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戚请吃饭,目的却是给我相亲,该如何拒绝?”

文:0时差科学团 | 李易瓷
来源:心理0时差(ID:PsyTime)
原文标题:“亲戚请吃饭,目的却是给我相亲,该如何拒绝?”| 3招学会轻松说“不”

半年前我分手了,现在的想法就是好好享受单身,多赚点钱,但身边总有很多亲朋好友要给我介绍对象。

 

最近一个亲戚说请我吃饭,还说她一个同事的儿子也来,我猜到了肯定又是介绍对象,这种场合往往很尴尬,实在不想去。

 

但对方盛情邀请,理由都很难拒绝,例如好久不见、以及那家店有多好吃一定要带我去…… 嘴边打转了好久的“不”字就是说不出口,还是答应了。


这是一个朋友的求助留言,这种困境,你是不是也经常碰到呢?

 

人都是社交动物,都想争取周围人的认可和喜爱,但若边界不清晰,可能会干扰到自己的正常生活,增加不必要的烦恼。

 

本文就帮助大家分析一下,为什么你说“不”那么难?以及这种困境里,要如何正确说“不”。


-01-

为什么拒绝别人那么困难?

1.取悦上瘾,拒绝好难

 

我们都想取得周围人的喜爱,但健康的生活也需要边界。如果你经常不敢“不”,哪怕好不容易说了也会感到愧疚,那你可能是个“取悦者”(People pleaser)。[1]

你或许不知道,取悦他人(做好人)是会上瘾的。

 

跟其他成瘾类似,取悦得到的奖赏是随机的、偶尔的。就像是玩老虎机,虽然不是每次都能赢钱,但赌徒会因为随机出现的奖金而上瘾,人们也会因为随机出现的赞美和肯定而上瘾。

 

但是当你不断拉下拉杆时,你也在消耗着对自己的认可。你会更渴望得到别人随机出现的喜爱或认可。

这种强迫性行为具有某种抚慰的作用,如同药物成瘾。从最开始的自愿服用,到最后失去控制。在神经水平上,意味着从前额皮层到纹状体,从纹状体的腹侧区到背侧区的发展。[2]


因此,人们会愿意重复这件事情,当一切都变得熟悉且可预测,便可从中获得安全感。

 

2. 体现价值,不愿拒绝

 

取悦者依靠别人的认可让自己自我感觉良好。他们不能说“不”,因为内疚或担心别人会认为他们自私或不够通情达理(例如前面的例子,担心亲戚会想“我都是为了她好,还不领情,真是好心当做驴肝肺。”)

所以,为了体现自己有价值,被人接纳,他们很难拒绝别人的请求。

 

2016年,澳大利亚蒙纳士大学社会认知神经实验室发表在《人类神经科学前沿》(Frontiers in Human Neuroscience)杂志上的一项研究探讨了在大脑活动上,为什么有些人提出反对意见更困难。[3]

 

结果发现,与那些经常持不同意见的人相比,难以拒绝他人的人的大脑活动存在差异。

▲ 左侧用“不同意”减去“同意”的大脑激活情况:
pMFC(posterior medial frontal cortex,后内侧额叶皮层);AI(anterior insula,前脑岛);
IFG(inferior frontal gyrus,额下回);LOFC(lateral orbitofrontal cortex,外侧眶额皮质);
AG(angular gyrus,角回)。
右侧散点图表明:不经常表达异议的人,每次表达异议的时候,他们的大脑相关区域网络就越活跃。

具体来说,提出异议次数越少的人,当他们真正提出异议的时候,大脑的特定区域在功能磁共振成像扫描仪中就越亮。

 

比如,后内侧额叶皮层和前脑岛会在表达不同意的时候被激活,在出现认知失调的时候也会“亮起”。这些区域的参与表示,提出异议的时候,那些不经常发表这样观点的人会产生更大的认知失调。

 

这可能也解释了为什么有些人会很难提出拒绝或异议:他们很少拒绝。如果这样做,会有较高的精神压力和不适感。

 

3. 文化塑造,做个“老好人”

人可以塑造环境,环境也可以塑造人。

集体主义是一种紧密的社会结构,集体主义文化下的社会尤其重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团结和关心他人,共享资源,易受到社会的影响,推崇为集体利益牺牲个人利益的价值观。

与之相反的,个人主义指的是一种较为松散的社会结构,关注自尊,强调个人权利与自由

 

研究发现,集体主义文化下的个体,倾向于共担负担和烦恼,比如三个人玩儿飞盘砸了邻居的窗户,会希望三个人共同承担责任,而不是让砸了窗户的人承担全部责任。[4]

 

由此推论,受到集体主义价值观熏陶的人,似乎会更容易成为取悦者。即使错误不是他犯的,仅仅因为这是一个集体的游戏,也会倾向共担损失。

-02-

如何坚定地拒绝别人?

在这里,为大家分享一些科学而实用的方法,帮助“取悦者”更容易说出“不”。[5]

 

1. 拖延一下,决策更佳

给自己定个规矩,如果有人问你要什么,你的默认回复可以改为:“稍后回复你。”

 

可以说需要检查时间安排,任务清单,为自己争取一些时间来思考。如果不是应做的事情,礼貌地回复邮件或短信说“不”。

 

考虑后再做回复,给了你时间来做出正确的选择,而不是大包大揽,让自己立马陷入焦虑。


一项有关“人类通过推迟决策来优化决策”的研究表明,我们的大脑只需要50到100毫秒就能将注意力集中在相关信息上,并屏蔽所有干扰。[6]

 

这对于取悦者来说尤其如此,他们默认会对所有要求说“是”。因此,对于取悦者来说,这意味着做出任何决定之前,要多花一点时间来暂停。

 

不要担心沉默,沉默是任何社交活动中完全正常的一部分,甚至会让你看起来更自信和强大!

 

2. 直说“我不想”,而不是“我不能”

很多时候,“取悦者”犯的最大错误不是不拒绝,而是用错误的方式拒绝,显得留有余地。

 

比如:

我不能去吃饭了

我不能做那个项目

我现在不能和你说话

 

这样的拒绝,会很容易让别人反问:“为什么不能?”

 

不注重个人边界感的亲戚甚至还会追问你:

“不会耽误你很长时间的”

“我保证这不是什么大事。”

“就一小会儿。”

2012年发表在《消费者研究杂志》(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上的一项研究发现:[7]

“我不想”比“我不能”更有力量。也能更快让那些试图打破边界的人闭嘴。

 

“我不想”建立了一个明确的界限,让你听起来更自信,也更清楚你的意图。从另一方面来说,说“我不能”会让人觉得在找借口,而且还有一定的回旋余地。

 

如果用“我不”来拒绝,那就会是:

“我不想跟陌生人吃饭。”

“我不想做那个项目。”

“我现在不想跟你谈。”

 

下次可以说不的时候,直接说:“我不做,因为我不想。”

 

3. 价值导向,专注自身

下次再有人来对你提出各种需求,不要想:“拒绝会给对方造成什么困扰”,而要问自己:“做这件事情符合我的长期目标的吗?”

 

当你有很多很棒的事情要去做,要去说“是”的时候,对不想做的事情说“不”会更容易。因为要为自己的目标腾出时间。

 

可以定期思考以下问题是:

5年后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你现在要做什么来达到目标?

你想在什么事情上花时间?

你想说“是”的事情什么?

 

思考这些问题的答案,会让你更容易专注于自己。

 

要知道,拒绝并不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它只是遵从内心做出自己的选择。

 

不必一味取悦别人,与其隐忍委屈,不如活出最坦然真实的自己。就像《小妇人》里的四姐妹,在各自选择的道路上与生活搏斗。不是选错,而是决定不选,或者“我选择了我自己。”

▲ 2019版《小妇人》剧照

总的来说,不敢拒绝或一味取悦的背后,更是对自己的不认可和过度苛求。我不够好,所以需要依靠别人来满足我。过度放大自己的缺陷面,陷入自我否定。

 

自信,来自于由衷地相信,相信自己会创造、能产出、有才华。

 

而不是“做别人喜欢的自己”。

 

以上。

 

世界和我爱着你(●’◡’●)ノ

-END-

参考资料:
[1] Morin, A. (2015). 5 Signs You’re Trying too Hard to Please Everyone. (2021). Retrieved 23 May 2021.
[2] Everitt, B. J., & Robbins, T. W. (2005). Neural systems of reinforcement for drug addiction: from actions to habits to compulsion. Nature neuroscience, 8(11), 1481-1489.
[3] Domínguez D, J. F., Taing, S. A., & Molenberghs, P. (2016). Why do some find it hard to disagree? An fMRI study. Frontiers in human neuroscience, 9, 718.
[4] Hui, C. H. (1988). Measurement of individualism-collectivism. Journal of research in personality, 22(1), 17-36.
[5] 11 Expert Tips to Stop Being a People Pleaser (w/ Science). (2020). Retrieved 23 May 2021
[6] Teichert, T., Ferrera, V. P., & Grinband, J. (2014). Humans optimize decision-making by delaying decision onset. Plos one, 9(3), e89638.
[7] Patrick, V. M., & Hagtvedt, H. (2012). “I don’t” versus “I can’t”: When empowered refusal motivates goal-directed behavior. 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 39(2), 371-381.
排版:小鲸鱼 soon
本文已获微信公众号:心理0时差(ID:PsyTime)授权转载,有趣的心理科普、前沿的心理动向、专业的心理研究,网罗全球,没有时差。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