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已经和前女友老死不相往来了,可我还是嫉妒得要死

文:咕噜咕噜
编辑:Zene
来源:微信公众号:京师心理大学堂(ID:bnupsychology)

某天深夜,我闲着无聊刷微博,

突然好奇,点开了他前女友的微博,

结果看到的内容却让我难以入眠……

我和男朋友是打羽毛球认识的,他大我几岁,但我们相聊甚欢,结束之后就一起吃了饭。现在已经在一起三个月了。虽然我们刚认识不久,但恋爱的过程却格外甜蜜,他总能理解我的感受和看法,我也好奇他曾经历过的一切。

只是,好奇心终究还是害了我,我顺着他的微博点赞相册找到了他前女友的微博。虽然可能早已把关于这段恋情的微博删光,但那段时间里他们的生活痕迹还是通过细节的拼凑无比清晰地呈现出来。

虽然我知道他和前女友交往了三年,并且同居了一年,但并没有什么实感,毕竟他们已经分手很久了,各个社交媒体也早已删好友取关拉黑。但看到微博上,他们一起养的兔子从领回家到慢慢长大到生病去世的记录和照片,我还是破防了。

我开始忍不住想象,他们曾经是不是一起经历了很多,曾经无比亲密地住在一起,曾经有过很多关于未来的承诺。并且,我的想象开始蔓延,当男朋友和我商量一起去旅游时,我第一个念头是:他和前女友也一定一起出去旅游过吧,当时是不是比我们现在要更加亲密;当男朋友细心地记下我喜欢的口味时,我忍不住想到:他是不是对前女友也这么体贴温柔……

我的情绪变得难以控制,一想到他和前任经历的一切就十分痛苦。我知道,有一个词能精确地概括我的感受——“嫉妒”(jealousy),我嫉妒得抓心挠肝,甚至想到这些就忍不住落泪。

并且,表面上看,我好像在为了一些不能改变的过去“无理取闹”,但实际上可能有许多人和我有同样的感受。这种因为伴侣过往的恋爱对象而产生的嫉妒被称为追溯嫉妒(retroactive jealousy)。

这些伴侣的前任并没有真正介入或出现在当前的恋爱关系中,但社交媒体却“忠实地”记录下了那些已经结束的爱情,并且不断地影响着当下。

01

为什么现任的前任这么让人嫉妒?

恋爱中的人们总会避免提及自己的前任以及自己的性经历,很大程度上就是为了防止伴侣的嫉妒[1]。专一排他,是恋爱关系最主要的特点,而前任的出现,却破坏了这种排他性和专属感。

具体来讲,现任的前任让人嫉妒的原因可以归为一下三点[2]:

1.自我感觉受损

当你发现女朋友的前男友又帅气、学历又高的时候,可能很难不怀疑人生:ta是怎么看上我的啊?原来ta是和这么优秀的人交往的,我们会不会根本不是一路人?没那么优秀的我,值得ta的爱吗?

研究结果发现,伴侣的前任很容易让我们产生社会比较(social comparison),比较的内容通常是学业背景、工作、爱好等等,但除了这些之外,最最重要的比较维度是外表吸引力(physical attractiveness)。当伴侣的前任长相好看、身材好的时候,我们可能更容易有危机感,更觉得自己不够好。

2.感知到的独特性降低

原本恋爱是两个人的你侬我侬、互诉心意,但一想到伴侣可能也和前任做过所有这些甜蜜的事儿,你会是怎样的心情?

本来你可能把伴侣的喜欢归因于自己的很多优点,可是想到伴侣曾经也这般喜欢过别人,你会不会有些难过?


伴侣的前任的出现可能会让我们觉得当前的恋爱关系的独特性(uniqueness)下降,也可能会让我们觉得当前的关系没那么亲密和特别。

3.不确定性增加

伴侣的前任会让我们对当前的这段关系产生很多质疑猜测

当看到伴侣和前任的合影时,我们会忍不住质疑——“我们现在是否像他们当时那样开心呢?我们能拍出这么甜蜜的照片吗?”会猜想当前的这段关系是不是不够好、不够亲密。

“你们一起经历了这么多,你真的放下ta了吗?”


不确定性可能还来自于对伴侣是否真正放下了前任的质疑。

“如果之前的那段关系最终潦草收场,我们俩就能一直走下去吗?”


我们甚至可能也会对当前的关系失去信心

02

社交媒体怎样加重这种嫉妒?

如果个体不满足于他们对伴侣的了解,他们可能就会想方设法地解决这种差距。而社交媒体正提供了一种了解伴侣的“完美”渠道,也提供了嫉妒滋生的绝妙平台。

社交媒体的这四种特点“帮助”我们更多地了解伴侣的一切,进而促进了嫉妒的产生[3]:

1.易得性

只需轻点几下,一个人的过往和人际网络都呈现在你面前。

2.生动性

社交媒体上的信息不仅包括文字,还有照片、视频、音频、链接。也许知道现任和ta的前任交往了三年这个信息,并没有什么实感,但当看到ta曾经送给前任的礼物的照片时,你可能很难抑制住心中的嫉妒。

3.历史性

即便你删了过去秀恩爱的朋友圈,微博和知乎的点赞记录可能仍然会把你出卖。互联网将你生活里每一瞬细小的足迹都清晰地记录了下来,无论多么遥远的瞬间,都可以生动地呈现在你面前,扰乱当下的心绪。

4.隐蔽性

只要足够小心,你可以把对方的社交媒体翻个底朝天而对方全然不知。甚至在伴侣没有主动告诉你的情况下,可以(偷偷)找到ta的微博小号,ta前任的微博,和ta前任的现任的微博…互联网给了我们隐藏自己的机会,去尽情满足我们那危险的好奇心。


然而,在社交媒体满足“窥探欲”的同时,我们却容易忘了它与真实世界的不同。人们总是倾向于将生活中最光鲜、最印象深刻、最动情的时刻po出来,这会使得伴侣的前任以及他们的那段关系看起来更理想化,从而让我们更有威胁感

03

嫉妒的后果

在因为社交媒体的内容嫉妒后,一部分人会选择探索更多的信息:

“我想知道为什么、怎么发生的、什么时候,然后我就可以忘了这件事。”一位被调查者这样说[2]。

但其实,当我们因为不能被满足的好奇心,不断地寻找伴侣的前任在社交媒体上留下的蛛丝马迹时,搜集到的信息可能会引发更大的不确定性和嫉妒。本来只是看到了他们共同生活的片段,但当知道了他们是怎么在一起的、这段恋情被多少人熟知等等信息后,能引发嫉妒的元素只会越来越多。

而嫉妒对一段关系有着很多负面影响[4]:

在个体层面,嫉妒会导致抑郁的情绪状态,并且有低人一等(inferiority)的感觉;

在关系层面,嫉妒也会导致威胁、监视,甚至是亲密伴侣暴力(intimate partner violence),包括指责谩骂、身体暴力、强迫发生性行为等,并且可能最终导致分手

当然,嫉妒的产生也不是一无是处,它给了我们一个坦诚沟通的契机。

有些人会采取如主动沟通、分享手机密码等策略来应对自己和伴侣的嫉妒,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不信任感、增进对彼此的了解。

04

写给正在嫉妒的你

对过去关系的想象和由此带来的猜疑和嫉妒,不仅会让我们自己感到心累,也会让我们忽视伴侣的真心。作出改变的第一步是要意识到:伴侣和ta的前任的这段关系发生在我们无法改变的过去。

我们每个人都有过去,可能美好、可能不堪、可能充满遗憾,和自己的过去一样,伴侣的过去也同样需要尊重和放下。

重要的不是我们过去做了什么,而是我们现在的心意和选择。

并且,我们还要意识到,自己和伴侣的前任并不是“竞争”的关系。我们总是不自觉地把自己同对方比较,但每段关系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的价值也绝不能通过社交媒体上所呈现的客观指标来衡量。

发生在过去的事,就让它过去吧。

因此,也许我们应该及时停止在社交媒体上的“搜集查证”,当好奇心膨胀忍不住点开搜索框时,不如想想眼前的关系和爱人,想想你所在意的事情离你有多遥远。如果实在忍不住,暂时把软件卸掉也不失为一个办法。



当然,当心中嫉妒的火焰无法消解时,积极和伴侣沟通永远是最好的选择,只是,注意不要过多地追问过去的细节,不然得到的信息可能会再次伤害到自己,给嫉妒发展延续的空间。

最后,请珍惜当下吧,爱意就在每个稍纵即逝但可以永恒蔓延的瞬间。

你因为在意现任的前任,都做过哪些事情呢?(单选)

各种直接或者旁敲侧击地问现任以前的恋爱经历

偷偷视奸对象前任的微博等账号

翻看对象以前的网络账号,寻找与前任有关的蛛丝马迹

要求对象把关于前任的回忆比如照片等都删掉~

其他,欢迎留言评论~

学堂君

经典韩剧《我叫金三顺》里面,女主金三顺爱慕的对象有个非常美丽温柔的前女友,并且他们的分手是因为不可抗力(前女友为隐瞒病情独自离开)。但即便面对如此”白月光”般的前任,金三顺表现得还是很淡然大气,她说:”回忆只是回忆,回忆没有任何力量。”

参考文献:
[1] Anderson, M., Kunkel, A., & Dennis, M. R. (2011). “Let’s (not) talk about that”: Bridging the past sexual experiences taboo to build healthy romantic relationships. Journal of Sex Research, 48, 381–391. doi:10.1080/00224499.2010.482215
[2] Frampton, J. R., & Fox, J. (2018). Social Media’s Role in Romantic Partners’ Retroactive Jealousy: Social Comparison, Uncertainty, and Information Seeking. Social Media + Society, 4(3), 205630511880031. doi:10.1177/2056305118800317
[3] Tokunaga, R. S. (2011). Social networking site or social surveillance site? Understanding the use of interpersonal electronic surveillance in romantic relationships.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27, 705–713. doi:10.1016/j/chb.2010.08.014
[4] Tandon, A., Dhir, A., & Mäntymäki, M. (2021). Jealousy due to social media? A systematic literature review and framework of social media-induced jealousy. Internet Research, 31(5), 1541–1582. doi:10.1108/INTR-02-2020-0103

作者简介:咕噜咕噜,编辑:Zene,本文转载自公众号京师心理大学堂(ID:bnupsychology),京师心理大学堂,北师大心理学部出品,奉行“打造中国最专业的心理学科普平台”的项目定位,努力将北师大心理学百年积淀奉献于社会,凝聚师生力量传播科学知识,让心理学走进千家万户。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