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怎么做到堂堂正正说出这种垃圾话的?

作者:Heather Murphy
来源:微信公众号:译言(ID:yeeyancom)

下至幼儿园,上至养老院,有人的地方就会有拉帮结派,有强势弱势之分,就会出现某些程度上的欺凌现象。

在上学的时候,你可能会因为某些“玩笑”而感到愤怒、伤心,而如果你对此反应强烈的话,还会被别人说“太敏感了吧”、“开不起玩笑”。

而进入职场,也会有人像小学生一样看不惯你,就给你使绊子,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职场欺凌”。

明明被欺负了、身体和精神受到了伤害,最后就是能被一句“玩笑”轻飘飘地堵了回去。

可是,我已经受够了你的玩笑。

01

无伤大雅的玩笑?

由于职场欺凌无处不在,如何教育欺凌者,如何发现被欺凌者受到虐待的迹象,以及如何应对职场欺凌,变得越来越重要。

那些在某些人看来“无伤大雅的笑话”,实际上会给我们造成巨大的伤害,不光会让精神和身体上感到痛苦,还会产生旷工,甚至导致成创伤后应激障碍。当员工感到不满时,他们的生产效率和盈利能力就会下降。 

 

我们就实话实说了吧。如果你在戏弄某人,而且明知道这很伤人、或会令人恼火,那你就是在虐待受害者,而不是只和你的朋友开玩笑。

当有人要求你停止某种行为,或他明显感到自己很痛苦时,那你也确实应该停止了。相反,如果有人在工作中过于强势,那么对你来说,最重要的是,要想出策略来保护自己,不让自己暴露在有害的工作环境中,或者直接离开。

虐待,旨在让受害者变得无力。所以当你重获力量时,就能扭转局势,获得成功。 

我们生活中遇到的职场欺凌会让人感到被伤害,让人失望。如果你面临了职场欺凌,比如经理愤怒地打电话来贬低你的工作成果,或大肆破坏你的工作进程,让你觉得无地自容,觉得自己一无是处,那么你就应该意识到两个关键信息:

02

没有完全的“坏人”

在许多情况下,恃强凌弱的加害者可以改过自新,他们自己可能在工作岗位上都会碰到一定程度的欺凌。 

在相关材料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关于自恋者、反社会者和精神变态者的讨论。我不喜欢“恃强凌弱”这个词——我觉得它忽略了做这种消极行为的人背后也有人性这一点。它只是笼统地把这个人归为“坏人”一类,而不是承认是这个人的表达方式不对劲。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做错的行为可以进行重新学习,破碎的关系可以进行重新修复。 

 

你有没有听说过这种话:“她是一个自恋狂”,“他是一个反社会者”,“他们是恶霸”,“真是精神变态”,“他们是一群混蛋”?你听过很多对吧? 

 

我的内心深处相信,即使不是全部,但大多数尖酸刻薄的人都想变得善良、冷静,想和别人好好相处,但他们已经失去了关心他人的能力,也失去了让他们实现这个目标的能力。当愤怒成为你必须使用的唯一能力时,你就很难放弃它,好好地平静说话了。如果你发现自己,会给他人或团队中的其他人造成痛苦,你就很需要向他人寻求帮助了。 

如果你在对待他人时不断处于消极的循环之中,如果你孤立自己,只觉得悔恨和羞愧,那么你应该要知道,如果你不顾一切地真心想做个好人的话,你还是可以做到的。你不是一个坏人,但你需要停止继续做坏的行为。 

 

你可以这样开始。如果你“戏弄”了某人,而他为此感到痛苦,要求你停止的话,你要是继续下去,这种行为就是虐待、欺凌,是不可接受的。你应该注意自己会给别人带来怎样的感觉,并多尊重他们。停止你的欺凌行为,向他们道歉,就可以改变你自己的人生轨迹。 

03

职场欺凌从来都是不对的

我们应该承认别人也是人,是会犯错的,而不应该认为他们在任何时候都不用受到尊重。 

如果你的办公室里有人在欺凌你,让你的工作,甚至生活都难以忍受,那么你觉得不舒服并不是过于敏感。你是人,你的感受是正常的。随着时间的推移,他让你精神和身体所受到的少量的反复痛苦,会变成溃烂的、裂开的伤口,会造成你对看似“过度”的反应。对于领导者来说,重要的是要意识到,如果员工看起来消极或痛苦,很可能是有更深层次的潜在原因。  

如果你发现自己在办公室里的某个人身边,就会变得紧张起来,蹑手蹑脚地围着他们转,或者你发现自己陷入了自嘲的怪圈,那你就有可能是情感虐待的受害者。这是不可接受、不可容忍的一件事情。你需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远离那个人,并且向你的同事或者公司内部反应。 

 

你可以这样做。对你来说,最重要的是要记住,如果你生活中有人以虐待的方式“戏弄”你,让你对他们感到退缩,或让你做出一些不符合自己的反应,但这不是你的错。你无法改变别人的行为,但可以改变自己。这不是电影,而是现实生活,你的工作是在保护自己的前提下进行的。你需要设定界限,并制定行动计划。 

 

温柔有趣、无伤大雅的玩笑可以表达感情,缓解情绪。但如果它出于恶意,被开玩笑的对象要求对方停下的话,那这就是一种欺凌行为,在工作场所我们绝不能容忍这种虐待行为。保护你的团队,保护你自己,让“恃强凌弱者”找到更健康的沟通方式。

原文链接:https://www.forbes.com/sites/forbescoachescouncil/2018/03/07/when-jokes-go-too-far-confronting-workplace-bullying/
原文作者:Heather Murphy
译者:Li Shanshan
监制:April  
简介: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译言(ID:yeeyancom),发现、翻译、分享中文之外的互联网精华。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