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过春节?仪式背后影响你我的秘密

文 / 王世民
深圳尔雅总裁 | YouCore创始人
著有《思维力》《学习力》《个体赋能》

 前言 

再有10天,春节就要到了。

这是咱们中国人一年一度最重要的节日了,因此春节相关的仪式也是最多最隆重的,而且不同地区各有不同。

但你好奇过为什么春节会有这么多仪式吗?

甚至,你会想得更为深入一些:人为什么需要仪式?

可惜的是,能将这个问题说清楚的人寥寥无几,包括那些钻研仪式长达几十年之久的学者在内。

因为这是一个横跨人类学、社会行为学、心理学、历史学、考古学、政治学、传播学、文化、艺术、宗教的超级跨学科课题。

如果能看透仪式的本质,对你将价值巨大:无论是创办企业、管理团队,还是你与人相处的水平都会大大提升。

今天,我就借春节即将到来的契机,跟你探讨下仪式的本质、价值以及应用,祝(助)你猪年大吉、事业更上一层楼。

 

01

仪式是怎样产生的?

 

《学习力:颠覆职场学习的高效方法》这本书中,有讲一个弄透概念本质的好方法——概念性知识三问。

这个三问法告诉我们,要想知道仪式的本质是什么,首先就要自问:仪式是如何产生的?

因此,让我们先一起坐时光机,回到70000年前中石器时代的南非布隆伯斯洞穴(Blombos Cave)


住在这儿的先民,一直享受着悠闲自在的日子。

饿了有到处奔跑的鹿和羚羊可以烤,渴了有各种各样的水果可以吃。

但突然有一天,狂风夹杂着大冰雹,方圆百里内,四处奔跑的鹿和羚羊不见了,所有树上的果子也都被砸烂了。

部落里的男人们一天奔波几十公里,却连一只兔子都没打回来。

一下子失去了所有的食物来源,部落里的男男女女都手足无措了。

大人还能忍受,但小孩却无法忍受饥渴,一个接一个倒了下去。

他们担心是不是自己惹恼了鹿神和羊神,所以这些鹿和羚羊都不见了。

于是,有人头戴鹿角,饰以长须和羚羊尾,披着羊皮,脖子下挂着穿孔的鹿牙项链,跳起了向鹿神和羊神请罪的舞蹈。

神奇的事情发生了,第2天陆陆续续地就有鹿和羚羊回来了,部落又有食物了,度过了这一劫。

于是,以后碰到食物匮乏、生病这样无能为力的事情时,大家就都穿着不同的装饰、跳不同的舞蹈以祈求超自然的力量。

根据已有的考古发现,以及相对合理的推断,人类仪式很可能就起源于上面这样的场景:

原有经验性的手段(打猎)无法解决现实的问题(没有鹿和羚羊)所导致的生存危机。

这时,人就需要一种方式来减缓横亘在无能与欲望之间的张力,否则就会失去活下去的动力了。

通过人类学家对南美现存印第安原始部落的观察发现,这些部落的舞蹈仪式都是极尽手段的“情绪性表演”,以产生愉快、强烈的宣泄感。

通过歌唱跳舞,原始人类部落获得了抵消黑暗状况的勇气和希望。

这种仪式最初的实用功利性,迄今依然广泛存在于人类社会之中。


比如考试前吃一根油条两个鸡蛋,代表考100分;有人在公司摆一个关公像期待着生意兴隆等。

而且一个人或组织越是信心不足、越是焦虑,仪式就越隆重,仪式感就越强。

 

02

仪式是怎样深化的?

 

过仪式,人们生存的世界和想象的世界借助于一种象征形式而融合起来,变成了同一个世界。

正是由于仪式的这个象征形式,主持仪式的人逐渐发现了一个窍门:自己可以掌控对仪式的解释权。

于是,越来越多的仪式逐渐脱离最初的功利性目的,开始实现更为深入的社会功能。

首先是神话与仪式的融二为一:神话为仪式提供阐释,而仪式则作为神话的表现。

融入了神话的仪式,逐渐具备了产生权威、制定规则的特征,并进而成为整合社会、规范社会秩序的主要手段之一。

仪式越是庄严、越是繁琐、施展得越是严密,仪式所展示出来的权威性就越强,参与仪式的人就越容易丧失主体性,从而更为顺从仪式所展示的秩序。

举古代帝王上朝仪式的变化为例:


北宋之前,宰相上朝议事是坐着的。

但从宋太祖赵匡胤开始,宰相就跟其它大臣一样站着了。

到了明朝,不但没坐,还要跟各位大臣一起跪拜。

到了清朝,不只是跪拜,要向皇帝自称奴才。

这种仪式的变化与中国封建君主制度越来越集权的趋势是一致的,上朝仪式对强化新的社会权力秩序起了很大的作用。

进入现代社会,原先很多繁文缛节的仪式都被取消或消失了,但这并不代表人类的仪式变少了,它们只是变了存在的形式而已。


比如,原先的作揖变成了握手;原先的登门拜年变成了微信发祝福。

各种仪式依然遍布在我们的个人生活、群体组织以及社会当中。


比如,个人的生日会、公司的年会、初一到寺庙的抢头香、孔子的祭祀大典、国家的阅兵仪式等。

 

03

用仪式可以达成哪些目的?

 

既然仪式依然广泛存在于我们的个人生活和社会当中,那么在如今这个时代,咱们可以用仪式达成哪些目的呢?

主要可实现五种目的:

 1、建立个人内心的平衡与秩序

这是仪式起源的目的。

人人都会碰到现有能力和资源无法解决的现实问题,这时通过一定的日常仪式,在精神层面寻求超现实的力量,非常有助于缓解焦虑。


比如,当你觉得生活不美妙,甚至有点前途无望的时候,采用写日记或者对着墙洞倾诉的仪式,就非常有助于你走出这种悲观的状态。

除此之外,个人仪式还有助于你快速进入某种状态。

假如你养成了某种仪式习惯——每次坐在书桌前,都先泡一杯茶再工作。

那么,即使当你懒洋洋地不想工作时,只要你泡一杯茶坐在书桌前,你就会更容易进入工作状态了。

 2、使群体或社会保持信心

这个目的跟“建立个人内心的平衡与秩序”在本质上是相通的,只不过一个是个人的仪式,一个是群体的仪式而已。


比如,古代长时间不下雨闹干旱,皇帝举行的祈雨仪式,就是这个作用的发挥。

这种鼓舞信心的仪式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种群体仪式。

例如,己方队伍比对方实力差,比赛前有点怯场的时候,教练就会让大家肩搭肩围成一个圈,然后集体含“加油”、“必胜”的口号。

打仗的时候,这种仪式就应用得更频繁了。

有一句燃血的口号是“我们从不问敌人是谁,我们只问他~们~在~哪!”(最后4个字是吼出来的)

这句假如你跟着一喊完,哪怕300人对30000人,你是不是也一下子豪情万丈啊。

 3、整合集体,团结集体

前两个目的是仪式的基本作用。

仪式逐渐深入后,就产生塑造社会功能和秩序的目的了。

仪式的第3个目的,是会大大促进一个集体或社会的团结。

如果你留心观察,你就会发现很多这样的形式。


比如,快递公司让员工穿着同样的工服、红十字志愿者别着同样的徽章。

 4、建立集体意识,统一信仰

仪式的第4个目的,是建立集体仪式,统一信仰。

这个目的,已经从外在行为的规范深入到意识的塑造了。

它发挥作用的方式,是通过仪式的严密施展,让人逐渐丧失其主体性,从而融合在一起,作为一个整体去行动、思考和感受。

这个方面做得卓有成效的,就是宗教仪式了。

宗教仪式经过上千年的打磨,历经无数历史事件的考验,已经能让不同种族、不同背景的陌生人,建立起超过血缘关系的紧密联系。

 5、建立权威感、正统感

仪式的最后一个目的,就是建立权威感、正统感。

结婚为什么要举行结婚仪式,上任为什么要举行任职仪式,都是这个作用的发挥 。

比如孙中山1912年1月1日,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时,那时革命还在继续,北方的袁世凯实力还明显强于革命军。

在这种局势下,一直信奉艰苦朴素的孙中山,还大操大办临时大总统的就职仪式,核心目的就一个,树立新政权的正统感。

所以,你在破格提拔一个资历尚浅的新人时,最好能给他办一个正式的晋升仪式,这样就有助于建立他的权威感,让一些老同事服气。

以上,就是仪式的五个目的。

其中第一种是针对个人内心的,后面四种是针对群体的。

你可以根据你的需要,同时运用其中一种或多种方式。

 

04

如何推行一个仪式

 

仪式有这么多的作用,而且有些作用甚至是无可替代的。

那你无论是作为老板、管理者还是普通职员,是不是都要学会推行仪式的方法呢?

推行仪式的方法有很多,这儿给你分享一个简单的仪式化行为理论。

这个理论比较简单,只有四个关键要素:凸显程度、重复程度、相似程度、仪式化所需的资源。

 1、凸显程度

你将这个仪式放的位置越重要,这个仪式被接受的概率就越高。

假如你想在团队中推一个带统一徽章的仪式,如果你只是说一说,那么大家肯定认为不重要,执行的人肯定就很少。

但如果你说只要上班不带徽章,就罚款500元,那大家就知道这个仪式很重要了,执行的人就多了。

 2、重复程度

你对这个仪式重复的频率越高,这个仪式被接受的概率就越高。

比如,你想在公司推行一个上班前背语录的仪式。

你只要坚持每天都监督他们有没有做,重复上一个月后,你哪怕不再监督了,这个仪式也会被固化下来了。

 3、相似程度

跟某个仪式相似的仪式越多,这个仪式被接受的概率就越高。

 

因此,如果你想在团队里力推某种仪式,你就可以让他们多了解一些其他团队在推行的类似仪式。

 4、所需资源

执行这个仪式所需的资源越少,这个仪式被接受的概率就越高。

比如,一个静修仪式需要一间幽静的密室、精致的蒲团还要高档的静心香,另一个冥想仪式只要能坐下来就行,你觉得哪个仪式更有可能被接受呢?

以上就是创造一个仪式的四个关键要素,只要做到了,那你就能成功推行一个仪式了

 

05 

结语

  

仪式是人类自从开启智慧之后,就随之而来的一种“必需品”。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仪式也从最初的缓解焦虑作用,逐渐深化发展为了形塑我们社会功能和秩序的主要方式之一。

无论你意识或未意识到,你都或多或少地在遵循着一个个的社会仪式。

同时它也是一把锐利的双刃剑。

用好了,它会是你管理团队很好的助力;同时,它也可能是让你陷入集体迷思的最佳催眠剂。

小互动:

你有哪些生活或者工作中正在运用的仪式呢?

欢迎在留言区与我们分享。

责任编辑:Survival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