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们只会买买买?是因为孤独吗?

导读:

人们通过消费来应对孤独感和寻求归属感。

消费体验包含各种让我们感受到关系的产品:社交媒体,怀旧物品和二手物品等。

消费会让人无意中增加孤独感(例如,偏执,物质主义,自恋导致的),并使其难以与他人建立联系。

许多人体验过孤独。其中包括了那些渴望拥有更多朋友,却未能建立友谊的人(例如,由于信任度低,缺乏时间,害怕被拒绝)。和那些热衷于恋爱关系,但由于各种原因(内向或害羞)而发现自己不由自主单身的人。

COVID-19还造成了孤独感和相关心理健康问题的大流行,例如焦虑和抑郁。

那么,人们该如何应对孤独呢?根据Fumagalli等人发表的最近一篇评论指出,有时人们通过消费(例如,变得物质主义,购买怀旧产品)来应对孤独,这篇论文将发表在八月份的《心理学现状》杂志上,结论如下。

01

什么是孤独?

孤独是指一个人的社会关系缺陷的主观体验,即这些关系缺乏质量或在重要方面不能获得满意的感觉。

正如这个定义所示,孤独和客观的社会孤立是有区别的。一个人尽管身处人群或有很多朋友(但可能太少的亲密朋友),但他仍然感觉到孤独。相比之下,另一个被社会孤立的人,可能会对有限的社会关系或长时间独处感到满意。

研究表明,孤独与各种不健康的行为有关,包括不良情绪的调节策略或缺乏自我控制,这些能够很大程度上预测其负面结果(例如,更大的焦虑和抑郁,疼痛的增强)。

补偿性消费体验是我们应对孤独的一种方式。

02

补偿性消耗

补偿性消费是指利用产品满足心理归属感。

例如,一个害怕被拒绝的人,更可能购买伴侣想要、但他们自己讨厌的东西,以此做出双方有共同喜好的样子。

补偿性消费体验可以是中性的,也可以是积极的(例如,捐赠给慈善机构)。

然而,它们也可能是有害的,例如当一个人通过过度饮酒或吸毒来适应和满足他们的归属感时。

当然,有一些产品,例如社交媒体,是专门为社交目的而设计的。人们认为这些产品对孤独的人特别有帮助,能够让他们与朋友重新建立联系,或与志趣相投的人交流。

然而,震惊的是,电子通信未能减少孤独感。事实上,社交媒体的使用与孤独感的增加有关。为什么?潜在原因包括多度担心错过(FOMO)和低质量的社交互动(与面对面互动相比)。

03

消费产品减少孤独感

 

某些产品提供了与他人间接或象征性的联系的机会。例如,购买二手物品(例如,二手漫画书、游戏或手表)。或者购买怀旧产品。

其他产品通过提供“社交连接功能”,能更直接地减少孤独感。具体来说,孤独的人更有可能与品牌建立情感关系,或将产品拟人化(将人类特征归因于他们)。

事实上,研究表明,被排斥或孤独的人群对拟人化产品表现出更大的偏好。例如Mr. Clean,Geico的壁虎和M&M里的角色。

使用产品减少孤独感的隐藏代价是什么?一种风险是,用产品替代人际关系会逐渐变得永久化。其表现形式可能是积聚财富和变得更加物质主义。研究表明,物质主义对快乐和幸福都有负面影响。

更讽刺的是,为了减少孤独而变得物质主义可能会导致孤独感增加,因为拥有财富取代了社会互动。这会导致更多的孤独…并形成恶性循环。

 

04

孤独和自我保护的动机

 

如前所述,社会关系对生存很重要。因此,孤独往往会激活重新建立联系的动机。然而,孤独也可能激活自我保护和逃避他人。为什么?

因为孤独感不仅提示了我们获得的保护和支持不足,还揭示了潜藏在绝望,和“不分青红皂白地试图建立信任的社会关系”之中的危险。因此,孤独的人往往会变得越来越警惕,自我关注或自我中心。

毋庸置疑,这些行为使得与他人建立联系变得困难。例如,长期孤独的人感到对亲密关系和人际交往感到不舒服,不信任是一个潜在原因。

幸运的是,人际交往可以对心理健康和幸福产生积极影响(例如,减轻压力,焦虑和抑郁),并对孤独的人产生巨大的好处。

不舒服的人际交往也会对消费者的偏好产生影响。正如作者所指出,与没那么孤独的消费者相比,孤独的人对与消费者相关的服务(例如按摩,舞蹈课)表现出较低的偏好。

各种个人和社会因素(例如,害羞、内向、被欺负和排斥、经历性别歧视或种族主义)威胁着社会联系、接受和归属感。简而言之,它们会增加孤独的风险。

总得来说,无论是在群体里、还是社区里,还是在其他方面,当人们无法形成令人满意的关系,和无法满足他们的归属感需求时,就是产生孤独感。

因此,重要的不是关系的数量,而是我们的交往是否能帮助我们满足社交和归属感的需求。事实上,太多的社交活动也是不健康的。

有时,采取消费相关的策略产生反效果,导致更大的孤独感和交往困难(例如,偏执,物质主义,自恋的原因引起)。因此,我们需要在完全抵制那些能够帮助我们与他人建立连接的产品,和过度依赖产品来满足情感和社交需求,这两种极端之间,找到一种快乐的媒介。

(注:本文有对原文进行增删)
翻译、改编:静
编辑:翠
审核:唐诗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公众号赞同或支持其观点。本公众号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欢迎关注我们微信公众号:广州伊理雅通心理咨询中心】
责任编辑:一只梨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