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煤气灯效应?是如何被用来毁人心智的? | 心理词条

1、阐述定义

生活中你是否也遇到过这样的情况:

从小就被父母或亲戚说自己长得丑(鼻子塌、招风耳、或腿粗、……),自卑了很多年,但同学们却把你评为心目中的女神/男神。

明明是父母/伴侣误解你或太过分,你为自己辩解,却被他们指控“没有良心”、“就知道顶嘴,一点都不孝”,然后你为了做个好伴侣、好孩子,不得不让渡自己的正当利益和边界,去获得他们的认同。

博闻强识的学界大拿,每次喝了点酒就开始对你上下其手,你不太舒服提起此事,却总被他以及他周围的人告知“你是不是太敏感了点?”,于是你觉得自己可能真的太敏感了,平时那样彬彬有礼,风度翩翩的老师,不像是故意占便宜的人。

一直很崇拜很尊敬的领导,突然有一天强占了你独立完成的工作成果为他自己谋利,去质问他,他却告诉你:“要不是我,你根本想不到这个idea,也不可能做成”,并且一脸的毋庸置疑,于是你陷入回忆,检查自己是否真的无意间得到了他的帮助或启发。

多金帅气温柔体贴的“完美男友”,结婚后开始频繁吐槽你,“你总爱乱花钱,就不该让你管钱”、“你天天化妆打扮,是不是想勾引男人?”、“你脾气这么差,除了我没有人受得了你”……你怎么举证、辩解都并没用,每当你精疲力尽快哭了,他就会勉为其难地安慰你,并为你制造惊喜和浪漫,尽管他依旧不认同你。于是你渐渐觉得,可能自己真的有点过分了。

如果碰到类似的情况,很可能你正在被煤气灯操纵。

在心理学上,【煤气灯操纵法(gaslighting)】是指操控者将虚假、片面或刻意扭曲的事实灌输给受害者,并持续使用否认、矛盾、误导和谎言等方式,让受害者怀疑自己的记忆、认知、精神状态以及自我价值,从而彻底失去自我,最后只能盲目相信操控者的一种情感操控形式。

煤气灯操纵者(煤气灯人)不分男女,可以是生活中你遇到的任何人,他们的共同点就是让你怀疑自己对现实的认知。他们往往将自己置于关系中的主导地位,并且希望自己是影响被操纵者的唯一来源,以下是操纵者们会在关系中可能表现出来的9点迹象(Barton & Whitehead,1969;Gass& Nichols,1988) :

  • 较为自恋、以自我为中心;

  • 利用你的弱点进行嘲讽、攻击,批评你的一举一动,贬低你的自身价值;

  • 树立权威,假装自己无所不知地了解你,甚至试着说服你,你所相信的是错的,是在进行自我欺骗;

  • 试图让你相信,除了他们以外所有人都在欺骗你,会做对你有害的事情;

  • 让你觉得你的想法和感受并不重要;

  • 使你怀疑自己的理智;

  • 他们并不一直对你很差劲,时不时地会给你一些甜头,不断使用正强化和负强化去操纵你迎合他们的要求做事。这种情绪、态度上的不稳定使你感到困惑,并开始质疑一切;

  • 倾向于选择性记忆,他们有时会否认自己说过的话和做过的承诺;

  • 由于认为自身的形象应是“高大的”,一旦出现问题便推卸责任,并通过撒谎、掩饰等方式将错误归咎于你或者他人;

  • 善于扭曲事实,并给出一个既长、又非常复杂的论证过程使其更有利于证明自己的观点。

煤气灯操纵总是通过两个人实现——其中一人是煤气灯操纵者,播种困惑和怀疑;另一人是被操纵者,为了能让这段关系继续,不惜怀疑自己的认知。这样的两个人所构成的关系,被纽约大学应用心理学博士、精神分析师罗宾 · 斯特恩称为煤气灯效应(The Gaslight Effect)或煤气灯探戈


电影《煤气灯下》

2、背景/来源

煤气灯操纵法(gaslighting)一词起源于 Patrick Hamilton 1938年的戏剧“Gaslight”,后随着1944年首映的电影《煤气灯下》(Gaslight)的热映而引起广泛注意,1981心理学家Calef 和 Winshel将其正式命名为gaslighting,并刊登精神分析的学术出版物上。

如今,煤气灯操纵法(gaslighting)已经成为了一个常用的词汇,频繁出现在自助心理学读物以及政治评论中,用来形容施虐者在政治和人际关系中所运用的心理操纵策略。

罗宾·斯特恩在《煤气灯效应》(The Gaslight Effect)中指出这种心理操纵策略非常普遍,但并不是个人原因造成的,而是由以下几个原因在社会文化中发挥巨大作用导致的:

1)女性角色经历的深刻变革,以及对此变革产生的强烈抵抗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男女两性在情感和工作上的关系发生了巨大变化。当时男性纷纷参军打仗,大量女性进入职场,从事以前属于男人的工作。

女性在工作和个人生活里突然拥有了新权力——而这种角色的转变可能让她们自己和她们的伴侣都觉得受到了威胁。尽管女性开拓了一片新天地,可以自由工作、竞选公职、广泛参与公共生活,但是很多女性在某种程度上还是渴望拥有传统的两性关系——找一个可以依靠的强壮男性,给自己提供指引和帮助。很多男性在某种程度上对女性同时在公共和私人领域里追求平等的权利感到不安。

结果就是一些男性被坚强、聪明的女性吸引,但同时又想控制她们。同时一些女性主动地“重调程序”,让自己扮演小鸟依人的角色,为了获得伴侣在精神上的支持,以及实现她们对自己的认知。

好莱坞很快对女性拥有财权的新现象做出反应,拍了几部“煤气灯操纵型”的电影,这其中就包括由英格丽·褒曼和查尔斯·博耶主演的《煤气灯下》。在这些电影里,强势、有魅力的男性成功地欺骗了优秀但脆弱的女性,让她们放弃自己的观点。这种关系似乎和当时社会上对两性的期许及两性彼此经历的突然转变有关。

2)遍地的个人主义,以及随之而来的孤立

传统社会可能给个人发展提供的空间很有限,但男性和女性都可以接触到更为广泛的社交网络——工会、教堂、社区小组、少数族裔团体,等等。任何个体——即便是伴侣或雇主——都可以被放到一个更大范围的环境里来看待。

如今,随着高度的个人流动性和社会对消费主义的关注,从社交层面而言,我们相比以前更被孤立。我们把大量的时间花在工作上,还经常更换同事。业余时间一般都以比较私密的方式度过——跟伴侣或几个朋友共处,而不是参与到教堂、工会或社区组织的活动里。在这样的背景下,任何人都可能对我们产生巨大的影响,因为我们被孤立了,接触不到其他的信息来源和反馈。

伴侣似乎成了我们唯一的精神支柱;直属领导似乎对我们的职业前途和自尊拥有无尽的掌控权;密友似乎成了我们忙碌、孤立的生活里寥寥无几的人情纽带之一。结果,我们把自己希望得到外界认可的需求全都寄托在这些关系上,并指望通过这些关系来给自己下定义,完成自我认知。在传统社会里,我们可以通过一系列广泛的精神纽带来获得安全感;而在现代社会里,我们往往只能依靠一个人——伴侣、密友或某位家庭成员。

但很多时候,我们需要的理解和共鸣不是任何单一的关系可以满足的。正是因为迫切地想要证实我们是优秀的、有能力的、招人喜爱的,加上越来越孤立、很少与其他人联系,我们成了煤气灯操纵的首先对象。

3)煤气灯文化盛行,人们被强迫接受市场上的主流需求和观点

在今天的环境下,煤气灯操纵如此流行,是因为人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焦虑。我们不停地被一大堆新闻和信息轰炸,而我们也知道这些内容不一定准确——有些甚至可以称为“假新闻”或“另类事实”。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对自己能相信什么不再那么确定,因此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容易被煤气灯操纵。

比如2016年3月总统候选人唐纳德·特朗普的竞选团队殴打了女记者米歇尔·菲尔茨,尽管警方有可靠的目击证人,甚至有事发当时的录像。但特朗普的竞选团队一直宣称该事件从未发生,坚持说菲尔茨得了“妄想症”,并且提供“录像”证明。接着政客又和某些记者联手,企图说服大家这件事并没有发生,在长达8个月的洗脑下,连亲历事件的当事人都开始怀疑自己的认知。

通过煤气灯操纵来实现政治目的已经是很可怕的现象,但问题还不止于此——它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有些方面看起来似乎是个人的事,但实际上已经被社会的总体文化深深影响。正是这种文化不断地鼓励我们去相信那些明显不是事实的想法。

广告不断地向我们灌输,女性只有拥有完美的体型和化好妆的漂亮脸蛋,才会受到男性的青睐,尽管事实并非如此。政客们一会儿给自己的行为找一个理由,一会儿又来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给出另一番解释,而且从来不承认新的“政党路线”跟之前的不是一回事。

由此看来,我们已经生活在“煤气灯文化”之下。人们本应被鼓励去发现或创造自己的真相,但事实上我们被无数强大的指令狂轰滥炸。所有这些指令都要求我们无视自己的感受,反而把当下市场上主推的需求和观点看成自己的需求和观点。



电影《煤气灯下》

3、案例分享

最经典的例子就是,1944年由美国导演乔治·库克执导的惊悚片《煤气灯下》。

在电影中,钢琴师安东(CharlesBoyer饰)为了将妻子宝拉(Ingrid Bergman饰)所要继承的大额财产据为己有,一面将自己伪装成潇洒体贴的丈夫,另一面又不断使用各种心理战术,联合家中的女佣企图将妻子逼疯。在丈夫缜密的心理操纵下,原本美丽自信的宝拉逐渐变得神经兮兮,怀疑现实、质疑自己,最后不得不在精神上几乎完全依附于安东。

安东先靠装出来的温柔体贴博取了宝拉的信任,接着利用宝拉年幼丧亲的创伤,让宝拉以为自己遇到了来拯救自己的白马王子并对此深信不疑,于是两人认识2周就迅速闪婚。婚后安东不停地说宝拉得病了、很虚弱,而且经常偷换物件、变换房间里的摆设,并赖到她头上。最阴险的是,他刻意操纵煤气,让她看着煤气灯莫名其妙地变暗,然后坚持告诉宝拉那是她的幻觉。还联合女仆对宝拉进行洗脑,并限制宝拉外出和会客,避免她脱离掌控。

在丈夫邪恶计划的实施下,宝拉开始相信自己失去了理智。因为感到困惑和害怕,她变得歇斯底里,结果真的成为安东口中那个脆弱的、迷失方向的人。她陷入了一个恶性循环:越怀疑自己,就越困惑、越歇斯底里。她极度渴望获得丈夫的认可、听到他说爱她,他不但不肯,还一再表示她已然精神错乱。直到后来,一名警探向她保证他也看到了煤气灯变暗,她才一步步恢复理智和自信。

通过《煤气灯下》我们可以明确看出,煤气灯操纵式的关系总是涉及两个人。安东需要通过不断引诱宝拉上当来感觉自己的强大和掌控局面的能力,同时葆拉也渴望被引诱。她过度理想化了这名强壮帅气的男人,拼命地想相信他会珍惜并保护自己。当他开始实施精神虐待的时候,她不愿去责怪他,也不想重新审视他,而是固守着头脑里那个完美丈夫的浪漫形象。她对自身的不安感和对丈夫的理想化想象给他的操控行为提供了完美的切入点。

在电影《煤气灯下》里,煤气灯操纵者追求的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他刻意逼疯妻子,这样就可以夺取她的财产。现实生活中很少有如此邪恶的煤气灯操纵者,但他们行为的效果可能也是邪恶的。不过,从煤气灯操纵者的角度来看,他只是在保护自己。煤气灯操纵者的自我认知存在严重缺陷,以至于他不能容忍别人对他的观点进行丝毫的质疑。无论他如何理解世事,你也必须持有相同的看法——不然你就是故意让他陷入无法忍受的焦虑之中。

煤气灯操纵者绝对不会考虑自身的问题,比如他的嫉妒、不安或多疑。他一定会坚持他的理解,比如:你太喜欢调情,所以才搞得他不开心。仅仅是自己知道这一点还不够,他必须得到你的认同。如果你不认同,他会发脾气、冷落你、恶语伤人或者有理有据地批评你,一连好几小时。

新闻中也有许多类似的案例:北大法学院大三女生包丽,因为自己男朋友恶臭的“处女情结”,最后被逼到自杀;毕业在即的武汉理工大学研究生陶崇园,因“长期遭受导师王攀压迫,被迫叫导师爸爸、给导师买饭打扫卫生、被导师阻止深造”等原因,最终“实在受不了了”而跳楼自杀;哈佛博士王光亮利用学术、职权,诱奸和强暴多名女性,其中一名受害者表示自己被性侵后还被逼承认“爱对方”,并在王光亮的刻意引导下误以为自己真的喜欢他,并成为了“恋人”关系。

北大女生包丽的聊天记录及微博

4、相关科普

一、煤气灯操纵的三个阶段

煤气灯操纵通常都按阶段进行,但不一定会完全经历以下列举的三个阶段(有些人一直处于第一阶段):

第一阶段:不相信

煤气灯操纵者说了些非常离谱的话,比如:“那个问路的男人明显是想跟你上床!”你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你觉得自己理解错了,或者他理解错了,又或者他只是在开玩笑。那句批评显得如此荒谬,以至于你可能没多想就由它过去了。你也有可能尝试纠正话里的错误,但不会费太多精力。你也可能跟对方展开深入的争论,但你还是颇为相信自己的观点。尽管你希望得到对方的认可,但还没到疯狂渴望的地步。在煤气灯操纵程度相对较浅的第一阶段,你会感到困惑、沮丧和焦虑。

第二阶段:辩解

你需要为自己的言行辩解。你寻找证据证明煤气灯操纵者是错的,还极力跟他争论。通常在自己的脑子里拼命地想获得他的认可。如果你经常觉得自己钻牛角尖,有时甚至到了绝望的地步,那你就进入了第二阶段。你不再确信能够获得煤气灯操纵者的认可——但你还没有彻底放弃希望。

第三阶段:压抑

到了这个时候,你开始主动证明煤气灯操纵者是对的,因为那样你就有可能按他的方式去做事,并最终获得他的认可。在第三阶段,你精疲力竭,经常连争论的力气都没有了。此时,你失去自信、自尊、主见和勇气,最糟糕的是,你已经看不到希望,觉得自己无药可救、毫无快乐可言,只想得到煤气灯操纵者的认可。人生最痛苦的时刻也许就是你意识到与以前那个最好的自己——真实的自己,遥不可及的时候。这时,煤气灯效应就彻底会摧毁一个人的意志。

二、煤气灯操纵者的三种类型

1、魅力型煤气灯操纵者:为你打造一个特别的世界

他们不可能一直给你带来负面的感受,甚至可能一切都很完美,直到第一次出现问题——也就是他第一次指责你做了某件你没有做的事,还指望你同意他的话的时候。你以为这是偶发事件,所以在之后的几个星期甚至几个月里,你可能依旧散发着恋爱的光芒。但是问题终究会再次出现,但这个时候你对这份感情已经投入很多,舍不得放弃,所以尽管你不喜欢他糟糕的行为或煤气灯操纵的做法,你还是紧紧抓住这段关系,极其渴望找回从前的光芒。

表现魅力和浪漫的方式多种多样,如果你的伴侣旨在通过浪漫的手段让你不再专注自己的感受——比如,送你鲜花,这样你就不会批评他约会迟到;又比如,他在朋友面前羞辱你之后,立即进行最夸张的、让你无法呼吸的赞美,为了让你怀疑自己的想法有问题——那么你就陷入魅力型煤气灯操纵了。

但不是只有恋爱对象才能成为魅力型煤气灯操纵者,很多领导、同事,甚至亲戚朋友都可能是那个让你又爱又恨,琢磨不透的那个人。

2、好人型煤气灯操纵者:让你说不上来哪里有问题

这种人看起来通情达理,很“好”,但其实铁了心要按自己的方式来做事。心理治疗师莱斯特·利诺夫很贴切地用“不尊重的顺从”来形容这种行为:表面上同意对方的观点,实际上不予理会。他们可能会帮你很多忙,为你做很多事,你们之间出现分歧,他会道歉或放弃自己的需要,满足你的需要。他们看起来很善良,并对你极好,但实际上他们又会一边做着答应你的事情,一边摆臭脸、生闷气,运用一系列小手段,向你表示他们的不满。

如果你跟这样的人交往,可能会经常感到困惑。你可能觉得在某种程度上被忽视或被侮辱,你的愿望和担忧无法真正传达给对方——但你又说不上来到底哪里出了问题。

3、威胁型煤气灯操纵者:盛气凌人、嫁祸于人和刻意隐瞒

魅力型煤气灯操纵和好人型煤气灯操纵往往很难发现,因为操纵者的行为在其他情况下可能是非常令人向往的。但有些煤气灯操纵行为的问题显而易见,比如吼叫、贬低、排挤、嫁祸于人,以及其他种类的惩罚和威胁。

在某些情况下,威胁型煤气灯操纵可能和魅力型或好人型煤气灯操纵交替出现。但大部分时候,是两人关系中的主导特征。

三、煤气灯探戈:一个巴掌拍不响

以往,人们往往认为这是操纵者单方面的恶,但罗宾·斯特恩提出,尽管从表面看来,煤气灯操纵像是操纵者以虐待人为乐的一个单独的单方行为,但其实总是包含双方的积极参与:

 

  • 操纵和被操纵者双方都有责任,这种情感虐待是双方共同打造的。

  • 很多操纵者并非故意作恶,而是一种无意识的行为。

 

这并非是一种“受害者有罪论”。事实上对于被操纵者来说,认识到自己也有责任,反而有助于他们脱离。

四、被操纵者上钩的原因:

1、害怕被抛弃,害怕孤独:

对极度渴望亲密关系的人来说,他们无法忍受独处,需要时刻和别人共生。

2、不切实际的幻想和灾难性想法:

有人会希望拥有一个完美的恋人、朋友或父母,希望获得对方无条件的爱。因为希望获得无条件的爱,所以他们也会尽量做到无条件的去爱对方。当对方无法理解自己,不照顾自己的感受时,他们会觉得自己只要做得更好,对方就会改变。于是不断地放弃自己的原则,丢下自我,去满足对方,并期待对方有一天也会这么对自己。另一些人则是过度夸大了冒犯煤气灯人的后果,比如天真的以为得罪了导师就会被整个行业封杀,得罪了现在的老板就会断送职业前途,分手真的会活不下去。

3、物质方面的顾虑:

很多女性不愿意放弃对她们进行煤气灯操纵的伴侣或领导所能提供的经济保障或生活水准。尽管她们知道自己不开心,但还是相信——正确也好,错误也罢——如果生活水平降低,她们会更不开心。很多女性出于经济或情感方面的原因,认为自己一旦选择离婚或换工作,孩子会跟着受苦。

4、暴力的威胁:

担心或者已经经历过——来自煤气灯操纵者的身体暴力或名誉威胁等。

5、害怕被羞辱:

对很多人来说,就算后知后觉发现了问题,但承认事情已经到了这么糟糕的地步简直是奇耻大辱。离开这段关系就好比承认失败,而留在这段关系里似乎还有翻身的机会。

6、缺乏客观的自我认知:

因为煤气灯操纵者总是给你负面评价,说你这里不好、那里不好,而这些批评也许有一定的道理。这种基于事实给出的批评,非常具有迷惑性,但实际上是被他们扭曲和夸大的。假如缺乏对自己的客观认识,缺少客观评价的来源,你很容易信以为真。

五、难以逃脱煤气灯操纵的原因

武志红的《为何家会伤人》中提到:一对一的洗脑,只要满足了信息封锁、关系封锁、适度的威胁、树立权威几个条件,就够了。

因为实施洗脑的一方,太有毅力太坚决了,被洗脑的一方最后会投降。而且,在开始投降的时候,会抱着宁事息人的态度想:「算了,这一次认输吧,我太累了。」

殊不知,这只是噩梦的开始,第二次、第三次乃至更多的洗脑会接踵而至,而且投降的时间一次比一次短。


六、关掉煤气的五种方法

  • 分清真相和曲解。

  • 判断两人的对话是不是权力的争夺,如果是,就退出。

  • 识别你触发煤气灯操纵的行为,也识别他的。

  • 关注你的感受,而不是“对”和“错”。

  • 切记,你无法控制任何人的意见——即使你是对的!

七、关于是走还是留的四个问题

  • 我能用不同的方式和这个人相处吗?

  • 他能用不同的方式和我相处吗?

  • 我是否愿意努力改变我们之间的相处模式?

  • 现实地看,如果我付出最大的努力,这段关系是否会令人满意?


电影《煤气灯下》

5、个人见解

一、煤气灯现象,比你想的更常见

这种操控看似耸人听闻,仿佛只会出现在电影、小说或新闻偶发事件里,离我们非常遥远,但其实它在现实生活中十分常见,并且相当强效和隐蔽。

就我个人而言,我从小被父母视为“粗心大意、丢三落四”的人,起因也许是源于小学时玩得太开心或着急赶路,丢了钱包或忘拿雨伞,或者偶尔审题不仔细。于是就被父母贴上这个负面标签,每次写作业、出门都要被提醒无数遍,他们总会用异样的眼神看着我,会说“你总是丢三落四,把东西放好,别再丢了”、“早就告诉你,要仔细一点了,你看看又这样”。

尽管他们从来都只是嘴上说说,并没有给我一些切实有效的方式方法来帮助我改善问题。但年龄小,认知有局限的我,还是深深认同了他们的话,并且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都处在害怕丢东西的恐惧里,甚至以为自己有先天的缺陷,也从来不敢跟别人提起我的苦恼。可悲的是,我想了各种办法,比如把钥匙、手机挂在脖子上,给自己设语音闹钟提醒自己需要带的东西……都没什么太大的作用,我似乎依旧在“频繁”丢东西或被偷东西。

直到上大学,无意间和别人聊天,我才发现,雨天丢伞真的非常常见。我丢雨伞的次数和大多数人比起来并不算夸张,而且只要我不是着急赶时间或因为太过悲伤而失魂落魄,我几乎不会丢东西。另外手机被偷在大学里也是很常见的问题,而父母之所以几乎从来不丢手机,是因为他们到哪都开着私家车,并不需要挤公交坐地铁。

自从发现了这一新的认知,我便不再惶惶不安,更有趣的是,从此之后我也几乎没再丢过什么东西了。

丢三落四了二十几年,忽然发现自己其实并不是不正常的,这种颠覆了认知的事情,确实让人感觉有点惊悚。

而生活中这样的例子随处可见,许多人都这样深陷在煤气灯操控式的关系中却不自知。“对某人进行情感操纵”也并非大多数煤气灯人的本意,毕竟,极少有人会处心积虑地想要折磨自己爱的人。

以亲子关系为例,很多的家长想让孩子按自己的想法去做事,或因为担心孩子受伤或走弯路,总是习惯于在日常生活中否认孩子自己的认知、感受和判断,让孩子觉得自己并没有对好坏的判断力,从而全盘接受家长的安排。

戈培尔效应告诉我们,“谎言重复一百次也可能成为真理”。重复是一种极有力量的心理暗示。

于是一直接受父母的负面暗示的孩子,会变得越来越木讷,越来越胆小,越来越自卑…,越来越不能相信自己的感觉和判断。

虽然父母的初心是为了孩子好,结果却让孩子变得更糟糕了。

二、被煤气灯操纵的受害者,也可能成为煤气灯人

在一段关系中,两位当事人可能会轮流扮演煤气灯操纵者,完全对调身份。只不过他们是在不同的问题上寸步不让并强迫对方接受自己的看法的。又或者一个一直被煤气灯操控的受害者,进入别的关系中也会成为加害者。

所以如果想要获得一段健康的关系,识别自己或他人的点煤气灯行为,就显得格外重要。

最能帮助我们识别点煤气灯行为的办法是寻找一些值得信赖的参照物——他人、直觉,或者你内心的声音、躯体的感受,帮助你更客观更全面地看待事情。

三、看透煤气灯效应的本质,避免被操纵

PUA其实就是煤气灯操纵中的一种,而那些明明毫无逻辑,却还要各种诡辩,强迫别人接受他的观点的杠精,本质上就是一种煤气灯人。

那些不为谋取外在利益而对别人进行煤气灯操纵的人,他们不是极度自恋就是极度自卑,只不过外在表现都显得得很自恋。他们只认定自己眼中的现实,无论有多少人对他所坚持的事实提出质疑。这种自恋正是对认真听取他人意见或在意他人看法的一种防御。

当他们被人质疑时,他们会产生自恋性暴怒。这种愤怒对极度自恋的人来说,并不是因为他们怀疑自己观点的正确性,而是因为他们无法忍受不能百分之百掌控他人的感觉。但对于极度自卑的来说,别人的不认同似乎就是在对他人身攻击,把自己观点的对错等同于自己是否是个糟糕的人,所以他为了保护自己,会竭尽全力迫使对方屈服,增强自己的掌控感,靠凌驾在别人之上的感觉来确认自己的强大。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意见分歧、扭曲真相、互相冒犯……都能构成煤气灯操纵。只有当被操纵者,把操纵者看得比自己更重要,过分渴望得到他们的认同、欣赏和爱的时候,才会扭曲自己的认知迎合他们。

就像我们在网络上遇到杠精,无论他们怎么给我们点煤气灯,哪怕我们可能吵不赢他们的歪理邪说,也并不会过分在意他们,而动摇自己的立场。但现实生活中对我们极重要的人,他们对我们的诋毁、嘲笑就很容易让你备受打击并格外在意,希望试图扭转他们对你的看法。

所以无论面对什么样的人,处在什么样的关系中,都需要把自己放在第一位,尊重自己的真实感受放弃改变他人的想法,放弃对“被肯定”的执着,放下“被人理解”的执念。不要总纠结谁对谁错,关键不在于谁对了或谁赢了,而在于你是否喜欢被这样对待。

同时,为了让永远握有自己人生的主动权,要记得无论何时都别过分依赖某一个人,要丰富自己的社交圈,保持经济独立,勇于求助。

煤气灯式的关系并非完全糟糕 ,没有一丝可取之处。事实上也不存在完美的亲密关系,但却不能以此为由,纵容煤气灯人的恶行。也不要试图以爱为名义,去合理化情感操纵这一行为。

要学会从宏观角度评估这段关系:好的感情虽然也有磕磕绊绊但还是能滋养我们,给予我们爱和力量,让我们变得越来越自信的;坏的关系,就算有梦幻般的美好,但终归让我们变得越来越糟。

没有人值得你放弃自我、放弃生命,打着爱的名义伤害你的感情尽早远离。


参考资料:
[1]《煤气灯效应》 罗宾·斯特恩 中信出版集团
[2] Andrew D. Spear(2018)Gaslighting, Confabulation, and Epistemic Innocence
[3] Barton, R.& Whitehead, J. A. (1969) The gaslight phenomenon. Lancet, 1(7608):1258-1260.
[4] Gass, G. Z.& Nichols, W. C. (1988). Gaslighting: A marital syndrome. ContemporaryFamily Therapy, 10(1): 3-16.
[5] 《恋爱暴力中的性与爱》 南方人物周刊
[6] 《“不寒而栗”的爱情:北大自杀女生的聊天记录》 南方周末
[7] Paige L. Sweet(2019)The Sociology of Gaslighting 
[8] 《为何家会伤人》武志红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