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大家从会拖延到“爱拖延”呢?

首先我们应该理顺的逻辑的问题是,大家为什么会拖延,因为这样的行为动作才有了“为什么大家都爱拖延”。

 

拖延似乎已经成为现代快节奏社会里我们不可避免谈论到的一个话题,越是生活在高强度压力下的社会中,我们越是习惯用借口去逃避,这就是我们人性中的一个特点:趋利避害的本能。

 

人们拖延有各种各样的原因,可是人们总是习惯把拖延简单化,全都归结为一个字:懒。但事实并非如此,拖延的核心是你缺乏自制力。也就是说我们需要追根溯源,找到拖延最本质的原因。

 

关于拖延的浅层原因:


  1. 太难 

  2. 太耗时间 

  3. 没有相关知识技能 

  4. 害怕别人知道自己做不好

对于这样的认识人们总是很容易理解。而忽略了拖延中的深层原因也是我们最需要解决的关键。

 关于深层原因:

  1. 完美主义。所有事情都要达到一个很高的境界,要一次性做好,所以不愿意匆匆忙忙开始,要万事俱备才行。

  2. 抵制与敌意。例如这个老师对我态度太差了,所以我们不高兴做他布置的作业。

  3. 容易颓废。任务太难了,或者别人都不需要做,我干嘛要做,不能忍受持续做这件事情,等明天再做吧。但是往往明天到了,心里还是不高兴做,又继续往后推。

  4. 自我贬低。如果常常不能很好地完成任务,自己对自己的能力的估计会越来越低,即使以后完成好了,也认为是运气。

 

于是大家在焦虑,拖延之后,更加焦虑,更加拖延。在《拖延心理学》中,有人说:“拖延就像蒲公英,你把它拔掉,以为它不会再长出来了,但实际它的根埋藏得很深,很快又长出来了。”

 

对于拖延,大家惯有的态度就是能拖则拖,把目前自己不舒服的态度压下去或者回避掉再说,这就是所谓的给自己铸就了一个壁垒,一种虚假的安全感。拖延症患者的共性就是习惯性关注短期利益,也就是享受当下逃避让自己痛苦的事情时的那种快感。

 

但快感过后,从长远来看,是愧疚和无穷尽的痛苦,导致压力增加,身体状况较差。于是陷入一种内卷,不停地用所谓“目前安全,迟点再做”的心态去推迟自己当下本应该做的事情。

 

而这种拖延做事情的背后,又蕴含着人们害怕失败,陷入麻烦的心理。如果一旦一件事情被做得很完美,那么就使人们产生社会认同感。相反,如果失败,那么则会让人感觉能力不足被暴露出来了。

 

因此,拖延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这种能力不对等之间的差异。

 

换言之,当某件事没有被做好时,就会出现类似这样的声音“如果再给我一点时间就好。”“如果我不那么懒,早做一点就好。”显而易见,拖延这个借口能够应对一切人们不想面对的事情。

 

一定程度上,这也是属于拖延的时间纠缠范畴即拖延者和时间的战争。拖延者在拖延过程中往往会不自觉陷入一种自我感觉良好的错误意识中,他们认为能够掌控好自己把握时间的程度和自我效率的提高。但最后的造成的结果都是紧急又尴尬的。

 

马克·吐温曾说:“让我们陷入困境的不是无知,而是看似正确的谬论。”也就是说很多时候我们拖延也许只是因为眼前堆积如山的任务令人望而却步,无从做起,于是产生破罐子破摔的心理,干脆先缓一缓再行动。

 

但时间太少,事情太多。在不听切换任务时会令我们的大脑产生紧张感,从而打乱自身节奏,导致时间的浪费,拖延的加深。

 

更为甚者,人们会秉承一种“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心理去与比自己更拖延的人做比较,以此来安慰自己还不是最拖延的,似乎还能再拯救一下。

 

当然我们也要关注我们有特殊情况时的自身情绪缺陷。有些时候心情会决定一切,我们大多数人遇事不决时都会这样说一句“看心情。”


也就是说情绪会影响我们是否愿意做出行动,而研究证实,人的情绪稳定性与拖延呈负相关,即越容易受到情绪影响的人,越有可能拖延。

 

越是情绪低落、抑郁悲观的人就越会采取一种消极避世的态度,通常一般很难对外界的事物提起兴趣,注意力较难集中。因为情绪占据了他们大多数的生活,而对他们而言重要的事情就会被耽搁。

 

也就是说拖延的因素不仅仅要关注外界环境带给我们的影响,还要理解生物情绪所带来的困扰。反思大家都爱拖延的当下,我们是不是应当及时抽离让人所沉迷的舒适环境。

原创:魔鬼的猪
责任编辑:一只梨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