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说“想成为更好的自己”,但什么是“更好”的?

文:木棉959
来源:京师心理大学堂(ID:bnupsychology)


新的一个月/一年开始时,我们会说“希望成为更好的自己”;

秀恩爱时,我们会说“感谢ta让我成为了更好的自己”;

知乎上,“如何成为更好的人”这样的问题,有上亿浏览……

似乎人人都在说“想成为更好的自己”,但,什么样的自己才是“更好的”呢?



丨“我不会干活又容易焦虑,但我不是坏人”| 本无好坏之分的人格


我们喜欢用各式各样的词语形容自己、形容他人。而心理学家,则通过对许多形容词的统计分析,从中抽取了五个维度,用以描述人们自身的稳定行为方式和内部心理过程,即大五人格:


· O-Openness“开放性”,(或“Open-mindedness”)指的是持开放、探求的态度,开放性高的人会有活跃的想象力、强烈的好奇心,愿意接受新观念等。

· C-Conscientiousness“尽责性”,尽责性高的人表现出更有条理的处事方式、高效、有责任意识。

· E-Extraversion“外向性”(也译作外倾性),外向性高的人喜爱社交、表现自信、精力充沛。

· A-Agreeableness“宜人性”,指的是抱有同情、尊重和信任。

· N-Neuroticism“神经质”(也有人称为“Negative emotionality”情绪性),主要描述情绪的稳定性,是否容易焦虑、沮丧等。


这样读下来,似乎越开放、尽责、外向、宜人,以及越不神经质,越是“更好的”,但心理学家并不会简单地把这些维度高低为“好”或“坏”。尽责性高的人虽然容易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但也容易因为计划被打乱而不知所措;神经质低的人虽然情绪稳定不易焦虑,但也由于情绪唤起慢,容易重复踏入危险,或难以激励自己投入任务……


在心理学家看来,大五人格的各个维度没有绝对的“更好”或“更坏”,只是对不同环境的适应性不同


丨“他会同情人,他也不是坏人”| 什么是道德品格


虽然大五人格中的特质高低无好坏之分,人们不会把内向的人看作是“坏人”,但我们在描述一个人的时候,确实会用

到“好”“坏”:

他是个老实人,不会撒谎,心眼挺好的;

别看他左右逢源,但蔫坏蔫坏的,对下属论亲疏不论功劳,不公平;

她喜欢小动物,挺善良的,是个好人;

……


是否诚实、公平、有同情心,这些并没有包含在大五人格中,但也是人身上重要的特质。在大部分社会文化下,这些特质是与个人道德高度相关的,我们称之为道德品格


人们非常重视自己和他人的道德品格,情绪不稳定的朋友在我们眼里可能是“真性情”,但很少有人会为不诚实的人开脱、与他们成为朋友,因为道德品格特征是我们对他人的整体印象中最有力的决定因素


丨“如果我有的选,我想当个‘好’人”| 人们希望改变什么特质


理论上讲,既然道德品格如此重要,会影响其他人对我们的喜欢和尊重,当我们说到“更好的自己”时,我们可能是在说,我们想要变得更加道德,甚至还希望被视为道德领袖。


但事实上,真的如此吗?


心理学家通过调研,测量了人们人格特质、道德品质的现状和理想状态,结果发现,只有约9%的人把“更有同情心”排在改变的前三位,约3%的人把“更普遍地讲道德”排在前三;整体来看,人们对于改变自己道德特质(例如,诚实,普遍道德,同情心,公平)的意愿也相当弱

相比之下,心理学家们认为“没有好坏之分”的那些特质,却是人们更想要改变的。将近一半的人愿望TOP3中有少一点焦虑、少一点抑郁,将近三分之一的人把更善于交际排在前三;总体来看,人们普遍更希望自己少有些焦虑、沮丧、愤怒、情绪波动,并更具创造力、更高效、更善于交际[1]。


之所以出现这样的现象,可能有两点原因:要么是人们认为自己已经足够有道德了,就没有什么提升的意愿和空间了,而在其他特质上还没有这么令人满意;要么是改变道德特质带不来什么好处,克服自私的冲动以造福他人,对自己的好处没有那么明显,但变得外向就可以收获更多朋友,变得高效就可以收获更多奖励。


丨“我想改变,然后呢?”| 怎样成为“更好”的自己


有“变好”的意愿并不意味着一定能“变好”,毕竟,立的flag就是用来倒的(不是)。


想要“变成更好自己”的人可能会低估人格的稳定性,仅仅想改变并不足以让我们改变,还需要我们积极地做行为练习。


心理学研究者就给人们布置过一项时长15周的人格改变练习[2]。他们在网站上给大家提供了一个“每周挑战清单”,上面有许多难度不一的具体挑战,分别针对大五人格的五个维度,参与研究的人需要为自己想要改变的特质做个计划,然后每周在每个想要改变的特质中选1-4个挑战来完成,并报告每周成功完成的次数。如果参与者本周成功完成了,网站会建议他们挑战难度更大的任务;如果失败了,网站就会推荐稍微容易一点的挑战。


有多具体呢?比如,如果一个人想要变得更加外向、善于社交,那比较常见的就会推荐“与陌生人交谈”任务,而研究者把它分成了四个难度逐渐增加的挑战:想一些可以问其他人的问题;在公共场所的人群中,对一个陌生人说hello;向陌生人介绍自己;向陌生人介绍自己,并问他们至少两个关于他们自己的问题。(全部练习方法见参考文献[2]附录)


15周过去后,研究者发现,只要参与者多多完成挑战,采取一致的行动来敦促自己改变特质,就有可能让自己的目标特质产生改变,哪怕完成的挑战难度并不大,这一效果在外向性、尽责性和神经质上更明显。


所以,如果你真的想要成为“更好”的自己,坚持行为练习是很重要的。


但最后,我还想说,千人千面,即便研究可以在大样本的层面描绘出人们心目中“更好”的标准,我们也并不需要与众人追捧的一致标准保持一致。


不是只有善于交际是“更好”的,也没有人能从不焦虑、从不抑郁。


愿你成为自己的标准下更好的那个你,更愿你现在就已经是“最好的自己”。



参考文献
[1] Sun, J., & Goodwin, G. P. (2020). Do people want to be more moral? Psychological Science, 31(3), 243-257. doi: 10.1177/0956797619893078
[2] Hudson, N. W., Briley, D. A., Chopik, W. J., & Derringer, J. (2019). You have to follow through: Attaining behavioral change goals predicts volitional personality chang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17(4), 839–857. doi: 10.1037/pspp0000221

作者简介:木棉959「京师心理大学堂」主编。京师心理大学堂,北师大心理学部出品,奉行“打造中国最专业的心理学科普平台”的项目定位,努力将北师大心理学百年积淀奉献于社会,凝聚师生力量传播科学知识,让心理学走进千家万户。微信公众号:京师心理大学堂(ID:bnupsychology)

排版:小鲸鱼 八角亭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