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父母,你真的理解孩子的行为问题吗?

近期热播的电视剧《女心理师》引起了公众的热议,这部电视剧以心理咨询师的视角来重新讲述了家庭、爱情、职场等各种我们熟悉的荧幕电视剧故事。

过去我们带着第三人称的感受去观看他人的故事,但是这部电视剧却让我们从他人的故事中看到了自己,并且是一个更深刻的自己,它让我们重新认识和看待生活中的每个问题情境,让我们更加了解内在的心理变化,让我们开始重视自己的心理健康。

 

接下来我们就根据这部电视剧的咨访故事线,向大家进一步梳理故事中的新知与启发。今天要讲述的就是女主角贺顿在剧中的第一位来访者尤娜的故事。

 

不知道现实生活中的你,是否也面临过尤娜父母类似的处境:

 

孩子在学校反复的犯错,与老师发生对抗行为;

 

对于学习表现出忽视与消极态度,甚至不愿意去上学;

 

在家与父母发生冲突,甚至离家出走等行为;

 

孩子不愿意与他人交流,习惯把自己封闭起来;

 

孩子食欲下降、睡眠变差,精神状态不佳;

 

孩子时常出现身体患病,总抱怨自己身体不舒服等。

 

如果这样的行为或者现象正在你的孩子身上出现,我想这是需要引起注意的时候了,如果此时,你仍然将孩子的这些问题简单归咎于“孩子不听话”,那产生的伤害可能是沉痛且长期性的。

 


反思一:孩子的问题,其关键在哪儿?

 

剧中女孩尤娜在学校与同学关系不和,进而产生自杀行为,并且在此之前还去超市偷零食等,对此,尤娜父母的解释是:“孩子平时还是比较听话的,她也许是对于偷东西有好奇心,所以想要尝试,也许是没有找到与同学处理好关系的方法,才会与同学发生矛盾。”同时,当尤娜妈妈看到自己的女儿出现自杀行为时,第一时间想到的是学校管理不周,管控有漏洞等。

 

诚然,孩子的行为问题会受到很多环境因素的影响,但是其根源仍然是家庭带来的,这可以很好理解,同样有好奇心的年龄阶段,为什么有偷窃行为的是尤娜不是其他人?同样身在“管理漏洞”的学校,出现自杀行为的为什么是尤娜而不是其他学生?

 

其实关于尤娜父母的解释,可以很容易推翻,但是尤娜妈妈却似乎不愿意这样思考,因为这样的思考会让其感受到强烈的挫败感,谁会愿意承认自己的教育是失败的呢?这样的归因方式与剧中尤娜妈妈强势的性格特质是很符合的。

 

尤娜妈妈对于尤娜爸爸的强势与咄咄逼人,让其无法看到自己的问题,更无法面对自己的挫败感,当然,她的外表强大之下其实也隐藏着一颗脆弱的心,这是后话,不过关于尤娜所出现的问题,我们显然不能直接从孩子身上去寻找原因。

 

无独有偶,现实中,我们很多孩子父母其实也在一定程度上重复着尤娜父母的教育方式,他们总是“善于”给孩子找问题,比如“不听话”“叛逆”“不上进”“不努力”等,他们习惯于将孩子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来分析思考问题,似乎这个孩子从一出生就已经是独立的人,已经是一个懂是非、明事理的人,这种“成人化”的思维方式脱离了孩子心理成长的自然规律,脱离了家庭这个整体框架。于是,一个幼小的孩子不得不承担来自成年人的压力与罪责,而父母还往往将这一切与爱混为一谈。

 

 

反思二:夫妻关系与孩子教育的内在联系?

 

剧中,我们会发现一个显而易见的情况:女孩尤娜明显知道了父母离婚、感情破裂的事实,但父母却坚信孩子不可能知道。作为观众的我们,觉得这样的事实显而易见,但是,现实中作为父母的我们,仍然可能带着这样的思维偏见,会笃定自己的孩子不知道夫妻之间的问题。

 

是什么给了父母这样的自信,让他们看不见这样的“显而易见”的事实呢?

 

很大程度在于父母的认知思维是一种静态的思维。孩子出生时,确实是什么也不知道的,但这仅仅是一开始的时间,甚至有的理论认为,婴儿时期的孩子就已经能够从母乳味道的细微变化中感知母亲的情绪状态,同时孩子相比成年人,拥有更强的直觉感知能力,因为这个时期的他们并没有独立生存的能力,因此对于外界的变化是非常敏锐的,这些变化与他们的生存处境都息息相关。

 

同时,我们每个人也会在潜意识中将弱小的、容易被控制的事物知觉为落后的事物,这是我们每个人的知觉偏差。一个孩子在父母的眼中,看起来像是“啥也不懂”“啥也不知道”,但实际上,孩子的学习模仿能力相当惊人,这远远超过成年时期的我们。

 

因此,当我们还在将孩子只是当做“孩子”来看待时,其实我们就已经错失了解孩子的真正时机,同时也会将一些“显而易见”的事实放在孩子面前,将孩子当做是没有情感、没有思考的生物。

 

特别是对于夫妻之间的情感关系状态,也许孩子比夫妻二人本身有着更敏锐的直觉感受,长时间的相处可能已经让夫妻彼此感到麻木,但是这些变化都会很容易被孩子察觉,并进而影响孩子的行为。

 

在剧中,尤娜明显感受到了父母的情感关系问题,她想通过自己的问题来缝合已经破裂的父母情感关系,于是开始尝试让自己生病、弄伤自己、与同学发生矛盾,甚至是自杀行为等,因为当她开始变得“有问题”时,似乎才会达成表面上的“家庭圆满”。

 


反思三:家庭关系中鸡毛蒜皮的矛盾到底因为啥?

 

很多婚姻生活中的夫妻可能都经历过这样的现实:

 

因为一个花瓶的摆放而大吵一架;

 

因为一道菜的口味而争执不休;

 

因为对方父母的一句话而大动干戈;

 

因为孩子要学什么、做什么而愤愤不平。

 

这些事情的表面看似为了争夺“谁对说错”,但实际上却是一种隐形的家庭权力之争,而孩子作为权力斗争的中心,又是权力斗争中最弱小的存在,往往会沦为权力斗争的“牺牲品”,最终出现各种心理问题。

 

“花瓶应该摆在窗边,而不是放在桌上,因为这样有利于花的生长”,这个表述只是在陈述一个正确的道理吗?其实,这句话应该这样翻译:“我认为花瓶放在桌上是不对的,你必须按照我说的来做,因为我说的才是对的!”

 

看似一件小事情,其实处处透露着隐形的权力之争。但有人会说:“难道这样有错吗?”


的确,权力之争并非对错,因为争夺权力的背后其实是我们每个人对于控制欲的自我满足,也许控制他人并不好,但我们又需要这样的控制感,因为它可以缓解我们深层次的焦虑感,从而安抚我们的内心。只不过,我们需要知道的是,如果这种控制感泛滥,如果这种权力之争无底线的蔓延,那必将成为家庭中的灾难。

 

在剧中,尤娜的父母就上演了这样的争斗过程。母亲咄咄逼人的表达方式,让尤娜爸爸感到受伤、不被理解,于是他转而用“防御”的方式来逃避与母亲的争斗。

 

我们可别小看了这种“防御”,因为这种“以退为进”的策略可以激发其他家庭成员的同情,于是女儿尤娜用自己的方式来参与父母之间的权力之争。她选择跟随父亲的职业发展方向,让父亲感到自己是被“支持”的,但是这种支持又让尤娜母亲感到自己被孤立,于是更加猛烈的攻击性行为就表现出来,一场恶性循环就此拉开帷幕。

 

总之,家庭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它绝不只是一个孤立的元素相加,这个系统中任何的角色成员出现问题,我们都应该从各个角色以及整体的视角来看待与理解,我们永远不要试图在“坏”的夫妻关系中想办法培育“好”的孩子,这样只会适得其反。



文:summer糖糖
责任编辑:殷水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