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自我同一性?| 心理词条

01

定义阐述


自我同一性又称自我认同,是美国精神分析学家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中的一个专业术语。


他认为,所谓自我认同是指青少年对自己的本质、信仰和一生中的重要方面前后一致及较完善的意识,也就是个人的内部状态与外部环境的整合和协调一致。


自我同一性是个体在特定环境中的自我整合和适应之感,是个体寻求内在一致性和连续性的能力。也是指人格发展的连续性、成熟性和统合感,个体尝试着把与自己有关的各方面结合起来,形成一个自我决定,协调一致,不同于他人的独具“同一风格”的自我。


埃里克森把同一性定义为一种熟悉自身的感觉”,“一种知道自己将会怎样生活的感觉”,“一种从信赖的人那里获得所期待的认可的内在自信。


除了自我对自身的认同,有学者特别强调:自我同一性是指当自我对自身的认识与感觉他人对自身认识达成一致时产生的感觉。


也就是说自我同一性其实包含两层意义:


1,个体的内部达到自我整合的和谐状态;


2,个体对自身的认识与个体感觉到的外界对他的认识达成一致。


而第一层是第二层的前提和基础。


02

背景/来源


心理学家埃里克森提出了著名的“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指出人生的每个阶段都有一个需要完成的心理发展任务。


这八个阶段包括:

 

  • 婴儿期(0-1.5岁):基本信任和不信任的心理冲突

  • 幼儿期(1.5-3岁):自主与害羞(或怀疑)的冲突

  • 学龄初期(3-5岁):主动对内疚的冲突

  • 学龄期(6-12岁):勤奋对自卑的冲突

  • 青春期(12-18岁):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乱的冲突

  • 成年早期(18-25岁):亲密对孤独的冲突

  • 成年中期(25-65岁):繁殖感对停滞感的冲突

  • 成年晚期(65岁以后):完善感与绝望感的冲突

 

埃里克森认为,我们在每一个人生的发展阶段,都有不同的任务需要解决,如果解决好了,就会有积极作用,如果没有顺利解决,那么就有消极作用。

 

如果各个阶段都保持向积极品质发展,就算完成了这阶段的任务,逐渐实现了健全的人格,否则就会产生心理社会危机,出现情绪障碍,形成不健全的人格。

 

1213岁至1718岁的年轻人,发展的任务是建立自我认同和防止自我认同混乱。儿童进入青年期,个体意识分化为理想的自我和现实的自我,并达到统一。


为此,要么努力改变现实自我,使之不断靠近理想自我,最终和理想自我一致;要么修正、改变理想的自我,使之符合现实的自我并达到统一。

 

青年自我认同的建立和他以前发展阶段所建立起来的信任感、自主感、主动感有直接关系,如果顺利地完成了以前的发展任务,自我认同就容易建立,并顺利地进入成人期。

 

如果不能顺利地完成前期的任务,自我认同就难以建立,就会导致自我认同的混乱,以致妨碍人格的正常发展。

 

03

相关案例


北大教授徐凯文老师提出的“空心病”,折射出现在很多大学生缺乏自我认知,没有形成统一的自我意识:他们不能进行恰如其分的自我评价;缺乏兴趣和热情,常处于冷漠状态;缺乏理想和目标,对未来的预期处于一种不抱期待的无力状态。

 

这说明他们并没有建立起自我同一性,他们的内部没有整合,他们不知道自己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当人生没有希望,生活也就失去了乐趣和本该有的激情。

 

我有一位朋友,对孩子的期望很高,希望把孩子培养成自己期待的样子。


他家孩子特别喜欢画画,梦想是当一名漫画家,但父母却极力反对,阻止他学习画画,有一次父母甚至还把孩子的画全部撕掉了。他们希望他成为一名科学家,从小就安排孩子上各种各样的文化培训班。

 

当孩子进入初中后,开始出现消极抵抗情绪,上什么课都睡觉。而他的父母却还是坚持自己的教育方向……


孩子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行为,是因为孩子每天都做着自己不喜欢的事情,他不想成为父母期待的那个自己,他想成为真正的自己,做自己真正热爱的事情,但似乎这对他来说,几乎是没有办法实现的。

 

这是不是让你联想到抖音里那些哭着弹钢琴、弹琵琶的孩子,音乐对于他们来说,不是享受,不是兴趣爱好,而是爸爸妈妈每天逼着他们必须完成的任务。

 

当我们自己知道我们想成为什么样的人,但我们的父母却不同意我们成为那样的人,这时,我们对自身的认识与我们感觉到的外界对自己的认识就没有达成一致。

 

如果我们不通过一些方式来调整自己,或者不通过一些方式来与父母沟通,那么,我们就无法发展出自我同一性。

 

当我们没有了同一性的感觉,我们没有了自身的存在,我们就会彷徨迷茫,找不到人生的方向和生活的意义。


04

我的经历


我从小学习就很好,父母也总是以此为傲,他们希望我将来能成为一名大学教师,就像我的一位姑姑一样。

 

而我在这样的期待中长大,也把当大学教师当做了人生的终极目标。

 

我在硕士毕业后,为了能够进入高校教书,就继续准备考博。硕士毕业后的那个暑假,我和相恋六年的男朋友结婚了,接着一边准备考博,一边备孕。当我得知自己通过了初试的时候,我也得知自己怀孕了。由于我学的是工科,在博士期间需要做大量的实验,导师建议我在读博与孩子之间选择一个。

 

我果断地选择了孩子,因为考博还有很多机会,但孩子是生命的延续,是爱情的结晶,是上天赐给我最珍贵的礼物。

 

后来,宝宝出生后,我还是没有放弃曾经的“梦想”,继续着备考。然而,这个时候,老公和婆家对我的期待是:希望我做一个全职妈妈。


于是,我开始了全职带娃的生活。

后来,宝宝读幼儿园了,我开始有了很多自己的时间,于是,我开始复习备考,也是在那个时候,我了解到心理咨询师的考试,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开始了心理学的学习。

 

在复习期间,发现我想要成为高校老师的这个目标简直遥遥无期。


首先,我要考上浙大的博士,然后,我要读四年博士,顺利的话,博士毕业后,我才可以去高校应聘。但是,我忽然发现,自己以前并不喜欢做科研实验,如果我去读博的话,那么我必须逼着自己做大量的实验,同时,我还需要暂时放下现在这个需要我照顾的家庭。

 

我问自己:“这是我想要的吗?”

 

不是啊,我突然发现,我读博的目的只是为了向大家证明我是会读书的,我可以把读书读到极致,拿到最高的文凭,这是外界对我的期待,然而,是不是我内心真正想要的呢?

 

那么,如果读博不是我真正想要的,当大学老师是我真正想要的吗?

 

也不是,我想追求的生活是一种自由的,可以照顾家庭的,又可以不断成长自己的状态。

 

我曾经不断地寻找,该如何才能达到照顾家庭和实现自我的平衡。

我考过教师资格证,但发现如果真的在学校当老师,我就无法照顾孩子,无法给老公提供安稳的家庭环境,反而使原本幸福、和谐的家庭变得不稳定;我想过开个小店,但发现这并不是我擅长和喜欢做的事情……

 

直到后来,我遇到了心理学,我发现我找到了自己真正热爱的事情。我从小就善于倾听,擅长共情,我喜欢在学习上进行深入地探索与钻研,我对心理学的知识充满着好奇与热情。

 

我终于找到了照顾家庭和实现自我的平衡点,我可以在家里自由地学习、工作,可以不断地提升自己、成长自己,同时还可以更好地照顾家庭、关心家人……

 

终于,我的内部达到了自我整合的和谐状态,我对自己的认知和我感知到的外界对我的认知也越来越和谐统一。

 

其实,这个过程真的是非常艰难的。在最开始的时候,当别人说我是全职妈妈,我的内心充满了抗拒;当我为了满足家庭的需求,安心在家,不再工作时,我的内心却十分纠结矛盾;当我选择走心理咨询师的道路,父母还是会提议我再去试试当老师……

 

而当我自己真正看清了自己,当我自己真正知道了自己该成为什么样的人,我的内在才变得和谐统一起来,才构建好了我的自我同一性。

 

这个时候,外界的声音似乎变得没那么重要了。而当我们内部的热情,激励着我们一步步成为那个自己最期待、最理想的样子,也就是在告诉世界:这才是我自己。

 

当你真正地成为了你自己,全世界也都会为你鼓掌、喝彩!

 

 




 
文:湘遇成欢
责任编辑:殷水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