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要清醒地活:超越自我的生命之旅

有的时候光看书名就很吸引人,比如这本《清醒地活——超越自我的生命之旅》。从某种角度说,人生有两次重启一次是出生的那一刻,一次是觉醒的那一刻,清醒的活,本质上就是让我们从混沌走向清明的重启。

这本书的推荐序是由潮汐APP的创始人郎启旭所写。他的叙结合了自己的成长经历,可以说跟本书的作者迈克尔·辛格同出一辙,而他们的经历实际上与大多数觉悟者相重合,这种重合的意思并不是指人生的经历完全相同,而是指在悟道的过程当中经历了相同的困惑和清朗。

每一次人生的清醒都是从觉察自己内心当中的声音开启的。

对,觉察。

觉察的意思是指有觉知的观察,也就是说当我们能够不再笃信头脑当中的声音=我们自己的发声的那一刻,就开始写了觉知的大门,我们由此可以倾听自己头脑当中的声音,会发现这些声音的背后,有很多无知的悖论,然而我们却对它们深信不疑,被它们形成的思维囚笼所困住,苦苦挣扎,求而不得。

这么说似乎有点抽象,但是它无时不刻不在发生。

就拿刚刚发生的事吧,外面下着大雨,而我刚刚坐公交车出行,还来不及收起雨具,公交司机就连声催促出示健康码。前两声催促没有太大感觉,到第3声催促就很有些急眼,我生气地大声反驳:这不是正在给你打开吗?别催呀,催什么?

此刻如果聆听我头脑当中其实有一个声音,这个声音仿佛在对我说:瞧你动作那么慢,所以司机才反复催你,这么多人看着你,好丢人!

是的,就是因为这个声音让我产生了羞愧、恼火的情绪,继而控制不住地对司机抱怨起来。

其实我们的头脑中无时不刻都有各种各样的声音,这些声音是评判,既是对自己的,也包括对他人的,比如此刻接着对面走来了一个穿着清凉短裤的女孩,此刻我头脑当中升腾起对她的声音:这个女孩这么冷的天还穿短裤,她是多想吸引大家的注意啊。

正是这些声音,让我们难以找到内心的平静,时时刻刻都在受到外界的干扰。

从这个角度说,如果一个人想要清醒的活,首先要从觉察脑海当中的声音开启。其次就到了超越自我封闭的阶段。

这个时候我们可以梳理出内心当中这些声音背后的许多不合理认知,发现自己心灵的自由,被这些声音所淹没,打开防御的自我封闭。进入到一个全新的阶段。

在这本书当中,作者用了一个很有意思的比喻,他说:心灵通过开放和关闭来控制能量的流动,这意味着心灵就像一个阀门,既可以允许能量流动,也可以限制能量流动。

如果仔细觉察会发现限制能量流动的时刻,实际上就是与我们过去的经历相关,被我们刻意记住的伤痕。换言之,我们以为自己很客观公平,以为自己感知到的皆是事实,但实际上那不过是被我们过去的经历所塑造过的心灵眼睛,我们对于现实世界有选择的注意和解读,并且形成了心灵能量的凝滞。

这话说出来抽象,但随便举个例子就很容易理解。比如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我们因为有过被蛇咬的经历,所以在日后连看到了井绳,都会造成心灵能量的凝滞,都会让自己的头脑当中产生恐惧的情绪,甚至停滞不前。

那怎么能打破这种恐惧呢,就需要我们觉察觉察到自己此时此刻已经没有毒蛇的干扰,识别出此时此刻,面前是一根井绳而非毒蛇。这样我们就从毒蛇的限制中走出来了。

在这本书的第9章中,作者提出了一个拔掉内心荆棘的概念,在这里面其实他提到了一个词,叫做选择。从某种角度说,我们是否愿意从过去的智故当中走出来其实是一种选择。

举个例子,在人的一生当中,孤独就像荆棘,如果一个人内心当中有很深刻的孤独感,那么他就面临两种选择,一种选择是直面孤独,看一看为什么会有这种孤独感 ,找到他的病根,将这根荆棘从皮肤中连根拔起,还有一种选择是逃避这根荆棘,比如说如果你很孤独,你就必须避免去那些情侣们喜欢去的地方,如果你害怕被拒绝,你就要避免与别人太亲近,你调整自己的生活来适应这根经济,很显然荆棘本来是在世界外部,而你却把它变成了内在世界的中心。

大多数人都会无意识地选择后者,所以很多人自我劝慰说自己就是一个天生的孤独者,不喜欢与人打交道,喜欢清静,通过这种日复一日的自我麻痹来逃避荆棘对自己的扎刺。

也许有人会说,难道没有人真的是一个内向者,是一个享受孤独的人吗?我想是有的,其实每一个人都有内向的一面,也都有享受孤独的能力,但是前提是我们需要分清楚自己是真的享受孤独还是逃避人际关系带来的麻烦、不确定、失望等等这些荆棘。

正因为如此,托马斯▪摩尔才会说,对一个人最好的治疗,便是拉近他与真相的距离,很多时候我们以为的事实只不过是自我蒙蔽的肥皂泡,而不是真正的事实。

本书的11章则非常有见地,它这样写道,真正的灵性成长和深层的个人转变的基本要求之一,就是与痛苦和睦相处,你会发现,任何基于逃避痛苦的行为模式都会成为通向痛苦本身的大门。

听上去这与“手心里的沙子越攥流失得越快”,有异曲同工之处。排斥痛苦本身就是在制造痛苦,越排斥痛苦越多。和攥在手心里的沙子一样,事与愿违。

怎么办呢?唯有接纳。接纳所谓痛苦不过是一种人生的常态,所谓痛苦是自己的一部分,是自己生命的组成部分。正如作者所说,痛苦是自由的代价。

其实所有人类的情感都是心灵的能量,这些能量正在通过自己的心灵,从你的意识之眼面前经过。你带着放松的心情看待他,他就会安全地释放和通过,如果你如临大敌心怀紧张,阻止它通过,它反而就会滞留在你的心中。

这本书的作者是一个灵修者。心灵不像物质,世界看得见摸得着,事实上对于心灵,我们更多的不需要分析而需要感受,这也是为什么瑜伽冥想这些通往心灵的道路,可以更好的帮助我们的原因。

类似的书看了很多,其实所说的道理都是同一个,正所谓大道至简,但是这本书给了一个不一样的角度,作者的文笔非常优雅灵动,对于想要清醒的生活的人这本书或许是开启认知自己改变自己的一扇大门。

文:有梦想的唐糖  (动力学取向的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多平台的签约作者,同时也是一名致力于心理学知识传播的终生成长者。如果喜欢,请关注我,欢迎点赞,评论,打赏,各种互动。如果你有什么心理困惑,欢迎在后台私信我。我为自己写作,希望遇到产生共鸣的“同路人”。)
责任编辑:殷水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