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有的“不足”,都是用错了地方的资源

大家好,这里是“心理周报”电台,每周邀请不同行业、学派专业人士进行思想碰撞,一起获得思维升级。



 以心理学的第三视角,拆解社会生活话题,用独特的观点和大家一起创作属于生活的BGM。  


“只有当我们直面内心的冲突时,才能获得内心的平和”——卡伦·霍尼 


本期“心理周报播客”,我们邀请了2位嘉宾,一起聊聊【自卑情绪】。



(文稿经过编辑,音频可在文末扫码领取)


你的脑中会不会经常生出这些念头:
 

我不行。

我不够好。

我做不到。

……

 这个时候,说明你陷入了一种自卑心态。 自卑心态犹如一道“魔咒”,会蒙蔽你的双眼。


让你只顾着关注自己不够好的方面,却看到不自身的特点和优势。


跌入一种负性思维螺旋之中。 那么,在逃脱不了自卑“魔咒”的情况下,我们如何认识自卑,如何将自卑转化为优势,找到自信的力量?



自卑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每个人多少都会有点自卑心理,但自卑感又常常夹杂着许多种情绪,那么自卑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怎样才叫自卑呢?

 

徐泽旭:

 

我自己就是一个自卑的人,也抑郁过,也自闭过。从那个阶段当中慢慢走出来以后,我发现心理学有很多方面是可以支持我们理解自卑这种心理的。

 

总的来说,自卑是我自己对于我过往人生的一个负面的总结。我认可了这个负面总结,我就会带着这个负面总结去应对现在的事情。

 

这种心态下,我就会变得畏首畏尾、抬不起头来,总是把“我不行”“我不好”“我不能”挂在嘴边上。

 

王亚南:

 

当我们有了自我意识的时候,我们会对自己整个的存在状态出现一个评估。


人们会把它作为看待自身价值感的一个角度。

 

当我们对自身的评估倾向于负面,就比较容易产生自卑心理,会产生对自己的低价值感。


这样就很难去发出自己的声音,也很难为自己的利益做一些发言或协商。

 

自卑是天性还是后天形成的?

 

自卑的特质反映了人的一种性格特点,它是天生如此,还是后天形成的呢?



我们有改变自卑心理、消除自卑感的可能性吗?

 

徐泽旭:

 

我个人决定把自卑认定为是后天形成的,这是我的一个选择,不代表这是事实。


只有把它认定为后天形成的,才有改变它的愿望,或这个愿望会更强一些。

 

我认为人总是有选择的。


如果我有需要,那现在我自己的模式是自卑也好,是自恋也好,它阻碍住我了。


我就要突破它,不管它是先天的还是后天的。

 

王亚南:

 

我们没有办法很决绝地去回答说自卑一定是先天的还是后天的。


我们也会发现有很多事情的发展,既有先天因素也有后天环境的影响,这样可能会更加平衡和客观。

 

在心理学领域的接纳和承诺疗法里,有一个概念就是对发生的事情的核心接纳性。


有很多人会说接纳了以后会感觉到很无力,它发生了,而我没有任何改变的可能。

 

人生确实有很多不受我们作为人能够控制的东西。


当我们真的去接纳这部分的时候,发自内心地知道,作为人,我的局限是在于此,并不代表接纳以后什么都做不了。


在接纳自己客观条件的情况下,反而会更好地利用好现在所有的资源

 

回到自卑的话题。比如我真的很胆小,真的不愿意在大家面前过多展露自己。


那么是不是同样地,我接纳了我就是这样胆小,我就不再跟自己较劲了。


我也许不能成为一个在大家面前言谈侃侃的人,可是我还有很多才华。

 

就像徐老师的书里讲的,把自己的长板给发掘出来,可以安静地绽放我的美丽。

 

假设我设计方面的能力非常强,我就好好做我的设计,那么我设计出的惊艳的东西。


其实都有可能是建立在对自己自卑心理或胆小心理的接纳程度上,来做的一些灵活性的调整。




什么因素会引发自卑心理?

 

引发自卑心理的因素都有什么呢?是外界的影响,还是人自身的某些特性或思维、行为习惯所引起的?

 

王亚南:

 

心理研究发现,如果父母是那种功能型的父母,也就是管好你的吃穿用度,情感支持上可能不太做得够。


尤其是在你需要一些支持肯定认同的时候,父母可能会打击你。

 

从认知的角度看,人的大脑非常需要从经验中去体会我们到底是怎么去理解环境、理解自身的。


如果你不能够很好地从环境中得到一个客观的认同感,这会促成低自尊心理的形成。

 

另外一个比较对立面的原因就是完美主义,甚至可以把它叫做超级自恋的心理。

 

在这样的心理状态下,对自己会有一些非常不切实际的要求,你不一定感受到低自尊或自卑。


但会非常明确地感受到“我还没有做到最好,那就没法证明我是完美的”。

在这样的情况下反而会把自己推到墙角,让自己越努力越不幸,而不会越努力越幸福。

 

徐泽旭:

 

自卑源自于我们确实是知道好坏对错是什么。我们知道什么是好的,跟好的一对比,现状就是不好的嘛。

 

简单来说就是,我们很善于比较,很善于发现差异,很善于总结谁强谁弱,自己差在哪里。

 

现在所有的教育几乎都在强化这一点,我们立刻会知道自己好像在哪一个层次上,这个矛盾就会促进我们内心这种分

化、对比的痛苦。


如何有效转化自卑心理?

 

自卑心理往往根深蒂固,但它是会伴随我们一生,还是有机会进行改变和转化?


一个自卑的人有可能变成一个充满自信自爱的人吗?自卑可以转化为一种优势吗?应该怎么做呢?

 

王亚南:

 

我个人的转化经历是,把自己客观认知的态度给调整出来。

 

因为有时候我们的大脑在大多数时候不会去分辨什么是事实、什么是观点。


所以当我们听到很多的信息的时候,会不加分辨地把它当作是事实,但你要意识到自己不是一定要认同他的观点。

 

多去收集一些客观的、积极的证据,作为肯定自己对自我认知的一些参考值,那么从认知角度调整还是非常有可能的。

 

徐泽旭:

 

想要自信,其实是累积成功的过程。


自信一定是源于成功经验,不会是因为我们处理了自卑,就自然有自信了。而是因为成功了,然后相信我下一次能成功。

 

所谓的自卑者,需要去运用自己的天赋。自卑者每天都跟那些情绪在一起,只不过没有那么仔细地去看它。

 

你这么了解这些情绪,每天都体验着,现在可以换一种方式,用你对情绪的敏感去做一点别的事情。

 

自卑者特有的一种敏感,通常都是很感性、很脆弱。


只要给它换一点点内核,这种敏感就会变成超越自卑、转化自卑的捷径。


自卑时如何进行自我激励?

 

当一个人深陷在自卑情绪中,往往能难走出来,会被一些绝对化、灾难化思维产生的偏激想法束缚住。

 

一个自卑的人要怎样寻找内心的力量去抵挡这种负面情绪和认知偏差所产生的自卑感?怎样通过自我激励摆脱自卑心态?

 

徐泽旭:

 

通常我的建议是“让子弹先飞一会儿”。不一定非要找什么东西把“子弹”挡住。

 

掌控情绪关键不在于它难不难,而在于它值不值。

 

如果内在有一个很严厉的法官,会说自己不好。


而你真的没办法控制“他”停或不停下来,那么你可以选择自己听或不听——你的话我仅供参考,我可不会照单全收的。

 

很多有自卑特质的人,都是很严谨、很认真的人。


但遇到难题时只有严谨和认真是不够的,需要我们更勇敢一些,更能突破一些东西。


什么时候我们可以拿面前的困境开玩笑了,基本上就离脱离它不远了。

 

王亚南:

 

我一般采取的方式是,和当事人讨论他和他这个固定模式的关系,到底为什么要死死抱住这个想法?


你不去问他这个重要问题,他其实是很难意识到的。

 

重点是要看到来访者的矛盾性,然后去问他怎么看这个现象,为什么是要这样。每当这么一问的时候,很多情况下当事人会陷入沉思。

 

从心理的角度,大脑从某种程度上讲是不喜欢变化的。


有一天你突然发现可能变得完全不一样,就会觉得慌张。这时候面临的选择就是要不要重建自我。

 

重建自我肯定要打破一些过去的固有认知,是一个挺让人害怕的过程。


所以这也是为什么需要在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和心理医生的协助和陪伴下,去完成这个让人感觉到有些恐惧不安和不确定的过程。



自信成长,超越自卑书籍推荐

 

徐泽旭:

 

那我就自恋一点,推荐自己的书《隐幽的人性:超越自卑的心理学》

 

大多数人提起自卑,就觉得它是一个负面的东西。


其实自卑范围挺大的,可以是情绪,可以是种心态,也可以传达很多行为,可以渗透到方方面面。

 

我这本书想传达给读者的是,自卑也可以是资源,是优势

 

当我们经受一些压力、痛苦、人生的短板的时候,必然有某些别的方面会成长起来。

 

自卑者与其拼命去抵抗木桶理论,把自己的短板补齐,不如去看看长板,也许这个长板不适合做一个木桶,但它可以造船呢。

 

王亚南:

 

我觉得比较经典的就是阿德勒的《自卑与超越》


梅勒尼·芬内尔博士的有关自尊的一系列的书也是非常非常棒的。


还有虽然我还没有拜读但非常吸引我的徐泽旭老师的《隐幽的人性》这本书。

 

如果大家愿意了解,我们和壹心理合作的课程“21天走出低自尊”,还有我根据课程写出来的《自尊知道答案》这本书也是非常具有实操性和参考性的资料。

 

另外推荐一部我特别喜欢的电影《心灵捕手》,它实际上讲述了一个从自卑走到发掘自我、实现自身潜能的过程。


『心理周报』电台,壹心理首个心理播客!

 

好好聊心理,每周邀请不同行业、学派专业人士之间碰撞,一起获得思维升级。

 

当大咖遇上大咖,观点碰撞观点,会有什么不一样的火花?

干货爆料+思想交汇,等你参与体会。

 

自卑是无助,但更是天赋!

自卑和嫉妒是双胞胎的存在吗?

自卑的人一般有什么表现?

     ……

 

扫码收听1.5h回放干货音频

(限时领取免费精华笔记限200份)


– The End –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