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一直等待的那个允许,也许永远也不会来

文:王玺
来源:王玺心理空间(ID:gh_7d0e1df00f0f)

一年内第三次晕倒,送医急救没查出任何器质性病变,但却查出患有中度抑郁症的他,下决心来做咨询。


人虽来了,态度却万分纠结与不甘:为什么倒下的偏偏是我?


他从事的工作是重点工程施工,长年奔波在祖国各地或各个国家,已结婚生子,在家时间极少。在单位和家里他都是顶梁柱,不同之处在于对家庭的贡献是经济上的,对单位的贡献是把整个人全身心都投入到工作中,在单位他备受领导器重,被下级和同事们尊重,这份工作让他很有价值感。


前两次晕倒,依靠强大的意志力,他都很快恢复过来,但第三次晕倒就没那么简单了,他陷入了无力与恐惧中,觉得单凭意志力已无法度过这一关。


医生也劝他要注意身心健康,有必要休整一段时间了。他不得不暂时停下手头的工作,回家治疗休养。


他万万没想到,家里人对他的抑郁症根本无法理解和接受。


他妈说:好端端的一个人,也没发生啥事,怎么就抑郁了呢。一定要放宽心,赶快好起来。


妻子说:你要坚强啊,你可是家里的主心骨,你要是倒下了,这个家怎么办?


女儿看着他:爸爸,你赶紧好起来,带我去旅游啊。


回到家里的他,很想帮着家人做点什么,以弥补自己多年不顾家的亏欠,但妻子和老妈早已把家中诸事打理得井井有条,没有什么可让他做的。有时他想悄悄为家里做点什么,却又总是笨手笨脚地帮倒忙,反倒被妻子和老妈一通数落。


数落完之后她们又劝慰他:家里什么事都不用你操心,你只管养好身体,赶紧调整好了,争取早一点上班。


她们想不到的是,这些话对抑郁的他而言,都是莫大的压力。


他发现,在这个家里他已经找不到自己的位置,他不知该呆在哪儿,呆在哪儿都觉得自己会碍手碍脚。每天在家中他都如坐针毡,有时局促到手脚都不知道该往哪儿放。


出去走走吧,抑郁的人根本不想出门,每天只想躺着坐着。但躺在床上,坐在沙发上,听着家里的各种动静,心里又很烦乱。跟家里人聊聊天吧,彼此翻来覆去也就那几句话,而且有些话他还特不爱听,自己不但没被安慰到,反而更受刺激,干脆拒绝说话了。


家里坐着一个不快乐的人,家庭气氛压抑沉闷。他的回家休养,打破了妻儿此前的生活模式,她们已习惯了他很少在家的日子,突然间一个大男人天天坐在家里,她们觉得不习惯,每个人都眼巴巴盼着他赶紧好起来,回到工作岗位上,让生活尽快恢复到从前的状态。


越是察觉到家里人焦虑的态度,越是做不了什么,他悲伤、无力、低落,感觉这回自己走不出来了。


有一天,他和妻子因生活琐事争吵了几句,妻子很快没事了,他却苦闷得不行,心里烦躁抓狂,一触即发,他看着桌上的水果刀,久久地盯着它,想象着用它划开自己的手腕会怎样,但想想他又放弃了。


他把目光转向桌上一把小钉锤(砸核桃用的),他毫不犹豫拿起那把钉锤,用尽全身力气恶狠狠地砸向自己的左手背,伴随一声难以自控的惨叫,他的左手顿时鲜血淋漓。

此事把家人吓得不轻,赶紧送他去医院包扎。


他说:好奇怪,那一瞬间我感觉不到痛,心里好象反而轻松了,踏实了。


一些有过自残行为的人跟我说过,当刀片划过手腕,看着血慢慢流淌出来,不但感觉不到疼痛,心里还会有莫名的快感和轻松,仿佛积压在心头的一口恶气终于发泄出来了。


他踏实了,他妻子却睡不着了,再一次咨询时,妻子要求和他一起来,并希望和我单独交流,征得他的同意后,他妻子走进了咨询室。


她说:以前我不知道抑郁症是怎么回事,是一个什么样的状态,也不能理解我老公为什么会抑郁。发生这件事之后,我进行了反省,我心里一直拒绝承认他抑郁,很多时候忽略了他的感受,还给了他很多压力。我来就是想请教您,从家属的角度,我该如何陪伴他?


她的话让人欣慰。一个人抑郁了,家人的态度和回应至关重要。


当他面对着我,我们四目相对的一刻,我看到他露出一丝狡黠的笑意。


这笑意,让我感觉有些沉重。


在我看来,他以伤害自己的过激之举,换取了家人对他症状的关注与接纳。如果不采用如此激烈的方式,家人似乎很难体会到他的痛苦。


这是一个多么缺少爱和关注的男人。


我们在咨询中探讨这个行为背后的意义,他向我坦承,相比抑郁的折磨,更令他难以承受的是家人每天都要跟他说很多鼓励的话,跟他喊要加油,要勇敢战胜抑郁症,这些话每听一次,他的心都像在滴血,因为他知道自己根本就做不到。


所以,他不但要忍受抑郁的痛苦,还要满怀对家人的歉疚。双重压力令他不得安宁,令他每天都生活在压抑惶恐的情绪中。

他最担心的,是自己如果丧失了工作能力,这个家该如何运转下去。


我们一起假设,如果他真的因为抑郁症不能再工作了,最糟糕的结果会是什么。


他说:其实,我们家这些年攒了不少钱,房子和车子都没有贷款,钱存银行理财,每年利息也不少,生活完全没有问题。


他回想之前两次晕倒,那是身体发出的两次警告,警告他该适时停下来,可惜都被他和家人忽略了。


多年职场生涯中,他曾数次萌生过休整或转岗的想法,也试探过家人的态度,结果不仅妻子,连他妈妈也支支吾吾语焉不详,但她们话里话外的意思他明白了:这工作好,收入高,再辛苦也应该坚持。


家人不仅需要他挣很多钱,更需要他的成功为家族带来的体面与荣耀。


崩溃的时候,他多么希望有人能对自己说:累了你就休息吧,你的身体才是最重要的。


他多么希望有人能帮他下决心停下来,却终究没有等到,等来的是抑郁症把他逼停。


所以一个人生病,有时并非完全是坏事。


他妻子哭着跟我说:直到他伤害自己,我才意识到钱真的没那么重要。我宁肯不要钱,也要我们一家人在一起平平安安,哪怕过最简单的生活。我想好了,就算他真的不能工作了,我还可以出去工作呀。


这正是他心里最想听到的话。


一个人倒下了,最大的恐惧不仅要面对自己的无力,还要面对无力照拂家人的愧疚。


不知有多少人像他这样,在快撑不住的时候想对家人说:亲爱的家人,当我累了,生病了,我倒下了,我什么都做不了的时候,你们还能接受我吗?

她是跟我咨询5年的来访者,北京女生,家有房产若干,工作体面,人美气质佳,怎么看都是人生赢家,但她却一点都不自信、快乐。


刚来的时候她的抑郁很严重,总是没完没了地哭泣,自己也说不上来为何如此悲伤。


每找到一个男朋友,都要问人家一个问题:如果哪天我不想工作了,你愿意养我吗?


那些男朋友大多难过这一关,他们往往会被这个问题吓一跳。


有的说:年纪轻轻的,身体也健康,为什么不工作呀?


有的说:如果以后我能挣到很多钱,也许可以考虑。


有的说:我担心我连我自己都养不活,怎么来养你?


他们的回应都让她不满意,让她失望,也让她几乎在恋情一开始就失去信心和兴趣,这导致她不停地分手,不停地更换男朋友。


最初的咨询中,我一直耐心抱持着她,允许她出来各种情绪,她的状态逐渐稳了很多,至少没那么抑郁了。


然后有一天,当她第N次向我哭诉抱怨的时候,我实在忍不住了:我注意到,你找的男朋友都是各方面远不如你的人。为什么要去向一个不如你的人索要安全感和保障呢?


她被我的话惊呆了:对呀,这是为什么?


她有一对严厉的父母,从小到大,父母对她的教育模式是“满足你的前提是你要足够努力,足够优秀”,她拼命学习,用好成绩和听话懂事的表现来换取父母的爱与付出。


她的确享受了很多同龄人无法享受的物质待遇,也失去了很多同龄人享有的快乐与玩耍,她形容读书期间的自己就像一台机械的学习机器。


她不相信自己值得被爱,所以在亲密关系中不停试探,试探谁能做到。


她问每一任男朋友的话,就是想要一个真正无条件的爱的承诺。


背后的潜台词是:就算我是个废物,你也会爱我,也会要我吗?


每一段恋情,几乎都以向对方疯狂索取而告终。


对父母也疯狂索取,如果哪一点没得到满足,她就会痛哭流涕、百般控诉。


有时候她会在很多决定上纠结:加班还是不加班,烫头发还是剪头发,买这个牌子的包还是买那个牌子的包,去这个国家还是那个国家旅游……


有些纠结在旁人看来毫无必要,但对她来讲就是难以取舍。


她常常很委屈:这个我妈不同意呀……那个我男朋友不同意啊。


看上去在意他人是否同意,逆反却无处不在。


每一件真正想做的事情,每一样真正想要的东西,她排除万难曲里拐弯也要达到目的。一句话,别人越反对的,她越要坚持。


我慢慢理解了她:也许你一直在等待,等待一个允许。


她承认她在等待一个允许,一个来自父母、爱人等重要他人的允许,允许她想怎么样就怎么样,允许她可以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去生活,去玩耍。


她问:如果那个允许,一直都等不来呢?


这真是一个好问题。


我说:你自己允许自己吗?你允许自己为自己的生活做决定吗?


她点头:我试试。


当她尝试对自己有越来越多的允许,她跟内在的自己和解了。

总有人纳闷:我们已长大成人,已有足够的能力满足自己,为何潜意识里,却依然对父母、领导、师长等权威充满期待?


权威代表规则和力量,不能轻易反抗或背叛,尤其当我们内在弱小的时候,会更忠于权威,无比渴望来自权威的允许和接纳。


很多人终其一生都在等待这个允许和接纳。


却未曾想过,实在等不到的允许和接纳,可以自己给自己。


就像第一个来访者,当他允许自己生病,允许自己倒下,允许自己活得自在,身心状态获得极大改善,三个月后重返工作岗位。


第二个来访者,当她放弃对他人的依赖与仰仗,去允许和接受自己,去相信自己和他人,才逐渐建立起长期稳定的亲密关系。


有时候,当我们对重要他人失望,当我们怨天尤人,一定不要忘了,我们可以放弃等待,我们可以选择做自己的家长和权威,可以活成自己想要的模样。


归根到底,我们才是自己生命的主人。

作者简介:王玺:女,北京资深心理师(从业十年),曾当过公务员、杂志副总编辑,发表作品百万字,曾获北京市好新闻一等奖,出版人物传记《路在脚下延伸》,曾任北京《科学新生活周刊》心理栏目、天津电视台《我是当事人》栏目嘉宾专家。公众号文章均为原创。

责任编辑:Spencer   林立洲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