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7岁开始,每天学习”,这“痛苦”日子何时结束?

文:Saani Kulkarni
来源公众号:译言(ID:yeeyancom)
原文标题:“我从7岁开始,一年365天,一天不落都在学习”,这样“痛苦”日子什么时候才能结束?

最近有一则新闻,在江西新余,一名11岁男孩因作业没做完,开学当天在家跳楼,9天后,抢救无效去世。据报道,这名男孩向来不喜欢读书,学习成绩也乏善可陈,还经常抱怨家庭作业过多给他造成极大的压力。

不少网友表示,不过是作业而已,不必选择极端的方式来伤害自己和家庭。

可是,如果大家平时关注相关新闻,就会发现,因为学业压力而做出极端选择的故事绝不在少数。背后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


纵观全球,人们的精神健康仍未得到足够重视。在谈及公共福祉时,精神健康也常常被贬得一塌糊涂。可是日常的各种数据和事件都在提醒我们,不能再忽视它的重要性了。

在过去的几年里,青少年自杀率一直在上升,世界上许多地方都有这一情况。许多国家对心理健康持有一种非常消极的态度。不过总体来看,亚洲有些国家的自杀率是最高的,部分研究者认为,亚洲整体的文化氛围可能会影响到大家对心理健康的关注。

在很大程度上,这一问题可以归因于,社会过分强调学业成功和对于成就的定量观点,这样的观念导致了许多亚洲国家的学生常常承担着极端的压力。

首先,我们就说说学习压力的重要来源——高考。各个国家都有不同版本的大学入学考试。我国的高考自不必说,作为大学录取的决定性考试,学生和家长会努力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来确保考试的成功。这场考试如此重要,以至于家长们在考试当天,一般都会在考场附近租酒店房间让孩子们休息。

虽然一些大城市也会考虑到孩子在艺术、体育等方面的综合素质,但是整体来看,在学业方面的关注往往更胜一筹,因此,大部分学生都必须背负着沉重的学业包袱。

当然,高考带来的压力只是一个例子。从区域数据来看,青少年自杀率的上升速度令人震惊。

根据新加坡自杀预防机构撒玛利亚会的数据显示,2018年,约有397名新加坡居民自杀,其中青少年男性的自杀风险最高。在近来发生的多起案例中,很多年龄小到6、7岁的孩子,就因为担心得到“不满意”的分数,而试图犯罪,这是前所未有的。

多位研究人员发现,学业压力和心理健康问题(如重度抑郁症)之间,存在着显著联系,而后者大大增加了自杀风险。

新加坡是也在试图解决学业压力问题。新加坡政府取消了7-8岁儿童的初级考试,还要求三年级和五年级的小学生取消期中考试,据报道称这些措施都有所帮助。


家庭压力也增加了学业压力的负担。在像韩国这样出生率下降的国家,新生儿童数量的减少,会让人们对孩子有更高的期望。通常情况下,学业上的成功,可以直接与声望和经济利益联系在一起。对于生活贫困的家庭来说,一个优秀的孩子可能会帮助他们走出困境。做到这一点的最佳方式,可能就是获得著名大学的学位。

看看韩国学校一天的日常,不知道能有多少学生能够承担这些压力。对大多数中学生来说,他们8点开始上学,下午4点结束,然后去参加“补习班”,也就是专门为学生准备入学考试的机构。即使在回家之后,他们仍然要继续学习到凌晨2点左右。这种参与额外学校教育的文化很早就开始了,小学生大部分也会参加课外教育项目。

在印度,国家犯罪局表明,每小时都有一名学生自杀。我们有必要解决这些国家共有的重压现象。

各国政府应当作出切实努力,为每个学生和全体公民提供优质资源,以帮助其改善心理健康。校园欺凌和经济状况等环境中的其他因素,也会发挥重要作用,不应忽视。

在分析这些国家的统计数据、对比它们的共同点后,我们很容易发现,学业压力很大程度上要归因于令人疲惫的过度学术期望。

但是,成功和声望不应该以牺牲一个人的幸福为代价。即使在2020年,在大多数国家,普通民众的心理健康也完全被忽视了。我们可以解决这一问题,但是需要重建教育体系,促进真正的学习方式的进化,以发展学生的观点和性格。正如前面提到的,新加坡政府了解公民的学业情况,并采取了相应措施,以减轻青少年所面临的负担,不管这些措施看起来多么微不足道。然而,即使这样,在青少年自杀率上升数年之后,这些措施才施行。各国不应该花这么长时间才意识到,其公民正在受到学业压力的伤害,并为之采取行动。各国政府必须开始行动起来,来保护其公民和社会的健康,无论是精神健康还是身体健康。

——END——

原文链接:
https://fpyouthcollab.org/op-eds/worldwide-issues/academic-pressure-its-significant-role-in-suicide-rates-amongst-asian-youth/
作者简介:Saani Kulkarni,本文章来源于公众号:译言(ID:yeeyancom),发现、翻译、分享中文之外的互联网精华。
编辑:小鲸鱼 去冰多糖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