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时分床?恋母是什么?被孩子看见“那啥”怎么办?

文:爱与生命管理
来源:爱与生命(ID:sexuality_edu)

Q1:请问男孩什么时候能够独立睡一个房间?现在九周岁了,总说害怕。

什么时候该和孩子分床睡,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睡眠习惯,是许多父母的烦恼。据鲍秀兰等大夫的研究,4个月的宝宝,如果父母给他机会让他学习自己入睡,他是能够做到的。超过50%的4个月大的婴儿能自己入睡;75%的5个月大的婴儿能自己入睡;100%的6个月大的婴儿能自己入睡。从宝宝4个月开始,父母要坚持让宝宝白天小睡和晚上入睡,有固定的时间、固定的小床、固定的房间、固定的周围环境,即要给孩子建立“睡眠常规”。

专家建议3个月后,让宝宝睡自己的小床。如果父母能从宝宝4~6个月开始培养他自己入睡的习惯,宝宝就会成为一个非常“会睡”的孩子。良好睡眠习惯的养成,对孩子一生的健康成长都至关重要。等孩子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之后,如果家庭居住条件允许,才可以逐渐尝试让孩子单独睡在自己的房间。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对男孩和女孩都一样。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九岁的孩子确实可以单独睡觉了。当然,这也需要孩子自己的决定和表达。长期和父母共同睡觉的孩子会更加依赖和脆弱,对孩子的情感发展、独立性和自信心都会产生影响。让孩子有自己独立的空间、锻炼其独立睡觉都有助于孩子的发育成长。值得注意的是,不再陪孩子睡觉,这也需要一个过程,父母可以逐渐减少陪伴孩子睡眠的时间,慢慢离开并及时对孩子的情感进行回应,让孩子容易接受,在这期间也需要您更多的倾听与尊重,并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

总结Tips:

1. 从3个月开始,可以让宝宝睡小床,4个月开始,就要培养孩子的“睡眠常规”,白天小睡、晚上入睡,时间、地点、房间、环境都趋于稳定规律。

2. 对于大孩子,开始分床时,应逐渐减少陪伴、慢慢离开、及时回应。独立入睡有助于孩子发育成长。

Q2:在亲子关系中,对比爸爸来说,十岁的儿子更喜欢妈妈,尤其是说喜欢让妈妈陪着他抱着他说说话,他会感觉很甜蜜,并且会经常说,妈妈我太爱你了。我想问的是他现在的年龄,和妈妈拥抱合适吗?虽然他和爸爸关系也很好,但是感觉更恋母一些,需不需要做一些引导和纠正?

首先,以孩子现在的年龄,和妈妈拥抱是合适的,是孩子表达对妈妈情感的正常方式,没有问题。事实上,拥抱是家人之间表达美好情感的方式,与年龄无关,与性别也无关。只要孩子愿意表达,父母乐于接受,就是正常的。而您提到的“恋母”,准确而言应该是恋母情结(Oedipus complex)。通俗地讲是指人喜欢和母亲在一起的一种心理倾向。这并非爱情,而是对母亲的一种欣赏敬仰,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男孩女孩都可能有恋母情结。在儿童时期几乎所有人都有恋母情结,这没有问题,不需要引导纠正。鼓励以积极、健康的心态感受孩子的爱。

其次,不知您说的儿子“更恋母一些”有什么具体表现?如果是指孩子喜欢与妈妈拥抱而不常与爸爸拥抱,这可能也有爸爸的原因。在中国的文化中,有“严父慈母”的说法,通常爸爸在孩子面前要“正襟危坐”,以显示父亲的威严。当孩子希望和爸爸拥抱时,爸爸可能会表现出不好意思,甚至拒绝,认为孩子大了,拥抱不合适。我们特别提倡,无论爸爸还是妈妈都多给孩子一些拥抱。孩子不仅要从妈妈那里感受爱,也要从爸爸那里感受爱,这对他们的健康成长很重要。

最后,对于男孩,与妈妈更亲近,还是与爸爸更亲近,都不必担心。并不一定“要求”男孩多和爸爸在一起,成为像爸爸一样的“男子汉”。

我们的传统社会规范要求男孩要勇敢、坚强、有责任感,在外面打拼;要求女孩要温柔贤惠、文静、会做家务,这些都是人们对男性或女性角色特征的固有印象,即性别刻板印象。在家庭教育中,父母有时会自觉不自觉地将成人世界的性别规则传递给儿童,并塑造子女的行为方式使之符合社会规范的要求。

比如,男孩哭了,父母会说“男儿有泪不轻弹”,但这样却会影响男孩情感表达这一重要能力的发展;而当女孩想报考军事院校时,难能获得家人的支持,这样也会限制女孩可能在职业能力上的优秀表现。性别刻板印象会内化成孩子认知世界的一部分,他/她也开始用带着性别刻板印象的眼光看待世界和他人。

事实上,孩子仍然需要从母亲、父亲双方身上学习。男孩也可以向家庭中的一方(不一定是母亲,也可能是贤惠的父亲)学习,变得温柔、会做家务,女孩也可以向一方学习,培养勇敢、坚强、勇于拼搏的品质。这种“双性化”的培养,通常更加有利于孩子人格、性格、品质的全面发展。

总结Tips:

1.拥抱是家人之间表达美好情感的方式,与年龄、性别无关。

2.“恋母”是喜欢和母亲在一起的心理倾向,不是爱情,是普遍社会现象,儿童时期大家都有。

3.父母双方都应多陪伴、教育孩子。打破性别刻板印象,鼓励孩子全面发展。

Q3:我的女儿3岁,我很困惑这么大的孩子能不能让爸爸给孩子洗澡、洗屁屁,这样对孩子好不好?

如果爸爸很想照顾孩子,很细心,很爱孩子,那么会给孩子做饭、穿衣服、带孩子睡觉,也会给孩子洗澡,有时候,爸爸为了教孩子如何清洗自己的身体,可能还会裸体和孩子一起洗澡。对于3岁的孩子,这没有太大的问题,爸爸对于育儿的高度参与和对孩子的关心,同样值得鼓励。

只有一种情况不可以,那就是爸爸通过和女儿一起洗澡来获得快感,甚至阴茎勃起。

对于孩子而言,多大不能和异性父母一起洗澡,则要尊重孩子的个人意愿。一般来说,女孩到了六七岁,她自己也不想再和爸爸一起洗澡,不想看见爸爸裸体,因为这个时候她有了对自己身体的自主意识。这通常表现在,孩子上厕所和换衣服时会关门,要求父母敲门才能入内等。当然,如果孩子四五岁就不想和爸爸一起洗澡了,那也要尊重孩子。这需要由孩子自己来决定。只要孩子提出来说她感到不舒服,不想和爸爸一起洗澡了,那就需要停止。反过来也同样适用,如果爸爸感到不舒服、尴尬,也需要停止。

每个国家,每个文化,每个家庭的情况都不同,父母可以根据自己家庭和孩子的情况作出选择,可以通过观察孩子身体自主意识的发展决定,也可以询问意见,鼓励孩子表达。

总结Tips:

1. 异性父母不能通过给孩子洗澡获得快感。

2. 尊重孩子个人意愿。无论多大,当其有身体自主意识表现、主动表达介意时,便应及时停止。

Q4:我儿子看到我和爱人那啥,咋办?他今年10岁,性格比较内向。

如果没有理解错,“那啥”指的是您和爱人在做爱。在当今的中国文化中,“性”是隐晦而羞耻的,往往很难与他人进行交流和讨论,所以,大多数人都不直接说出“做爱”、“性交”,而是以各种词作为替代。对这个问题主要从以下三方面进行解答:

(1)关于性态度

首先,父母的性态度会直接影响儿童的性态度。性让人类得以繁衍、保持亲密关系、给身体带来愉悦的感受,大多数情况下人们的生活都因为性而感到更加美好(除了性犯罪)。不必让孩子回避谈论性,不必视其为污秽、可怕的东西。

其次,每个家庭对于性的态度有所不同。在儿童逐渐成长的过程中,他们需要遵守和学习社会规范,从而建立合乎礼仪和文化的行为习惯。而父母对于性的态度就是在儿童社会化过程中逐渐传达给儿童的。不同的家庭可能有自己所遵循的原则。

我们提倡父母需要首先树立“性”是积极、美好的态度,并且将这样的态度传达给孩子。树立积极的性态度,有利于孩子更加悦纳自己的身体和感受,也有利于建立亲密和信任的亲子关系。这样才能帮助孩子长大后面对喜欢的人时更加自信、自然地表达情感,在面对性关系时有更健康、全面的认知,更加坚定地使用避孕和预防性传播感染的工具,而不是因为家庭对性的回避而一无所知,或从网络中获取不准确的性知识。

(2)关于隐私

如果孩子能够在家中看到父母发生性交行为,那么说明父母做爱的地点孩子是可以自由出入的,比如父母的卧室没有关门或反锁。发生这样的情况,父母可以借这个机会跟孩子强调尊重彼此的隐私。发生这样的情况,也提示父母在进行亲密行为时,要在私密的场所,把门关好。

父母可以和孩子说:“每个人都喜欢有属于自己的时间和空间。虽然你喜欢爸爸妈妈,但是你也不会想每时每刻都和爸爸妈妈在一起,你可能也有隐私,并且不愿意和父母分享。在家里,如果你看到房间门关着,这通常说明房间里面的人想要有属于他们的隐私的时间和空间。比如说,在房间里聊聊天,不想受打扰,或者拥抱、亲吻。这时你可以在你自己的房间,或其他地方等一等。如果你想进门就需要先敲门,等到房间里的人同意了才能进去。”

(3)关于亲子沟通

父母觉得孩子内向,可能是孩子较少分享内心的情绪和想法,可能是亲子沟通的问题。研究发现,父母与青少年之间的亲子沟通将会降低同伴规范(Peer Norm)对于青少年性行为的影响,如亲子之间谈论初次性行为和安全套使用,能够降低同伴规范对于青少年性行为和安全套使用的影响,而父母与青少年之间缺少沟通将会使他们求助于同伴,使得他的性行为受到同伴的影响(Whitaker, Miller,2000)。

当孩子看到父母性交时的身体姿势和发出的声音,孩子通常会感到有些害怕和羞耻,父母可以尝试询问孩子的感受,抚慰孩子的情绪感受。

如果孩子好奇爸爸妈妈在做什么,可以坦然地告诉孩子“爸爸妈妈是在做爱。因为爸爸妈妈非常爱对方,所以通过做爱来表示。这是成人之间相互表达爱意的一种方式。等你长大后,也可以在自己相爱的人同意后,做这件事。


总结Tips:

1.我们提倡父母首先树立“性”是积极、美好的态度,并且将这样的态度传达给孩子。父母要正视“性”,回应孩子的困惑或主动谈论。积极的性态度有利于孩子建立健康的亲密关系,对性有更科学、全面的认知。


2. 要告知孩子何为隐私,尊重隐私。


3. 要及时进行亲子沟通,询问、抚慰孩子的情绪感受。


作者丨魏重政 赖珍珍 Sanderijn(荷兰) 李雨朦 刘文利
整理丨李雨朦 张小餐
编辑丨李雨朦 罗方丹 刘文利
排版丨农玉儿

作者简介:爱与生命(ID:sexuality_edu),北京师范大学儿童性教育课题组的对外交流平台。我们专注于儿童的全面性教育,致力于让所有父母、老师都知道如何帮助孩子正确、全面地认识性。
责任编辑:Spencer JXLF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