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拒绝痛苦的同时,我们也将失去快乐?


“我们对自己越诚实,我们就越有机会过上一种更为满意和有益的生活。”——精神分析师 南希·麦克威廉斯

 

人自有追求快乐的本能,“游戏成瘾”背后也是提供了快乐体验,让人们成功逃避了痛苦。

 

痛苦与人类的“寻乐本能”看似相悖,但其实无论情感生活还是工作中,很多人却是一边抱怨着生活的不公和难处,一边“选择”走进这种痛苦中。


本期“心理周报播客”,我们邀请了2位老师,一起聊聊【痛苦上瘾】这个话题。

 (文稿经过编辑,音频可在文末扫码领取)

痛苦上瘾的表现

若能避开猛烈的狂喜 ,自然也不会有悲痛的来袭。——太宰治《人间失格》

 

自虐者一边痛苦着,一边逃避着,因为他们始终不曾直面那个真实的自己、那些不曾处理、未经消化的过去。

陈丽华:

 

让自己沉溺在痛苦这种状态中,存在一些很隐秘的方式,比如说总是让自己的事业不成功,或者总是让自己不论结婚或者离婚,或者是恋爱多少次他总是让自己的一个情感世界他不如意。

 

就像这些这种,他也是一个长期好像是在一个痛苦的状态,这是一个很隐秘的。他长期让自己处于一个抑郁或者焦虑的状态。那还有一种,就是说他生活很刻板,流于形式。

 

很多情况下的痛苦选择发生在自我的意识范围之外,我们甚至可能不知道自己一直以来的某些行为背后的动机可能是对自我的愤怒和不谅解,而这一切一直不断“强迫性重复”着。

高浩容:

 

自我验证理论提出,每个人内心都对自我有一个认知(这个认知通常是基于过去自身与外界的互动经历所形成的),并且期望外界对待自己的方式与自我认知相符,哪怕当这个认知是负面的时候。

 

有些人为什么还要自找不痛快呢,这不痛快可能是他对自己认知的一种投射。

 

比如,他觉得你们都瞧不起我,那他可能就在现实生活中,他就会看到任何人都会觉得你们盯着我看的时候,你们其实都是瞧不起我,可能在看我哪里有问题。

 

其实主导这一切的导演,他诱发了这个状态在现实生活中产生,就是所谓的投射性认同

 

就相对于你眼中看到的,也许更渴望的是看到一个和自己所认识的是一样,即使他是糟糕的,这中间有一种投射性的满足。




为何选择“痛苦”?


很多时候人对自己痛苦的来源并没有清晰的觉知,但是他身体上的某个部分其实“知道”一些事情的。这些没有经过思考、没有被感知或者是内化的东西,其实在他身上是有留下痕迹的。

 

然后在他进入一段关系的时候,其实这些痕迹就会不知不觉的表现出来。


陈丽华:

 

有的时候父母出现一种焦虑,他没有办法消化的时候,他可能就直接把这个焦虑甩出来,就扔给了孩子。

 

比如就是有些父母,比如说婚姻不幸福,他会说我是因为你我才不离婚呢。孩子有多大的压力。那是一种活的很不痛快地,很很难过,很委屈的。这些责任好像放到了孩子身上,那孩子会怎么样?孩子学会了。

 

因为孩子在这里面承受的就是没有被消化的一股情绪,那小孩子他也学不会表达情感,他又把他的这个学会的东西,复刻在他职场或者婚姻里面。

 

他承受了这种痛苦以后,他以后也会这样。比如说有些夫妻,丈夫可能在外面忙了,回到家里面。他可能会说,我很辛苦养家,我很辛苦做什么,你怎么不体恤我。

 

实际上这两个人是有爱意,他们才会这样去表达一种委屈,但是不懂得用情感。

 

小的时候带有的一些印记呈现出来,给到了他以后生活里面的影响。

 

有时人们会通过“选择痛苦”来获取关注,或者掌控他人。

小的时候很多孩子他生病了,他会觉得这样父母就会关注他,尤其对一些整天很忙碌于生计的父母。

 

这种关系在于你看你关注到我或者注意我了,但是来自于是我生病了,你才会来关注我和照顾,而这背后也会给一些父母价值感,孩子需要我。

 

那这个联系产生以后,小孩子是十分敏感的,他就会很习惯的用这种方式来讨好父母。

 

进入婚姻里面的话,他也一样,跟配偶也会使用这种方式去产生关系。

 

那这种关系的话,不一定以生病等躯体化来体现。他会用我很弱。我很苦,我很艰难,这样的方式给到对方有一种他可以帮到自己,他很厉害的感觉,就是这种弱小建立的这种关系,很多时候会让对方觉得有价值。

 

那这样的话我们会我们常常看到一些婚姻似乎牢不可破,但是关系是很扭曲的。

 

这时候别人会认为是弱的离不开强的,其实不是,是强的已经离不开弱的。就是用这种痛苦他不断的重复的方式。这个时候这种痛苦上瘾了,他就会像一个漩涡。

 

自虐者一边痛苦着,一边逃避着,因为他们始终不曾直面那个真实的自己、那些不曾处理、未经消化的过去。



痛苦需要“消除”吗?


痛苦它是一个中性词,痛苦上瘾这个这个部分没有好坏。

 

需求没有被很好地去消化去理解的时候,人不由自主就会来到这个痛苦上瘾的这个漩涡里面,因当下痛苦是他最低成本的保护自己的方式。


高浩容:

 

人性就是你能不能够去发挥你作为人性这些完整的一面,痛苦焦虑是走向自我整合必经的道路。

 

我们遇到最基本的痛苦就在于,在这一路上有太多人有太多的事情会告诉你,你应该怎么做,你应该怎么去生活。

 

但是你必须去和这些外来的这些声音去做对话,甚至是一种反抗。你才能够去慢慢一点一点地厘清你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然后你要怎么样去补充。

 

应对痛苦的目的不是消除痛苦,是能不能更大程度上做所谓的自我整合。

 

拒绝痛苦,很多时候会丧失了对自己很多经验,包括自己内在、外在经验的一种。失去自我解读的状态,可能处在一种彻底的冷漠,就对自己存在冷漠的状态。

陈丽华:

 

人不可避免地会去思考一些东西,或者用一些错误的标准来做判断。

 

人们总是在谋求什么权力,财富,或者是羡慕有权财的人,而忘了什么才是真正有价值的生活。

 

我觉得如果一个人他愿意改变的话,他会去思考这个问题——就什么才是真正有价值的生活:我的人生是怎样?我有没有自己的生活,我的亲密关系是怎么样的?对我来说这个人生里面最重要的是什么?很少人会去涉及到这个部分。

 

因为每个人都不一样,都有自己的习惯,都有自己的方式。那我觉得最好就是你要思考一下你想过的那种有价值的人生是怎样的?



写在最后

谁也不愿意自己被改变,因为我被改变意味着“我不够好”。

 

不过无论好坏,人生只有一次,我们可以让自己尝试更多的可能,我们一直都有选择的权利。

 

人天生有一种人性:可误性,就是天天都会犯错,因为人是不完美的存在。

 

所以要有集体的原因,就很多事情我们不能自已解决,不要自己一个人闷着,可以找人聊一聊。

 

世界和我爱着你。



人生就是一个不断修复早年创伤的过程,所谓成长,就是不断修复痛苦体验,发展爱的能力。

 

从这个角度看,人生的确是一个不断修行的过程。

 

不过在倍速的时代,我们又如何能做到抽离出来去体验呢?

 

心理周报播客Vol.16,特邀“高浩荣&陈丽华”老师和大家一起探讨~


↓保存图片扫码报名,领取免费精华笔记↓

– The End –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