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觉察?如何通过提高觉察改变命运?| 心理学词条

人生的自我成长始于觉察。


这几年,心理学词汇【觉察】频繁进入我们的视野,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但扪心自问,你能准确回答什么是觉察?


如果你有所迟疑,那就从一个故事开始今天的觉察之旅吧。

 

今年春天,我在老家陪妈妈长住,刚开始,母慈女孝,其乐融融。


然而,没过两天,两人便爆发了一次争吵,争吵的内容是妈妈身体检查出了一些问题,我希望她能跟我去大城市诊断治疗。


妈妈说了诸多借口:不希望麻烦我们,不希望浪费钱之类的云云,任我百般劝解,她毫不退让。


当时的我,心口一紧,脱口而出:“那我回去了,你自己对自己的身体负责!”


话语还在空中飘荡,我却怔在原地,“那个【以离开来要挟对方】的自己又回来了。”


曾经以为那个不好好说话的自己已经被现在的我调教成功了,结果,在熟悉的环境熟悉的亲人那里,我一秒钟又回到了过去那个自己。


妈妈和老家就像一个时光机,把我带回了小时候的自己 ,带回了那个熟悉的行为模式中。

 

不知道你是否也有同感,总有一股力量就像伊甸园的蛇一样,勾起我们回到熟悉模式的欲望。当你认识到“心中的蛇”的那一刻,用心理学的专业术语来描述就是【觉察】。

 

 阐述定义:觉察

 

觉察,顾名思义就是觉知和观察。


作为心理学的术语来讲,觉察是个体为了满足机体需求和重建“自我调节”,以客观的视角每时每刻对内部和外部环境的觉知和观察。


这个概念听起来似乎有些拗口,往下看,可能你就会豁然开朗。我们可以把觉察想象成一则动人的故事。

 

  • 觉察的主体:


即故事的主人公。觉察需要每个人自己作为主体亲历而为,不能由其他人替代。自己是绝对独一无二的正牌主角。


  • 觉察的时间地点:


即故事发生的场所。觉察可能每时每刻都存在,但觉察被意识到的时候永远只发生在此时此地,也就是常常我们所说的安在当下,既不是事先的预判,也不是事后的反思。


  • 觉察的任务:


觉察是自己在此时此地对内在状态(包括躯体、意识等)或外部事件(外部环境、现象等)的感官觉察中产生反馈,从而满足自己的需求。

 

举例来说,对自身内在环境的觉察使我们知道,我们何时饥饿或性冲动,口渴或疲乏,快乐或悲伤,烦恼或平静,这种觉察也辅助我们去应对内部状态。


当觉察到不适或不平衡,且拥有决断力和意志力的时候,我们就能去满足这些需求。


当我很饿的时候,我们就可以选择大吃一顿,然后幸福感油然而生,那是因为我们的需求被满足了。但如果我很难受,然后选择大吃一顿,瞬间的满足感过后,依然难受。


这可能是因为我们没有觉察到真正让自己难受的力量或者如何去处理当下的情绪。


因此,觉察必须是真实的客观的,才能满足我们的需求。

 

综上,我们可以看到,当你有所觉察时,很容易达成自己的需求,难以觉察时,也就难以满足自己。

 

二 

觉察的类别


为什么有的状态容易觉察到,有的难以觉察呢?


觉察的对象不同,难度系数自然不一样。


就像我们面对七岁的普通孩子和十七岁的普通孩子,需要的心智自然也不一样。


因此,觉察的难易程度是根据觉察对象的不同而变化


根据觉察对象的不同维度,我们可以粗略分为以下几类:


  • 个体角度:内部自我觉察和外部自我觉察。


内部自我觉察即了解深层次真实的自己;外部自我觉察即了解外部环境别人视角下的自己。


  • 主体角度:意识觉察与潜意识觉察。


这里便不得不引入精神分析学说的“意识”和“潜意识”理论。


大家一定都看过意识和潜意识的冰山示意图。潜意识就隐藏在冰山之下,令人难以觉察,然而潜意识却时不时指挥着我们的行为模式。

因此,对于潜意识的觉察,往往会通过身体觉察来触达。毕竟,大脑可能会欺骗我们,但身体总是诚实的。

  • 觉察方式:集中式觉察和开放式觉察。


集中式觉察,即把所有的意识收窄并专注于一件事情上,也就是“止”的功夫,可以帮我们增加定力;比如经典的呼吸觉察,葡萄干练习等等。


开放式觉察,即全然地开放地去感受和观察,将意识感官整个打开,全然地觉知发生的一切。敞开自己觉察当下,学习接受一切的事物,不带好恶地进行判断,此时,我们的感官会放大许多倍,能够觉察到很多细微的变化。


比如神经外科的医生在开刀时,能够觉察到病人神经的细微变化。

 

当然,还有其他分类,诸如有意觉察和无意觉察,言语觉察语情和觉察等等。


这些觉察模式并不是独立存在各为其政,而是相互交错彼此相融的,只是从觉察的不同维度来帮助我们全方位的认识觉察,从而理解觉察为什么会满足我们需求。

 

 

觉察的力量


为什么觉察会满足我们的需求呢?


因为人的一生,就是在活出真实的自我。而觉察就是通过各种方式的探索,通往真实的大门。


它让我们关注并抱持当下的真实,我们必须诚实地面对自己的期待和恐惧,并去接纳这一切。当我们接纳了真实,也就有了改变的可能。


曾经和一个朋友讨论为什么失恋中的我们总是很难走出痛苦?明明什么都知道,但还是禁不住地去回忆去反刍。


当我们去回忆的时候,是否有觉察到自己其实仍然对这份感情抱有一丝期待?


意识的我,已经知道分手是既定事实,但真实的我,仍然活在过去的时空中,不愿意切断与对方的联系,也就不愿意去面对真实,因为真实令人痛苦。


然而,心的裂隙是光进来的地方。真实地面对并接受自己的痛苦,才能真正的学会成长。

 

1.自我成长


荣格说:“你的潜意识会指示你的人生,你称其为命运,除非你能意识到你的潜意识。”


这个“意识到你的潜意识”,其实就是自我觉察。


自我觉察是成长的第一步,因为潜意识里就隐藏着我们的真实需求。


比如我的真实需求是带妈妈去大城市医疗,但是当下的我因争吵生气,意识做出了判断我要离开,说出的话语便是抛弃她。在我小时候,甚至会赌气做出这种行为。如果我没有觉察到自己偏离了自己的真实需求,回到了过去的交谈模式,在当时那一刻停下来,后果可能真的是双方再次彼此伤害。


当我觉察到的那一刻,也就是抛弃旧模式的开始。全新的改变就会由此开始,也因此带来了我们的个人成长。


觉察意味着用真实的心面对一切,而真实才是治愈和成长的良药。

 

2.改善关系


当我们愿意去觉察和亲近所发生的一切,脑中会产生一个趋向的机制,促使我们开阔心胸,当我们全然地觉察当下发生的一切,我们或许会觉察到:


那个木讷不懂浪漫的爱人,他的眼中散发出灼热的光芒,似乎照亮了我的一切;


那个会议上指责我的老板,他的语速正常且眼神殷切,他只是在表达对事情的看法,而不是在指责我,


那个口口声声说为了我好让我拒绝客户的同事,她的目光闪烁,态度谄媚,这里的陷阱被我们识别了

 

当我们知道自己的身体和心里的感觉是什么,也能够对他人的身体和心理的感觉“感同身受”,让自己可以跟他人产生情感联结。

我们便更加地能够同理共情,知道如何与他人情感联结,社交应对,也会让自己的人际关系更加圆满。

 

3.改变命运


如果我们真正地掌握觉察的力量,也就相当于拥有了第三只眼,带我们领略世界的丰盛、人情的冷暖,自我的悲喜。


当我们看到了这个真实的世界,才能做出正确的决定,指引我们与自己,与他人,与世界建立更好的链接。


武志红老师曾经说过:觉知就是光,而没有被觉知之物,就是藏在黑暗中。一旦有觉知之光照了进来,黑暗不仅无所遁形,而且黑暗中的动力,还可以变成光明之物


当我们能化黑暗为光明的时候,我们也就在改写自己的命运。

 


 觉察的核心

既然觉察可以改变我们的命运,那到底如何才能提升我们的觉察力呢?


在了解可行方法之前,我们需要先确保自己走在真正的觉察到路上


通过对觉察的深入练习,我发现很多人会将觉察与内省混淆,但其实两者完全是两回事。


简单来说,觉察是自发的、中立的、创造性的,对此刻升起的经验的体验(无论是对感觉、情绪、观念、想法或是行为)。


相反,内省是以一种精妙的、评估式的、控制性的,并且常常是以评判性的方式引导我们的注意力。内省虽然很有价值,却很有可能打断我们。


如果执着于评判的思维,可能会带我们更加偏离真实的自我,为自己书写了另一版本的故事。


觉察的核心本质有以下三个:


1.此时此地


觉察只发生在此时此地,在我们冥想、走路、吃饭、对话、行为进行的那一刻,我们对自己、对外部的观察和觉知。因为当下的一切才是真实的,而回忆是我们的主观加工。


2.真实客观


真实客观要求我们以中立的第三者身份去感知当下的自我和外部环境。因为自己的思维意识是基于主观的我做出的行为指令,比如我生气了,但我生气的原因是害怕失去。我们需要尽可能地觉察到自己的真实需求。


3.关注抱持:


觉察的当下,可能会因为触碰到我们的恐惧、害怕、焦虑而感到痛苦,这个时刻,不要去做任何评判,只是专注地关注自己的情绪和身体或者外部环境是怎样的,不用做任何的评判和打断,抱持会让我们更深入自己的潜意识。

 

正念练习提高觉察

 

如果你问我,如何才能提高自己的觉察。


我的答案就是正念练习


正念练习的初学者常常因头脑的喧哗躁动的活动而感到惊讶和苦恼。想法、感觉、情绪、恐惧和欲望混乱地追逐着彼此,就像狗痴迷地追着它的尾巴。


一场正念练习后,很多人可能就会选择放弃,因为并没有发现什么有意义的后果,而且感觉似乎莫名其妙,像一种玄学。


然而,当继续深入的练习后,获得某种稳定的觉察后,我们就会驯服我们不安的头脑。


这些发散的想法就是我们的思维,而潜意识就隐藏在这些谜团之后。想要触达潜意识,不如就先从关注自己的身体开始。


来一场经典的身体扫描吧,你会发现自己的身体觉察会被逐渐唤醒。


一个人必须关注当下,这是正念的核心,也是觉察的核心。

 

原创:叶紫苏苏
责任编辑:一只梨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