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和牛人之间的距离,差的或许是这两件事

前段时间和表姐的女儿聊天,她说自己过得不好,事业和爱情都不如意。

再进一步了解,我觉得自己不能认同她的想法,比如在找工作方面,她觉得一定要赚大钱,才值得去做;找对象也要有一定的经济实力等等。

其实,不认同她的观点,并非说她“向钱看齐”不好,而是想说她不切实际。

工作的目的就是为了赚钱,自然是越多越好,但问问自己,那些所谓赚钱的工作能否胜任吗?找一个有钱的伴侣,也没问题,但应该想想,有钱人为什么会娶自己?

很少自省的人,往往眼高手低,而这根源就是认知问题。


人与人的区别,关键在于认知。


几乎每个人都想生活幸福,成为牛人,但这个目标不是想想就能得到的,而是需要付出行动的。

也就是说,拥有高效人生,要付诸实践,而这个过程要做好两件事,即努力和自律

01

伟大的提醒者并非他人,

而是你内心的声音


驱动我们做事的有两种动机:即外部动机和内部动机。


前者是使用外部评价体系的人,对别人的评价特别在乎,甚至会内化别人对自己的评价,认为自己就是这样的人。这样的人在做事情时,首先考虑的是别人怎么看、怎么认为。他们做事情的动力,常是为了博取别人的认可、金钱等等,被称为“外部动机”。

后者是使用内部评价体系的人,别人的评价不太在乎,他们做事情的动力,是来自于自己内心,被称为“内部动机”。

那些使用内部评价体系的人,他们在做事情时,特别尊重自己的感觉;使用外部评价体系的人,他们做事情容易忽略自己的感觉,更多的使用头脑层面的思考。

那些注重内部评价系统的人,他们做事的动力更持久,因为那是自己愿意为之付出努力的事情。

当然,这里并不是说不在乎外在的评价,而是想说哪种评价更重要,更核心。

不要忘记,伟大的提醒者并非他人,而是我们内心的声音。


也就是说,我们想拥有的高效人生,想成为牛人,一定是自己“愿意为之”的。

02

真正的努力,就是认知升级

当我们有了这个“愿意”后,接下来要做的就是为之付出努力。

但怎么努力,是个问题。


因为有些人看似很努力,却没有进步。

就像前面说的表姐女儿,很努力地去找工作和找对象,但结果不尽人意。

其原因就是目标设定的不切实际,进而导致越努力越郁闷。


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在设定目标时需要符合现实,包括外界和自己的现实,而这又需要认清现实的能力。

这就是认知问题。

真正的努力,就是认知升级。


其一,停止幻想,找到脚踏实地的努力方向;


其二,投资自己,把“努力的方向”做到极致;


其三,持续学习,找到自己的持久竞争力。


以工作为例,我们想要精进自己,缩短与牛人的差距,就是要明确努力方向(最好和自己兴趣契合)、然后把时间用在上面,尽力做到最好(每一份工作都值得做好,也都可以做到极致)。

同时,我们在努力完成目标的过程中,要看到时间的力量,即能够做到延迟满足,而这就是第二件重要事情—自律。

03

持续性自律,才能成为牛人

美国心理学家斯科特•派克在《少有人走的路:心智成熟的旅程》一书中指出:“自律,是解决人生问题的首要工具,也是消除人生痛苦的重要手段

持续性自律,才能让自己成为牛人。

那么,怎样做到自律呢?

首先,能够做到延迟满足。


延迟满足,说白了就是先苦后甜。没有付出就没有回报,而付出是痛苦的。就像工作很辛苦,但如果我们懂得精进过程的痛苦最后可以收获美好人生,就不会因为痛苦而停止努力。

另外,我们要找到自己最在意的事情,然后为之付出,否则就是瞎努力,白忙活,即找到那个最痛苦的事情先解决。

其次,能够承担责任。


承担责任,说的是分清楚哪个问题是自己的,哪个问题是别人的,自己的问题自己解决,不要推卸责任。就像表姐女儿,要做的是让自己变得更值钱,然后才能有机会找到好工作和伴侣,而不是其他外界改变,围着自己的意愿转。


再次,能够尊重事实。


尊重事实,意味着如实看待现实,杜绝虚假。因为世界不停变化,我们需要及时调整自己的观念和想法,做到实事求是。就像前面说的,自己努力时要认清现状,不能随心所欲。

最后,能够保持平衡。


保持平衡的关键是放弃。很多人无法保持平衡,是因为无法承受放弃带来的痛苦,比如放弃先吃奶油、放弃依赖他人、放弃根深蒂固的观念等等,这些都会带来痛苦,但是,回避这些痛苦,心智就无法成熟。

总之,做到自律,就是以积极而主动的态度,去解决自己人生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说起来很容易,真正实践很不容易。因为努力和自律都是反人性的。

写在最后


人活着,活得好,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


从深层次的心理发展角度来说,让我们不能停下脚步的,就是梦想的力量,比如拥有高效人生,成为牛人等等。


那么,我们要做的就是真正的努力、持续性自律,别无他法。


而这也是我们人生的意义所在。

文:学乃身之宝
责任编辑:殷水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