃力(当然也不是完全不懂),可能会刺激到大脑不断思考,记忆和学习的效果反而会更好。

 

2、习惯思考


古语云,“吾日三省吾身”。意思是我们每天应该多反省自己,多思考自己做的事情,才能有所提升。放在学习上呢,我们应该在学习的过程中多问自己为什么。

元认知在阅读中活动内容就包含对当前阅读活动不断进行调节、自我提问以检查阅读效果、随时采取修正策略等。

比如:


  • 学习一篇课文,我们可以提出几个问题,然后再带着问题去阅读,读完后,看看这些问题我吗是否都能解答。

  • 老师课堂讲的内容,勾画出来的定义,我需要去运用它。比如自己能出一道题。考察自己是不是真的理解这个知识点的意思。

  • 思考下新学的知识点,和以往的知识点有什么关联。巩固新旧知识。


3、有输入一定要输出


比如看完一本书,不要觉得都能看懂,就放在一边。过几个月,你再去看,你会发觉跟没看过一样。


试着写一篇读后感。在这个过程中,你会运用书中提到的知识点,你也会通过其他途径去扩充自己的知识点。有助于你更好的掌握书中的内容。


4、考试,是最有效的学习策略之一


有多少人一提到考试,就会有点犯怵。又有多少人想到为了考试过关,挑灯熬夜的过去。但如果我们不把考试看作衡量学习成果的标尺呢,而把他当成记忆检索的工具呢。它将是一个非常有用的学习工具。


每次考试,其实就是我们从记忆库检索信息,当我们检索到了,就会提取信息,正确答题,我们也就为我们的记忆打上了一个结,巩固了这部分记忆;当我们不会回答某道题,其实就是记忆库里面检索不到这条信息。也就是说我们不知道这个知识点,又或者就是忘了这个知识点。


遗忘是很正常的现象,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早就告诉了我们遗忘的规律。而我们学习其实就是不断和遗忘做斗争。考试的作用也就在于此,它能发现我们不清楚的那部分未掌握的知识。


所以,我们需要经常进行一些自测(自己给自己提一些问题),间隔检测(比如:单元测、月测等等),其目的都是为了让我们反复检索,巩固记忆。


参考文献
1、《认知天性》-【美】彼得 布朗等 
原创:Tina
责任编辑:一只梨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