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为什么要活着,看这一篇就够了

夜深人静时,你有没有问过自己:我为什么要活着?我到底能在人生中得到什么?人生有什么意义啊?

当你无法想明白这些问题的时候,也许你就陷入了这种状态:感觉一切都是虚无的,没有价值的,生命是无意义的。

对人生的无意义感,有时会以悲剧而收场。

前不久,一个互联网巨头的实习生跳楼自杀。他在遗书中写道,从高中开始,似乎就对什么事情都没法提起太大的兴趣,不明白自己的未来要做什么,“心死了”。

很明显,他已经被“无意义感”所笼罩。当一个人认为人生没有意义时,他也失去了活下去的动力。

一个人是从什么时候倒下的?从他失去信念开始。

而有一些人,经历着创伤和痛苦,对生活充满了怀疑。

人生的意义到底是什么?我不止一次地问。

记得大学的时候,我曾就这个问题请教过一位教授。

他回答我:人生原本是没有意义的,你给它什么意义,它就有什么意义。

当时的我,并没有听懂,只有一种“不明觉厉”的感觉。

这几天,我看了“意义疗法”创始人、奥地利人维克多·E·弗兰克尔写的一本书——《生命的探问》,这本书才真正地更新了我对“生活意义”的看法。

作者弗尔克尔,是一位传奇的临床心理学家,也是销量超过1600万册的《活出生命的意义》一书的作者。二战时期,他们全家因为是犹太人,被关进了集中营,只有他和妹妹幸存。

经历了这炼狱般的痛苦,濒临死亡的体验,他没有倒下,反而是结合自己体验、观察和反思,创立了意义疗法,这被称为继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之后的维也纳第三心理治疗学派。

由中国工信出版集团、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的《生命的探问》了书,收录了弗兰克尔从集中营获救11个月发表的演讲内容,这些内容精辟、简洁,却富含思考,给人带来莫大的启发。


01

“我能在生活中期待什么”

VS

“生活对我有什么期望”


很多时候,尤其是当我们陷入失落时,常常会问:“生命有什么意义?”

我们可能会两手一摊,自言自语道:好像没有什么意义啊。

我们之所以得不到答案,是因为,我们生命意义的问题,一直没有用正确的方式提出。

正确的问法,不是“我能在生活中期待什么”,而是“生活对我有什么期望?生活中有什么任务正在等着我呢?”

当我们作为“回答者”的角色来看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们就会发现,生活对我是有期望的,生活中也有许多任务、许多人在等着我:比如一项未完成的工作,孩子需要我们为他解的一道题,或是一个远方的朋友。

就如同一场考试,不是我们向试卷提问题;而是试卷向我们提问题。我们所需要做的,就是回答试卷上的问题。生命,就是那张不断向我们出题的试卷。

我们应该是那个被质疑的人,那个回答生命中的具体问题的人。

当我们在回答这些问题时,我们也能认识到当下的意义。

当我们负责任地回答生活中的具体问题,就是对生命意义的一种探索,也是我们赋予生命意义和价值的过程。

就如同下一盘棋,别人下一子,我们下一子,我们必须面对不断变化的“棋局”,用下子对这个问题作出具体的回答。

因此,我们无法询问生命有何意义,因为生命的意义只存在于回答的过程中。

这个回答,不是言语上的,而是行动上的。只能本人亲自上阵,而不是找“枪手”替考。

生活并不是一种给予,而是一种责任。


02

用行动、爱和痛苦赋予生命意义


那么,如何实现生命的意义呢?

作为经历过“集中营”的弗兰克尔,对生命的意义,是最有发言权了。

第一种方法,是行动。我们可以通过行动来给出答案,例如创造一件作品,进行一次劳动,来回答具体的生活问题。我们最好用一个具体的经历,来给出答案。比如你是一个服装设计师,可以设计出一套服装;你是一个清洁工,你可以让你负责的场所干干净净。做什么职业,并不是关键。

第二种方法,是体验。我们还可以作为一个热爱生活的人,去体验自然、艺术或者爱别人。在我们对美好、伟大的爱的奉献中,去赋予生命意义。

当你阅读一部文学作品时,你沉浸其中深受感动。这时,如果有人问你,你的生命是否有意义,你一定会说:这一刻是值得的。

第三种方法,是通过痛苦赋予生命意义。我们怎样对待困难,才能体现我们是谁,也能让我们活得有意义。当然,我们并不是要为自己刻意地制造困难,而是要去面对命运带来的不幸。当我们知道一切无法避免时,需要主动适应,接受命运。

如果有可能,改变自己的命运;如果做不到,就接受自己的命运。所有的痛苦,都是考验人性的机遇。


03

努力对生活说“是”


生活,是我们不能舍弃的责任。

正如棋手遇到难下的棋,不能把棋盘掀翻一样。我们的人生中遇上了巨大的困难,也不能舍弃生命。我们不能放弃生活的责任。

生活的每一刻,都是一项任务。生活越困难,就越有意义。

痛苦,会以某种方式塑造着我们。它是我们成长与成熟的契机。

也许你曾经听过安徽省霍邱县周同学的励志故事,他高二时遭遇车祸,失去左小腿,但他自强不息,高考时优异成绩,已通过清华大学“自强计划”考核认定。

而弗兰克尔,曾经目睹过难以形容的恐怖,有过人类最悲惨的经历。但是,命运并没有击倒他。在经历创伤后,他重新鼓起勇气面对生活。

这些历经艰难的人,始终对生活说“是”。而我们这些活在相对舒适环境中的人,是不是也能做到呢?

这本《生命的探问》,是弗兰克尔重新被发现的一部杰作,它用平实的语言,揭示了生命的意义:生活不是一种给予,而是无数个任务。我们如何回答生命的问题,赋予生命意义。而生活越困难,就越有意义。

只要活着,凡事皆有可能。

原创:怡记
责任编辑:一只梨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