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快乐易逝,而忘却痛苦却要那么长的时间?

不知道你发现没有,生活中快乐的事情,我们总能很快的抛到脑后,然后又继续去寻找另外的乐趣。我今天开开心心的和朋友们相聚畅谈,回忆着当年美好的学校生活和纯洁的友情,整个人兴奋的飞起来。但第二天醒来,早已没有昨天那种兴奋和激动,唯独只闻到身上的酒气和烤羊肉味,仿佛在证明昨天是多么的快乐。


但那些令人烦恼、失落、抑郁的事情,比如失恋、离婚等,它们所带给我们的痛苦会持续好几个月,甚至数年。如果是一些对个人来说很重大的负性事件,如战争、被强奸等,其带来的消极后果则会让我们记一辈子,即使垂垂老矣也还会向儿孙们反复提起,或是在心里默默承受。


我们要从痛苦的事情中恢复过来,开始正常生活和工作,这会耗费我们一些精力和时间。这一点,只要你经历过各种事情,就不会否认。


生活告诉我们,人们可以很快适应那些积极事件所带来的感受,开心、快乐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回到平静的状态。这让我们会感到快乐总是易逝,美好的东西很少。但对于负性事件,我们每个人都能谈上个七七四十九天,也未必能说完、抱怨完


心理学家们发现一种现象,即人们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适应和缓解消极事件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但这个过程是缓慢的,也是不彻底的。我们的快乐、幸福不会完全回到从前,或多或少都会留下一些阴影和伤害。就像人们说的那样:我们再也回不到从前那幸福的时刻了。


的确,时间并不能完全治愈一切,只能缓解。


但对于积极事件来说,人们可以快速对其适应。但这种适应会减弱人们对快乐、幸福等积极情绪的体验和回味,这是不利于人们持续获得以及提升幸福感的。也就是说,我们的积极情绪体验会很快回到基线水平,时间并不会让我们过多的停留在幸福的门前,去体味。这让我想起学生时代的我,每次回家的兴奋很快会被各种无聊以及家人的唠叨代替。


与积极情绪相比,消极情绪对人们的影响更大、更深刻。从许多心理学研究来看,消极事件更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它对人们的生理影响也更持久。长期处于消极情绪下的个体更容易患心脑血管疾病、胃肠道疾病等等,除此之外,消极情绪也会阻碍个体正常的生活功能和思考、推理,计划等认知功能。


正如积极心理学家Frederickson提出的情绪正性比。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之间的比例是有处方的:积极情绪与消极情绪的比值(积极率)是3:1到5:1之间。可以看出,每承受一次消极情绪,就需要至少三种积极情绪来抵消它所带来的影响。消极情绪带给我们的影响是持久性和深刻性的。


我们对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这种不同的反应既正常也令人无奈。


这是因为,消极情绪的意义在于提醒我们外界所面临的威胁性,从而使我们更好的应对外界。而令我们无奈的是,生活的目的不就是追求那些美好的生活和幸福快乐的感觉吗?


但是,我们为何又要那么快的适应幸福的感觉,而不能像遥控器一样随时开启、保持幸福的“空调”。这里面到底藏着什么样的秘密和人生设置呢?


这样的设置也许可以从进化的角度来解释,对于自然界来说,能够保留下来的东西和机制一般都有它自身的意义,说明它对个体来说是有作用的,是有助于个体在竞争残酷的环境中存活下来。进化从来不允许有没用的东西保留下来,这个自然界的资源太有限了。


当我们成功的完成某一件事或是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时,其中所带来的快乐和满足让我们很幸福,使我们看到自己的价值和生活的意义。好想永远停留在此刻啊。但是不行,满足于现状而不去追求更高目标的话,这是不利于我们自身繁衍生息的,这也会让我们放松警惕,不能很好的注意对我们有威胁的事物。


如果我们能够很快的适应积极情绪事件,而对消极事件难以忘怀的话,我们就可以让自己明白,外界的威胁是时刻存在的,不要掉以轻心,要时刻保持自己的注意力并且及时总结经验和教训,避免类似的消极事件再次发生。这样的话,对消极事件的难易适应反而有利于我们的生存。


除了从进化的角度来看之外,还可以从认知心理学的视角来解读这种现象。心理学家认为,那些不能解释的以及同自己相关的事物很容易引起个体的注意,并且也会引起个体的情绪反应。而那些容易理解的,个体会慢慢减少对其的注意,慢慢就会适应此类事件。也就是说,情感适应有两个因素需要考虑:对事件的注意和解释。


这在生活中也很常见,比如同学小明因为在教室大声说话被老师批评,他很郁闷,为什么老师小题大做,是不是老师很讨厌自己。所以下课后,他一直闷闷不乐,想着这件事,也不想出去和同学们一起玩耍了。老师发现他的这种异常,就把小明叫到办公室,对他说:“今天批评你是因为你大声说话影响到别人的学习了。想一想,要是别人大声说话,我也会批评他的。下次注意就好了,平常你还是很遵守纪律的。”


小明听后,心中的压力顿时小了很多,也明白自己的错误之处,知道老师并不是针对自己一个人。压在小明心中的郁闷和不解也烟消云散,于是很快又重新投入到学习和社交活动中去了


在心理学的研究中发现,消极事件要比积极事件更容易吸引个体的注意, 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负性注意偏向。同时,消极事件要比积极事件更难找到合理的解释。但我们知道,对事件的解释是情感适应和调节的关键,合理的解释可以有效缓解消极事件带来的情绪反应。因此,对消极事件的适应和对积极事件的适应就表现出很明显的不对称性,且消极适应要比积极适应更缓慢。


这样的话,我们就很容易理解生活中人们为什么总是用很长的时间来修复自己失恋、离婚或是离职等消极事件所带给自己的心灵创伤。并且在多年以后依然能够生动的回忆起那些人、那些事带给自己的影响和思考。


而曾经的快乐也只不过像傍晚的一抹云霞,只会轻轻的从身边擦过。如果我们不有意的抬头,恐怕也不会像那时再细数出晚霞的颜色和形状。


快乐易逝,痛苦难散!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的这种特点,也让我们明白脱离痛苦是一个过程,我们不会永远都沉沦于苦海中,只要你愿意给自己时间。而快乐幸福的追求也永无终点,最重要的是好好享受中间的过程。


参考文献:
李爱梅,高结怡,彭元,夏萤,陈晓曦.(2015).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适应的不对称性及其机制探讨.心理科学进展,23(4):632-642.
Berggren,N., Derakshan, N.(2013). Attentional control deficits in trait anxiety: Why yousee them and why you don’t.Biological Psychology, 92(3), 440-446.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