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剧本杀”爆火,看心理剧疗法

前段时间,和朋友相约去玩最近超火的”剧本杀“,花了大约五个小时,暂时地体验了一把别人的人生,感觉很不错~


根据大数据调查,在2021上半年中国消费者偏好的线下潮流娱乐方式中,剧本杀以36.1%排名第三,仅次于看电影(38.3%)和运动健身(36.4%)。


为什么这么火呢?

01


“剧本杀”是一种在欧美非常流行的聚会游戏


一名宾客在其他人不知道的情况下,秘密扮演凶手的角色,而其他宾客作为玩家需要通过调查和推理寻找出凶手。


它可以设置在不同的背景下,古代、西方、仙侠、魔幻,现代等。


主题多变,围绕校园暴力的,抑郁的,围绕都市男女情感问题的……


我想,“剧本杀”最大的魅力就是扮演不同的角色,暂时成为剧本中的那个人吧~


02


生活中,我们也经常开玩笑,“我就是戏精本人”“你怎么戏这么多?”……

我们喜欢看戏(电视剧,电影,各种吃瓜),也喜欢偶尔戏精。

而这也引起了学者们的注意。


其实啊,“演戏”早就运用到了心理疗愈和心理成长上啦~~

演员发自内心地去体验,在塑造角色的过程中,通过转移自己的情感,将角色演绎得淋漓尽致,称之为“移情”。——(俄)斯坦尼斯拉夫斯基

精神分析中的“移情”,强调来访者将过去对某人产生的感情,转移到分析者身上的过程,从而达到情感宣泄的效果。


演戏中的“移情”是将自己的情感,转移到自己所扮演的角色上。


而精神分析学派的心理咨询所说的”移情”是转移到分析者上。


移情对象不同,但同样都可以起到情感宣泄的作用。


1927 年,俄罗斯导演尼克拉·叶夫列伊诺夫提出了剧场治疗。


弗拉基米尔·利金用戏剧游戏和即兴表演发展了剧场治疗。


在美国,莫雷诺创立了心理剧治疗。他相信人类是天生的演员,且具有自然的行动渴望,需要将内在的情感状态表达出来,以亲身的体验来认识自我,认识世界。


设想一下,假设,你的原生家庭不太好,父亲家暴,母亲懦弱,但是你把这些事藏在心里,压抑了许多年。

你一直告诉自己,那些事情干扰不到你。

而在这次的”剧本杀“或是心理剧里,你扮演了一个有类似经历的女孩子。

在扮演她的时候,你突然看到那些晦暗不明的东西从你的心底升起来,你看到了那个在角落哭泣的小女孩,那样单薄与无助,就这样,猝不及防地,你的泪涌了出来,以角色为外壳,完成了一次情绪的表达和纾解……


看见即疗愈,表达即缓解。

03


“剧本杀”可以是走温情路线,走搞笑路线,走恐怖路线等等。大家在这几个小时沉浸其中,有代入感就达到目的了。

但心理剧的要求就比较高了,通过扮演某一角色,体会角色的情感与思想,从而改变自己以前的行为习惯。


在心理剧中,我们可以扮演自己的家庭成员、一个朋友、一个陌生人或者治疗专家。


剧情可以是离婚、母子冲突、家庭纠纷等,也可以是与我们的实际问题相近似的内容。

心理剧疗法的参加人员:

  

1. 导演——心理治疗师(心理学家,心理医生)

  

2. 主角——普通人/患者

通常,主角的情绪问题(心理障碍)决定剧本的核心目标

  

3. 辅助性配角


他们尽可能逼真地再现主角所处的现实生活环境,使主角自然而然地体验到与这种背景相联系着的内心冲突。

比如说,儿子每次听见父亲和他聊工作,都不耐烦,后面都会吵起来,那就让人扮演父亲,又开始聊工作……

  

4. 观众 


通常是心理治疗医师邀请来的、与主角有类似的问题的观众。


心理剧完成后,这些人可以与主角分享他们的感想,或与主角对话,帮助主角了解他并不孤单,也让主角能从自我的情境中跳出,重新走回现实。

04


不管是对于患有心理疾病的人,还是正常人来说,它的好处在于:


1. 锻炼应对能力


我们可以通过模仿来学习如何更好地适应社会、如何更好解决家庭冲突等。

心理学家根据主题和小组成员的需求来推进剧本和场景的设计,也可以引导组员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共同设计剧本。

如(社交)人际沟通的情景模拟,(就业)面试模拟等。

如针对小组成员在职场中遇到的困境,通过真实情境的再现,引发团体的思考,群策群力提出更有效的应对策略。

心理学家需要引导组员将表演中的所思所感内化为自己的经验,从而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2. 提升社交动力


通过表演过程及组员之间的互动和经验分享,帮助小组组员学习社交技巧,改善社会功能。


3. 旁观带来转机


在参与心理剧时,运用角色交换、 镜观技术等方式,可以帮助我们跳出狭隘的自我视角,转换思维。

角色交换:如患者与治疗者交换角色,丈夫与妻子交换角色,父母与子女交换角色,上级与下级交换角色等。


旨在帮助患者想象对方的立场,理解对方的感受,了解对方认识问题、对待问题的方式,有助于患者发展有效的人际交往机能,发现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镜观技术:让主角“如同照镜子般”观察自己。


主角通过选择一名替身来扮演自己,让场景(情境)继续发展下去,并从旁观者的角度观看(注视)这一切。主角能够观察到自己的行动。

若主角曾经受过严重创伤时,镜观可以让他保持一定的“情绪距离”,让主角不会那样痛苦。


若陷入了心理或情绪上看似无法自拔的处境时,镜观技术也可以帮助其跳出来,找到新的切入口。

简而言之,就是扮演别人的角色,可以让我们有同理心,换位思考,互相包容……


看别人表演自己,可以避免自己“一叶障目”“钻牛角尖”,退一步海阔天空,寻求新的出路……


另外:不入戏,可不好玩!


研究表明
, 心理剧疗法只适合那些能够尽力融入情境的人

那些内心要求过于严格
、 内向的

被迫参与
的人,通常会有很大困难,收效较小 


写在后面


当然,“剧本杀”的火爆,还在于它的社交功能,推理性。这里我们就不赘述了。


在心理治疗中,治疗师往往通过言语的形式与当事人进行交谈,这看起来是一种沟通,但当事人的自诉有时却是失真的。


那是因为当事人有时会为了自我保护,掩饰真正的东西,但那些隐藏在心底的伤,有可能在身体上反映出来。


心理剧疗法可以通过调动当事人的身体,起到疗愈的作用,以弥补谈话治疗的不足。


在大学时,我曾写过心理情景剧的剧本,虽然是个很短小的本子,即使我没有参演,但是作为编剧,我觉得当时的我也得到了很大的疗愈作用。

我始终相信,艺术能治愈人生,不管你是看戏,写戏,还是演戏,只要你拼命汲取“戏”中的阳光,你就能看到生活中的转机和出路。


“人生如戏”,我们每一个人都在一场大戏里,你说呢?



参考文献:
[1]苏建华.欧美戏剧疗法本土化应用研究[J].大庆社会科学,2021(01):124-127.
[2]熊莉.心理剧与戏剧疗法之比较[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7(03):61-63.
[3]苏祺彦君.社区矫正巧用心理剧技巧[J].中国社会工作,2020(33):33.
[4][美]蕾妮·伊姆娜.演出真实的生命:戏剧治疗的过程、技术及展演[M].徐琳,别士敏,译.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2018
[5][英]保罗·威尔金斯.心理剧疗法[M].余渭深,译.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6.
[6]百度百科
文:自由自在的云
责任编辑:殷水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