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业务能力固然重要,而更重要的是思维能力



小李小张同时受雇于一家食品公司的采购部,拿同样的薪水。一段时间后,小李升职加薪小张却原地踏步。

 

小张想不通,问采购部经理什么厚此薄彼?采购部经理说:小张,你现在到市场上去一下,看看今天早上有卖番茄的吗?”一会儿,小张回来汇报:“只有一个农民拉了一车番茄在卖。


“有多少?”采购部经理问。


小张没有问过,于是赶紧又跑到集市上,然后回来告诉采购部经理“一共30袋番茄


“价格呢?”


“您没有让我打听价格呀。”小张委屈地申辩。



采购部经理又把小李叫来:小李,你现在到市场上去一下,看看今天早上有没有卖番茄的?

 

小李很快从市集上回来了,他一口气向采购部经理汇报说:“今天集市上只有一个农民在卖番茄,一共30袋,价格小李边说边从提包里拿出番茄接着说:


“我想这么便宜的番茄,一定可以赚钱,根据我们公司以往的销量,30番茄在一个星期左右就可以全部卖掉。而且咱们全部买下价格还可以再优惠。所以我把那个农民也带来了,他现在正在门外等您回话呢。


同样忙忙碌碌,结果为什么不同呢,因为小张缺乏元思维,只是就事论事,没有思考上司为什么安排他去看看市场上有没有卖番茄也没有分析原因,所以做事总是缺乏主动性。

 


那么,什么是元思维呢?日本作家细谷功在《高维度思考法:职场问题解决篇》说道:元思维,就是追问深层目的,洞察问题的本质。并且用类推思维,从其他领域借鉴灵感,实现创意的跃迁。


首先,具有元思维的人主动思考自己该怎样更好地完成工作,而缺乏元思维的人,总会把责任归咎于领导没有把任务交代清楚,责任不在于自己,失去了进步和成长的可能性。有句话叫不为成功找原因,只为失败找借口,说的就是这种缺乏元思维思维的人。

 

其次,具有元思维的人心胸包容,而缺乏元思维的人,坚信自己的想法肯定是对的,对自己毫不怀疑,这便是“固执己见”。小张这么多年在职场上,始终坚信自己的做法是正确的,固执地按照自己的一贯做法做事。

 

具有元思维的人,凭借洞察力和开阔视野,产生类比思维形成新的想法

 

就像小李超越了上司要求买番茄这一活动的范畴,运用元思维多问自己为什么,明白上司是需要买到价廉物美的番茄,同时上司希望下属尽量搜集更多信息,然后上司自己最后拍板。

 

元思维能是使你的视角上升到更高水平,从而洞察思考时的束缚,进而突破束缚。

 

我们再看一个例子。


假如你是上司,单位聚会以后,有一位下属对你说“上次聚会时间太短了。”


具有元思维的人,就会探求对方的真正目的,思考隐藏在表面背后的真正原因。


人们在哪些情况下会感觉时间太短了?有可能的情况是:因为玩儿得很高兴,所以感觉时间太短,没有尽兴。还有一种原因是:没有能跟某一个人进行充分持久的交流;还有可能是:酒没有喝够,或者饭没有吃饱,或者某一项游戏没有玩儿够。


如果这些才是时间太短的真正意思。那么你下次安排更长的聚会时间,很明显并不能真正解决问题,因为缺乏元思维。


如果某个人的意思是:没有跟另一个人进行充分的交流,那么你就应该采取的措施是,安排他与那个特定的交谈对象,在聚餐以外的时间进行更充分的交流。

 

如果对方的真实含义是:对食物方面不满意,那么采取的措施也是与延长时间没有关系的,而是要选择良好的餐厅或者实惠的套餐。

 


那么,我们怎样运用元思维进行思考呢?


第一步:客观看待自己,针对问题本身进行思考;

第二步:思考上层目的,追问为什么;

第三步:用类推思维与其他领域建立联系,形成新创意。

 

下面分别进行说明。


第一步:客观看待自己,针对问题本身进行思考

 

人的思维,不能仅仅局限于自己的小天地里自嗨,要承认自己的认知有局限,向业内高手学习。我单位维修部有一位入职21年的员工,经验非常丰富,机械故障,一听设备运行声音就能准确判断故障点,平时也不怎么参与技术研讨,信奉“一招鲜,吃遍天”。


但是有一次遇到一个机械故障,凭着过去的经验没有解决问题,却被一位平时默默无闻的新员工解决了。

 

人,最大的无知其实是不知道自己的无知。



而具有元思维的人,善于突破自我,打破思维瓶颈,寻找最优解决方案。

 

第二步:思考上层目的,追问为什么

 

透过现象,追问为什么,思考才会越来越深入,采取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方法,进行自问自答。

 

比如,你在单位感到待不下去了,想要辞职。不具有元思维的人,信奉的是此处不留人,自有留人处。简简单单地一走了之。不深入去思考为什么自己不想在原单位呆下去。


而具有元思维的人就会这样想:我为什么要辞职?先把原因一条条列出来:


我的水平很高了,但是薪资待遇没有相应地跟上去;我的职场工作和管理方式是非常先进的,但是企业文化、管理制度不能跟我同步。如果分析到了这里,采取的措施就不是简简单单地辞职,而是寻找机会和上司认真地沟通一下,看能否寻找一种解决办法。如果最终无法协同解决,再考虑辞职。

 

进一步分析,也可能是其他原因。比如单位无缘无故随意加班儿,却不按时支付加班报酬。这种情况下就要与上司进行沟通,了解是什么原因,是企业的困难还是上司工作忙碌忘记给你报加班了。


当然,也有导致你辞职的原因,是同事之间勾心斗角,不安心工作,内耗严重。

 

 

如果是这种原因,那你就要分析是不是自己有问题,自己在工作作风、沟通方式是否简单粗暴粗暴,是否没有用同理心考虑对方的感受。如果是自己的性格或者做事方法的问题,就要尽快改正,而不是随时一走了之,因为那样的话,虽然暂时痛快了,但是自己的问题,在新的岗工作岗位还可能会继续出现。

 

第三步:用类推思维与其他领域建立联系,形成新创意

 

类推,是根据类似事物进行推论,也就是向相似事物借鉴。类推思维的基础是抽象化元思维,从更高层面找到多个具体事物的共同点,加以普遍化,以便发现共同点,找到新的创意。

 

有些人缺乏创意,是因为知识局限在狭窄的范围或行业内部,只有把眼光放长远,探寻肉眼看不到的具体事物之间的共同点,才有可能产生新的创意。

 

类推的过程由抽象化和具体化共同组成。



抽象化的元思维越高,通用性就越强。类推思维的过程是这样的:看似不同的具体事物——抽象化的元思维——目标领域——目标领域具体化。

 

比如在工作中,经常会有上司抱怨下属不主动来向自己汇报工作。


其实,下属之所以不来向你汇报,是因为他以前汇报也没有得到积极的反馈。而仅仅来自上司的一句:“继续努力”,或者“好好干”。


还有的上司说:“先把报告交给我,我有时间再看。”然后一拖再拖,再没有下文了。还有的情况是,下属的工作汇报里无论提出什么意见,最终都是上司自做决定,根本没有征求下属任何意见。下属经常得到这种没有实质内容的反馈,以后还会积极主动向上司汇报工作吗?



如果我们运用元思维和类推思维,就可以改进这种方法。上司要认真积极的对下属的报告研究分析,把里边的有价值的内容找出来,通过面谈或者会议的沟通的方式,肯定他的价值、他的闪光点,与下属进行真诚的沟通,以促进工作更加完美。这样才能形成良性互动。

 

如果你正被繁重的工作压得喘不过气来,或者正因为创意陷入僵局而一筹莫展,那么不妨尝试运用元思维,开启一段新的职场问题解决之路吧。

 

如果能像无人机一样,从杂务中抽离出来,拉长镜头站在更高视角看一看,你会发现崭新的世界、不同的视角,很多职场难题都能迎刃而解。

原创:昆仑云曦
责任编辑:一只梨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