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你那么辛苦地爱孩子,他却不领情?

《情感依附——为何家会影响我的一生》,这本书是由两位美国心理学家合作完成的。

亨利 · 马西博士是一位杰出的研究者,在母婴互动、母婴关系对儿童情绪发展的影响等相关领域做出了卓越贡献,是国际著名的“依附关系”学者。

内森 · 塞恩伯格博士,是美国著名的精神分析师、儿童精神病学家,致力于精神分析方向的儿童精神病学和儿童发展的长程研究。

他们以及他们的同事,共同完成了一项跨越三十年的研究,对76位受访者从出生到成年的生活历程进行了追踪观察。

通过对受访者在婴幼儿期与父母互动的录像,通过与他们父母的访谈录像,通过与受访者成年后的访谈录像,研究者们生动地揭示了童年期父母的养育方式对孩子的心理发育以及成年后的人格结构和社会功能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父母们的养育方式是一个值得被反复研究的话题。我不知道有多少父母会对自己和其他父母们养育孩子的方式感到好奇,有探索的欲望。


当成长中的孩子给父母带来烦恼的时候,有多少父母会想到要调整自己的养育方式呢?


而养育方式究竟又是指什么呢?


每一个父母都有一些关于如何养育孩子的见解和想法,但是我们怎样把这些见解和想法落实到对孩子的养育中去,并且通过我们的养育来促进孩子的身心发展呢?


《情感依附》的作者们认为,父母和孩子之间的互动会在三个层面上展开:宏观层面、微观层面和神经心理学层面。


其中,宏观层面指父母们对孩子的关爱、照顾与保护。这对大部分父母来说都是不成问题的。


哪个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呢?


关键的问题在于父母们爱自己孩子的方式会存在个体差异。这就涉及到研究者所说的亲子互动的微观层面了。


微观层面指的是父母和孩子之间的微观体态互动,包括:手指触碰、喂奶喂饭穿衣的动作、言语表达、亲吻拥抱、目光接触、面部表情,等等。


这些具体的行为“使母爱具有可操作性”,是真正体现父母养育方式的核心环节,却常常被我们忽略了。


父母们每天和孩子生活在一起,吃饭、穿衣、玩耍或者学习等日常事务将父母和孩子联结在一起,问题就在于父母们能不能有效地利用好这些琐碎的日常事务,在与孩子日积月累的亲子互动中建立起恰当的情感联结。

 

《情感依附》这本书中讲述了一个案例,一个患有自闭症的3岁女孩,她的名字叫琼。


作者马西为了找到治疗的切入点,从琼的父母那里要来了她早年生活的家庭录像,反复观看之后,作者在他们的亲子互动中发现了一个重复出现的细节:


当琼四个月大的时候,母亲把她抱在肩膀上,她们的目光跨过操场看向正在拍摄的父亲。


母亲用鼻子蹭着琼,孩子开始流口水并微笑,然后将目光转向母亲。就在同一瞬间母亲却看向了别处,她们的眼神不曾相遇。孩子脸上的笑容消失了,目光变得呆滞,脸上没有了表情。


类似的事件重复发生了多次。


当然不能说这是造成琼的自闭症的原因,但这类微观层面的眼神的错失肯定会给孩子带来不好的感受,孩子会因为无法感受到与母亲的情感联结而陷入沮丧之中。


如此一点一点地积累下来,就有可能造成孩子以后某种严重的心理障碍。


读到这里,我想请你闭上眼睛想象一下,如果你深爱的那个人很少与你目光交汇,缺少了那种心领神会的眼神交流,是不是一种很大的缺憾呢?


我想如果没有了那双会说话的眼睛,所谓一见钟情的美妙故事恐怕就永远不会发生了。


在《情感依附》中,接受访谈的还有一位名叫尼古拉斯的中年男人,他有良好的生活适应能力,事业上很成功。他讲到了一段童年记忆:


有一次,他随父母去广场玩儿,滑梯、沙箱和别的孩子都很有趣,极大地吸引了他的注意力,让他玩得很尽兴。


但是,突然一转身,他发现母亲不见了,转来转去,四处寻找母亲,但却找不到,他越来越害怕,惊慌失措。


突然,他又看见了母亲,那个瞬间,他产生了一种巨大的如释重负的感觉。


接着,母亲把他抱起来,拥抱他,安慰他,整个事件就结束了。


可以想象,如果尼古拉斯在那一刻见不到母亲,他就会一直被巨大的恐惧感包围着,如果母亲对尼古拉斯内心这种强烈的恐惧没有觉察,或者漠然视之,甚至像有些父母那样对着孩子责骂训斥一通,那么这件事情会在孩子的心里存留下一种什么样的情感记忆呢?


孩子的内心世界需要稳固的安全感和信任感,这些核心的感受将影响他们对知识的探索兴趣和能力,也影响着他们成年后开拓人际关系的能力。


虽然有些残酷和伤感,但也不得不说,父母对孩子的养育中有很多偏差都会影响到孩子心理的健康发展。


《情感依附》的研究者们观察了一组患有多动症的儿童的家庭,发现这些孩子的父母们呈现了一些共同的特征,其中一个是“倾向于把自己的情绪情感投射到孩子身上”。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父母在和孩子的交流互动中,不是尽力去理解孩子的内心感受,而是用自己的情感去代替孩子的情感。父母们以为自己是在爱孩子,但孩子们感受到的却是被忽视和不被爱。正如一句有趣的流行语:有一种冷叫妈妈觉得我冷。


《情感依附》这本书的推荐者之一,武汉市心理医院副主任医师李小龙医生,也讲述了一位来访者的童年记忆。


那位来访者说:


小时候,母亲总是喜欢给我削梨,每次削之前她会问我吃不吃,我说不想吃,但她根本不理会,还是给我削,然后看着我一直把梨吃完。


有时因为要赶着去上学,我吃了一半就出门,到外面把剩下的一半扔了。但母亲会站在阳台上看着,她看到我把梨扔了,下午放学回来就会狠狠地训斥我。


而《情感依附》中的受访者之一塔蒂亚娜,也有类似的童年经历,但塔蒂亚娜的母亲的养育方式却不同。


她说,在她小的时候,母亲总喜欢让她吃橘子,但她不喜欢吃橘子,于是,她就把母亲准备好的橘子藏到橱柜后面,当母亲打扫房间发现那些烂橘子时,知道是她干的。


然后对她说:“我相信你,如果你真的不爱吃橘子,我们需要讨论一下,看看我们能做些什么……我们应该总能讨论事情,即使我们意见不一致。我可以请你吃橘子,你也可以不喜欢吃,但很多时候,你不得不做你不喜欢的事情,那些对你有好处的事情……”


研究者们认为,塔蒂亚娜的母亲给予女儿的是讨论分歧的选择权而不是破坏性的、毫不动摇的刻板。


爱孩子是每一位父母的天性,但很多时候,父母们却不知道怎样让孩子感受到自己对他们的爱。


《情感依附》一书的观点是:父母们不仅需要在内心涌动着对孩子的爱,还需要在微观层面上将爱具体化,通过和孩子的微观互动,建立起一种积极、安全、恒定的情感联结,促进孩子生命早期的心理健康,从而为孩子将来的个体化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情感依附》这本书,表达了很多孩子的心声,也呈现出很多父母在养育孩子过程中的成功与失误。


所以,我热忱恳切地想要把这本书推荐给父母、教师和心理咨询的同行们,让我们一起用心地来阅读讨论吧。


2019.10.13

 




文:陈义萍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责任编辑:殷水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