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对数理化感到头疼?——是思维需要“升级”了!

记得在初中时期,就有老师跟我们说物理、化学难学。而我们初二的时候,开始学习物理,初三开始学习化学。当时,我学起物理、化学觉得很简单,经常考高分。

因此,有时候我还在想这是不是老师【危言耸听】啊!结果,真正到了高中之后,学起物理、化学乃至数学,感觉真的就特别吃力,几乎每次考试都不及格,和我初中时期的感觉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最后,我对于物理、化学产生了强烈的【无力感】,加之我的历史、地理还不错,于是我就选择了文科。后来我也了解到,这也是许多中学生经常遭遇的问题,具有普遍性!

我上了大学之后,由于各种机缘巧合,我有幸接触到了科研工作。在这一过程中,我调研了海量的文献资料,逐步了解了近现代科学的一些本质的东西。

而且,在这一过程中,我还大胆地回过头去看了一些高中时期的物理、化学课外资料,可能是这些资料的编纂者理论功底扎实、学术水平很高的缘故,把一些我以前我怎么也搞不懂的概念一下子就讲明白了…..

基于此,我心中的疑惑逐渐被解开。下面,请允许我分享一下我个人对此的一点认识,希望能为广大中学生提供某种思维上的启迪。

1、“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不是教课书中写的那么简单

还记得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经常给我们讲解的人的认识要经历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吗?这一哲学知识也写进了高中的政治教科书当中,我上高中的时候也背过无数遍了!

但是,说实话,我当时并没有真正理解其中的含义,更不理解这个“飞跃”的过程有多么艰辛……现在回过头来看,我们初中和高中的学习内容,不就是“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差异吗?

还记得我们初中时期学习的物理、化学知识,带有非常浓厚的【生活气息】。

例如,我们刚开始学习初中物理的时候,经常出现这样一些题:“为什么冬天窗户会起雾?答案是:室内水蒸气遇冷液化”、“为什么泡沫能够浮在水面上?因为泡沫的密度比水小”、“为什么炒菜时往滴几滴水进去,水滴会沸腾?答案是:因为水的沸点比油低”……

可以这样说,这些知识几乎就是对我们日常生活经验的【归纳】【总结】。还记得我们初中物理老师跟我们说过:“即使是你们完全不学物理,凭借一些生活经验都可以得10~20分!”,初中化学更是简单,感觉仅仅是比【科普】稍微深入了一点!

甚至于初中数学在某些时候经常会从中国古代的《九章算术》中选取一些题目来讲解,而这些题目都是和我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

从认识论的角度来说,我们初中的数理化的内容在很大程度上是属于【感性认识】(它包括感觉、知觉、表象)的层面。

然而,高中的数理化就不一样了。现在想想,我上了高中以后,我接触到的数理化就基本上见不到什么【生活经验】了,接触到的全部是各种【概念】【定理】【定律】(就连英语课文,也没有了初中时期的那种“诙谐幽默”,全部都是“逻辑推理”、“语法结构”)….

即使是有些概念(例如,牛顿三大定律)、公式我们在初中时期也接触过,但感觉和初中时期所接触到的完全不是一回事!我们的学习就在这个时候陷入了【瓶颈】……

现在想想,我们高中时期学习的那些概念、定理、定律,他们是对各种繁芜丛杂的现象的高度【抽象】、高度【概括】,不就是正儿八经的【理性认识】了吗?

而要想真正地学好高中的数理化知识,势必就需要一种相对应的【理性思维】!

但是,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在教科书里也许就是几句话的事,但是到了实践过程中,这需要一个“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过程,这个过程往往不是一蹴而就的!

而我国的教育往往只注重【结果】的好坏,不注重【过程】的引导。

每当学生遇到上述的学习瓶颈时,相关老师往往都是“不认真”、“不用心”、“脑袋不灵活”等一大堆帽子给学生扣了上去,想把学生给【逼】出来,根本不注重【思维】的启迪!

试想一下,我们高中时期学到的那些概念、定律、定理,了解科学发展史的人都知道,这里面包含了多少科学家的辛酸泪,又包含了来自多少个世纪的知识沉淀!

在这一过程中,即使是科学家也经常会陷入各种【误区】【错误】中,往往要数十年才能被发现并纠正!

所以,今天许多高中生对于数理化的【头疼】,某种程度上说,他们也是在经历科学家曾经犯下的错误、走过的误区!可以想象,我们现有的教育埋没了多少潜在的【科学家】!

2、与其“填鸭”,不如“启发”

那么,问题就来了!应该如何启迪高中生的【理性思维】呢?现在的高中数理化教学,许多老师上来就是一堆概念、公式,然后就是各种题山题海,让习惯了“生活常识”以及感性认识的高中生很不适应。

个人认为,最好的办法,莫过于从我们的一些【生活常识】出发,对它们进行“深化”,慢慢引导得出某些【科学原理】。

举个例子来说吧!我国古代的中医有这么一个【常识】:银子遇上毒药会变黑!于是就出现了【银针试毒】的方法!

但是,随着实践的深入,发现有银针对于有些毒药根本不起作用。而且,越到后来,银针遇之不能变黑的毒药越来越多…..现代科学的研究表明,所谓的【银针试毒】,在古时候主要是针对【砒霜】而言,因为古时候的制毒工艺不发达,所提炼出来的砒霜都或多或少带有一定的硫化物。

银子接触到这些硫化物之后确实会变黑!换言之,对于那些不含硫化物的毒药(例如,亚硝酸盐,氰化物等),即使用银针和它们接触再久,银针也不会变黑。

而且,随着现代工艺的进步,可以将砒霜中的硫化物剔除,使其纯度大大提高!因此,即使在古时候可以用【银针试毒】检验出来的砒霜,现在用银针也不管用了~~~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挖掘出很多信息:

1、人们的认识往往具有局限性,需要随着实践的深入加以修正;

2、在某些特定条件下得到的认识,不能随意“引申”,更不能“绝对化”;

3、经验很重要,我们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大多依靠经验!但是,“经验”并不一定就是【真理】。


有些经验很有可能是对真理的曲解或以偏概全,若依靠这些“偏见”去指导实践的话,很有可能导致灾难性的后果。因此,我们需要深入剖析隐藏在经验或现象背后的【本质】,以便于更好、更全面地指导我们的社会实践。

这个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当中的“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

我相信,经过这样一番“过程”的引导过后,有利于让学生形成这样的认知:“我们现在学习的知识不是脱离实践的【教条】,而是可以让我们的实践生活变得更加美好的【指南】”,不知不觉中,这种认知就会成为他们学习数理化乃至探索真理的【原动力】!

可惜,有这种水平的高中教师太少了!大多数相关老师都是在课堂上先“填鸭”式地灌输一大堆概念、公式,然后就是各种题山题海进行【轰炸】,根本无法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动力,反而让学生觉得这些知识在生活中【用不上】!

“前科学阶段,人类的行为方式完全由情境决定。但是,在某种意义上,世界具备可操纵性,而直接的知识可能并不科学。

这一论点在许多情境中完全正确,在另一些情境中则是谬误。

眼见未必为实,这是人类在科学进步中总结出来的真理,相应的,思维成为了一种人们热衷的新活动,大家都能品尝这种活动带来的好处”

——库尔特▪考夫卡《康奈尔大学的心理学原理》

原创:毁灭与再生
责任编辑:一只梨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