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执迷到觉醒:如何走出执迷,拥有一段健康的亲密关系

在古龙的武侠小说《绝代双骄》中,天下第一美男子江枫因为被人追杀而被移花宫主邀月所救,邀月倾心于江枫的俊美容颜,不料江枫却对花月奴情有独钟,邀月爱不得而立志毁之。邀月逼死花月奴和江枫后还不解气,又将两人的双胞胎儿子分开抚养,以待他们长大后令其自相残杀。

邀月这种因爱生恨的举动,看似是因为对江枫爱得太深所致,实则却是一种对爱情的执迷。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苏珊·福沃德在其著作《执迷:如何正常地爱与被爱》中就谈到了这种令人窒息的执迷是如何伤人伤己的。

从执迷到觉醒:如何走出执迷,拥有一段健康的亲密关系

一.

我陷入执迷了吗?

——执迷的特征


从执迷到觉醒:如何走出执迷,拥有一段健康的亲密关系

在影视剧中,为了情节的冲突和看点需要,真爱常常被渲染为“轰轰烈烈、死去活来”的模样。然而现实生活中,如果遇上这样的“爱”,还真没多少人能消受得了。

大学时代舍友中有一位“女神”,追求者甚多,宿舍里常年摆满鲜花礼物。女神却对这些追求者都不来电,一一明拒,大多数追求者就此作罢。

只有其中一位毫不动摇,一如既往,送餐、送花、送礼,打听好女神的课程表,蹲守在路上给“惊喜”,甚至打电话给女神身边的朋友亲人,以男友身份自居。

外人都觉得此追求者浪漫专一,颇有霸道总裁范儿,女神却不堪其扰,只得多次换号并向亲朋一一解释,原有的平静生活被这位追求者搅得天翻地覆。

现实生活中绝大多数执迷者都不会似邀月宫主那般极端,反而最开始的时候会以一种“完美恋人”的姿态出现,但他们的实质却毫无二致,都是执迷。

如何判断自己是否陷入了执迷?

苏珊博士基于自己二十多年的从业经验,总结出四条特征:

1、满脑子都是自己的恋人,或想要得到的那个人;

2、对执迷的对象有着难以满足的渴望;

3、已被对方明确拒绝,或者得不到:要么肉体上得不到,要么精神上得不到;

4、被拒绝或得不到后,自己的行为开始失常。

执迷者给出的爱最开始的时候会让人飘飘然,因为对于被执迷者爱上的“目标”来说,大多数都能够体会到一种极致的爱和唯一的感觉,这也是爱情最开始令人目眩神迷的地方。

几乎所有的爱情在最开始的时候都会经历一个激情期,恋人们在此阶段感受到热烈、浪漫的情感体验,两个人爱得恨不得变成一个人。

从执迷到觉醒:如何走出执迷,拥有一段健康的亲密关系

但是说到底一段正常的爱恋是两个独立的成人的结合,双方不可能永远如胶似漆,各自仍有独立空间的需求。

对于执迷者来说,通常会永远停留在这个阶段,他们心心念念只有所爱的人,家庭、亲人、朋友以及其他一切重要的事情都可以抛在脑后。恋情的“冷静”、爱人的独立,常常意味着很大的恐慌。

他们不顾一切地向对方索求更多的爱、关怀、承诺和安全感,用各种离谱的行为去捆绑住爱人,然而这些行为却让爱人感到窒息,因此加速爱人离去的步伐。

一段健康的亲密关系是相互信任、关心和尊重,而一段执迷的爱恋却充满着永无休止的索取。越爱越没有好结果,用来形容执迷者的行为再合适不过。

当恋情因各种各样的原因无法继续,正常人虽有悲伤,却也能接受这个事实。但对执迷者来说,却始终无法接受分手这个事实,他们很可能会继续通过打电话、发消息、盯梢等方式与对方取得连接。

尽管对方可能不再接电话,不再回信息,不再与他们有任何关联,执迷者也仍然会将自己沉浸在这段恋情的痛苦和悲伤之中,用这种痛苦和悲伤与曾经的爱人保持心理上的那么一丁点儿联系。

执迷者的爱往往都是这样充满着痛苦、悲伤、疯狂,他们陷在自己一手编导的爱情剧中迟迟不肯谢幕。有时候,即使换了演员,他们也仍然在一遍又一遍地重复这种痴狂。

二.

为何有人会陷入执迷?

——执迷的根源


从执迷到觉醒:如何走出执迷,拥有一段健康的亲密关系

执迷者的内心仿佛有一个巨大的黑洞,无止境地索取着它需要的养分。这个黑洞没有被填满的时候,执迷的行为就永远无法停止。

但问题是,这个黑洞好像也无法被填满。这到底是为何?为何有人会深陷执迷不可自拔,这个黑洞又是什么?

苏珊博士在书中提到了多种因素都会影响人们成年后的爱情模式。

比如基因决定的人格特征、体内生化失衡影响情绪和性情、与兄弟姐妹的关系、童年时与小伙伴的关系以及青春期的感情经历。

但是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父母的行为是我们学习如何与恋人相处的范本,父母对待我们的方式,是我们对爱的理解的基础。因此,苏珊博士认为童年的依恋关系是执迷的根源所在。

在婴儿刚出生到六七个月的时候,是没有自我意识的,在这个阶段婴儿会认为自己与母亲是一体的,无论自己有何需要,都能够被满足,这是一种连成一体的安心状态。

随着六七个月以后,婴儿的自我意识开始发展,开始意识到自我与母亲说分别独立的个体。原有的连成一体的状态开始被打破,婴儿开始迈向“分离”的第一步,这对所有人来说,都是痛苦的一步。

渴望独立的天性与离开的恐惧相互斗争,注定这个过程是激烈、痛苦而且反反复复的。

这个时期的孩子知道父母会离开,但不知道父母还会回来,所以在父母离开的时候,会突然大哭起来。这时候,如果父母能尽可能地以尊重、爱、鼓励以及保护来回应孩子的需求。

比如听到孩子哭的时候,就尽快地回到孩子身边,温柔地给予抱抱,告诉孩子,妈妈在。孩子就能逐步建立起对自己与他人的信任,从容地度过这段惊险的分离期。

从执迷到觉醒:如何走出执迷,拥有一段健康的亲密关系

当然,天下没有完美的父母,父母们无法时时刻刻做到对孩子充满爱的回应。

在一些特殊情况发生的时候,父母们更是无法及时回应到孩子。当孩子的情感得不到满足的时候,总以为自己是被抛弃了。

比如,家庭成员生病、新成员诞生、工作忙碌、父母不幸生病或早逝等等。这些情况都会让孩子产生被抛弃的感受,无法鼓起勇气走向分离。

更有甚者,如苏珊博士在《原生家庭》中提到的一些有毒的父母,恐吓、虐待、忽略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的孩子更加无法建立起对自我和他人的信任,无法完成正常的分离。

不能正常地完成分离的孩子,在内心深处埋藏着深深的恐惧以及对幸福依恋的热切期待。

等到成年后,他们就很容易变成执迷者,因为他们不顾一切地想重新获取那种最幸福的依恋关系。而这时候,他们获取的对象不再是父母,而是恋人,恋人此时成了“象征父母”。

小时候的自己没有力量得到父母的爱,成年后便希冀通过一切努力来得到恋人的爱。他们的目标无他,就是再度找回最初幸福的希望。

所以他们无法忍受恋人像父母一样离去、忽略他们,会动用各种手段索取恋人的关注和爱。

当被恋人拒绝的时候,执迷者感到绝望无助。内心深处的恐惧、儿时的痛苦、绝望再度袭来。

越是渴望,越被拒绝,越被拒绝就越急切地想要爱,于是就出现了夺命连环call、短信轰炸、驾车跟踪等执迷行为。

执迷者企图用成年后的经历去治愈童年的伤痛,只可惜当无法看清这背后的真相的时候,这样做无异于饮鸩止渴。


三.

如何走出执迷?

——执迷的解决之道


那么,执迷者如何才能觉醒,走出这种执迷,去建立一段真正健康的亲密关系呢?苏珊博士在书中也给出了行之有效的方案。

从执迷到觉醒:如何走出执迷,拥有一段健康的亲密关系

1、转移注意力——给自己的执迷记账


当满心都是恋人或者与对方接触的时候,都记录下来。每一条记录需要包括日期、时间以及关于六个问题的答案。这六个问题是:

是什么触发这个想法的?

我想了些什么?

我有什么感受?

我想做些什么?

我做了什么?

结果怎样?

记日志的目的是为了看清楚自己执迷的想法、感受和行为,知道自己犯了执迷和用日志的形式清清楚楚地看到这一切还是有很大的区别的。这有助于将这些想法、感受和行为直观化,更有利于下一步对其工作。

在这当中,苏珊博士觉得最重要的是去区分想法和感受,因为她认为想法和感受之间的关系是改变行为的核心因素。举个例子,我觉得我的恋人爱上别人了。在这句话中,想法是:我的恋人爱上别人了;感受是:害怕、嫉妒、生气、屈辱。

2、给自己的感情放个假——关闭执迷系统


在记录一段时间的执迷账本后,我们就可以进入第二步:给自己的感情两周的假期。在这两周时间内,不与恋人有任何接触,停止各种执迷行为。这是为了截停执迷系统的第一个齿轮:行为。

从执迷到觉醒:如何走出执迷,拥有一段健康的亲密关系

执迷系统有三个齿轮:迷的想法、执迷的感受、执迷的行为

因为行为是外在具体且明显的,我们很容易利用之前的日志将其识别,并通过外力和意志力的作用使其暂停两周的时间。

在这两周时间中,我们可以找一个情感之锚来帮助我们度过这段时期。

情感之锚可以是非常亲密的亲人或者朋友,我们对其有足够的信任,告诉他自己的处境,请他在自己快要做出执迷行为时拉自己一把。

对于执迷者来说,之前因为恋人的关系可能已经断了和亲朋好友的联系,那么利用这两周时间去重新建立联系,走出孤立也是一个好办法。

找到一些自己感兴趣的或者让自己开心的事情,这样慢慢地就会发现,除了恋人之外,自己其实还有更多的选择,而有了选择就意味着有了主动权,这是心理上力量的一种体现。

接着就是减少执迷的想法,回顾日志,哪些情况下自己会产生执迷的想法。

那么这些情况就是“执迷的扳机”,而我们要做的就是尽量避免去触碰这些扳机。

比如恋人的合影、一起听的音乐、看的电影、恋人送的礼物、用来取悦对方的香水等等,把这些都清除出生活。

当然还有一些扳机我们是无法清除的,比如有关回忆,一些生活场景,但这时候需要我们有一个觉知,给它们贴上标签用来警醒自己,觉知意味着我们有主动选择的权利。

有些时候,我们无法一下子就完全做到不去产生执迷的想法,那么也给自己设置一些时限,每天特许自己可以执迷一会儿,这个时间由多变少,再到无。

还有一个比较有效的方式是用形象化的方法去摧毁执迷的想法和感受,比如把执迷的想法和感受想象成一块巨大的石头,压得你弯腰驼背。然后想象自己用力站起来把这块大石头扔出去,砸个粉碎,感觉轻松很多。

无论运用何种方法,通过不断地练习去关闭执迷系统,就代表我们拿回了更多的主动权,也增强了面对执迷的力量。

3、结束还是重新开始——正确评估恋情


从执迷到觉醒:如何走出执迷,拥有一段健康的亲密关系

在感情假期的最后一天,就可以对现有的恋情进行正确评估。对于很多人来说,恋情早已结束,而对有些人来说,却还需要抉择这段感情是否要继续。

如果恋情已经没有继续的可能,那么就需要接受这个事实,首先不可避免地是去面对那种悲伤。

恋情的结束也是一种死亡,而悲伤是在所难免的,为自己逝去的感情写一篇悼词是不错的选择,用这样一种仪式感来表达心底的悲伤,这对潜意识有非常大的影响。

我们需要认识到悲伤是被允许的,并且也是在所难免的,而且它总有结束的那一天。在那之前,就承认它,用合理的方式宣泄出来,以免它伪装成沮丧、愤怒、疾病的方式来伤人伤己。只要不逃避,悲伤就会有结束的那一天。

如果恋情继续,那么我们就需要不断地觉知自己的行为,巩固自己在感情假期中学习到的避免执迷的技巧,承担起责任,以防重蹈覆辙。

4、面对被拒绝的童年——将执迷斩草除根


当我们处理完当下的执迷,我们就需要回到童年去将执迷斩草除根。直面被拒绝的童年,找一个训练有素的心理治疗师去处理童年的创伤,可以有效地帮助到我们。

给父母写信,可以停止压抑自己的痛苦,把儿时的感受和痛苦一一写下来,表达自己当时的情感,不一定把信寄给父母。可以自己把信一遍遍地念出来,或者念给心理治疗师听。当去这样表达出来的时候,痛苦就会消失,不去持续地作用于我们的生命当中。

当我们这样去表达的时候,也意味着我们接受了父母的不完美,就可以从完美依恋的幻相中走出来,去看到真实的世界,停止童年模式的重复,也就意味着我们将执迷一步步地清除出我们的生命,此刻我们将更有力量。

5、建立真正的亲密关系——走出执迷


最后一步,走出执迷去建立真正的亲密关系。我们需要不断地巩固之前的这些转变,确保在新恋情出现的时候,能够运行在健康的轨道上。

在寻觅新恋情的时候,我们仍然可能遭受拒绝,除了自己之外,很多因素我们无法控制。所以在这里,我们需要注意不要从一个极端走到另一个极端,那就是原先深陷执迷时的完全不负责到现在的想一股脑儿全将责任算在自己头上。

学会相信自己,是走出执迷的人需要做的重要一步。

很多人会担心自己会搞砸恋情,于是在恋人面前小心翼翼、如履薄冰,然而正是这种担心很可能再次摧毁恋情。

所以不要试图对恋情的结果有一个怎样的预期,好好地享受当下,过好每一刻,就算最后没能终成眷属,也从这段感情中得到了很多美好,学习到很多。抱着这样的心态,我们就能在恋人面前越自在。

从执迷到觉醒:如何走出执迷,拥有一段健康的亲密关系

同时,不要把恋爱当成生活的唯一,而是把它当成一部分。与朋友们联系,参加活动,去找到除了爱情之外其他令人快乐的东西,这样我们的生活越来越精彩,恋爱才能越来越轻松。而你也会发现,当我们能轻松地去享受一段感情的时候,我们越能体会到亲密关系中深层次的快乐,收获真正健康的亲密关系。

文:萧潇
责任编辑:殷水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