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你努力捍卫的「人际界线」一再失守?

01


我当老师有个原则,不跟学生轻易分享自己的私事,尤其是负面的私事。对课程有帮助的一些个人经验可以分享,但如果把学生当成一个吐苦水的对象,在我看来这不是老师该做的事。

这个原则来自我的大学经历,大学时候有一个老师,她很喜欢在课堂上谈自己多么不得志,谈她在体系里遭遇的一些打压等等。

她当然有表达的自由,可是她谈这些,一来和她的教学的内容毫无关系。二来,学生根本不清楚老师表达的内容,到底希望得到学生什么样的反馈。

这一类的发言只会让学生困惑,同时也远离教学本身,这就意味着教师远离了自己的责任。

在哲学课堂难免会牵涉到自由、平等、正义、人性等议题。这些议题与生活息息相关,自然会让我联想到自己的一些经历,以及一些正在承受的困境和压力。

这时候,我会提醒自己,「我在这个课堂的责任是什么?」,跟学生抱怨一些他们难以理解或无法参与的事情,这不是我的责任,更不是他们的责任。

反过来我也会想,那些心理压力很大的老师,他们为什么不向其他人求助呢?一个懂得求助的老师,才能教学生主动求助,而不是让求助的声音变得令人反感。不是吗?

02


某个角度来说,一个公私不分的老师,意味著他对一个概念可能是模糊的,这概念叫「人际界线」。

某个角度来说,我们成长的一生就是在学习如何「拿捏」人际界线。


我喜欢用「拿捏」这个词来描述这个概念,因为人际界线光凭肉眼根本看不见,当你感受到它的存在,往往它已经以某种方式存在于你的生活中。

所以人际界线不是一条「线」,不是特朗普在美国和墨西哥中间搭建的围墙。

所谓人际界线,指的是「自我中心到边缘」,一种立体的、有力量的、会和别人互相摩擦,但也存在融合与排除等可能的可变状态。

所以人际界线不只是:一个孩子讨厌父母不经他的允许,就擅自进入他的房间。

也不只是:一位女士在公司年会,被一位男性领导开了性的玩笑。

人际界线不只是一个人未经对方允许,让对方侵入自己的某个领地。人际界线是一个人对自我认知的程度,对于一个自我认识不清的人,他的人际界线是含糊的。

同样地,一个自我认识不清的人,一上来就跟他谈人际界线,很大可能只会让他迷惘。

03


有个日本短篇小说可以做为一个好例子,小说讲一位橄榄球选手,他受伤住院。医院因为一些缘故,一般病房没有病床,所以让他和一群专收弱智者的人住在同病房。

橄榄球选手发现到了夜晚,会有护士进来帮某些弱智打飞机,用一种机械性的方式处理他们的性需求。

橄榄球选手觉得弱智也是人,他们不应该接受护士这种行为,他鼓动这些弱智拒绝护士为他们打飞机,而弱智们也对护士表达出他们的不满,于是护士就不再给他们打飞机。

后来橄榄球选手出院了,过没多久,弱智们又开始表现出性的需求,让护士给他们打飞机。

04


橄榄球选手就像无故叫别人「坚守人际界线啊!」的那些人一样,他们把人际界线看成一条线、一道墙,却忽略了他呼喊的那些人,他们的自我在哪里?他们是否把握得了他们的自我?

如果把握不了自己的自我,他们把握的不是人际界线,很可能只是呼喊者的投射。


就像老师对学生宣扬一些道理,但这位老师把握不了学生对于他所传达的道理,到底理解到什么程度。更重要的是,他不了解他的学生对他们的自我认识到什么程度。

比如对于孩子,他们还在认识自我的初级阶段,他们对自己开展出去的关系,基本和父母、同学、老师有关,并且他正通过这些关系在认识自己。

他需要依靠父母,从中得到安全感;信赖老师,从中获得认识世界的知识,以及来自班级系统的肯定;通过和同学的相处,建立对于友情、爱情、人性等基本的认识,开始对于喜欢、嫉妒、公平感等推而广之的人际世界,开始学习如从中摆放自己的位置。

这时候,有些老师给孩子的言行举止,就要考虑他们自我的成熟度,不能想怎么说就怎么说,想怎么做就怎么做。

真正践踏人际界线的行动,是罔顾对方的自我,进而去支配对方,使对方成为我的延伸、我的一部分、我的工具。


所以这不单是父母不管孩子的意见,擅自闯进他们的房间。因为如果孩子会表示反对与不满,即使他尚无法跟父母抗衡,比如在门上装个锁,我们也不能说这个孩子的人际界线是模糊的。他的能力是不足的,但他的自我在这件事上表现得很完整。

所以人际界线不该跟一个人的其他能力混为一谈,像是有的人赚了很多钱,他买了大豪宅,请了很多保安,他拒绝很多人找他借钱,这就意味著这个人人际界线清晰吗?

如果他不知道自己为什么活著?他不知道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因为自己的存在感与价值感惶惶不安。那么他的人际界线实际上是空洞的,随时他的自我就会被外在的人事物侵入,或者他伤害他人的自我却不自知。

这才是人际界线的重要之处,人际界线是自我的延伸,以自我的感受为界线感的唯一来源。

05


回到开头的课堂教学,一位老师对不明就里的学生吐苦水,使得学生无法拿捏他们和老师之间的关系,并且自我产生了「这时候我该怎么办?」的自我怀疑。

这位老师没有把握好人际界线,因为那一刻,他没有意识到学生的自我,以致于他不知道他说的话会对学生产生何种负面影响。

有些家庭也是如此,父母给孩子倾诉许多他们的自我尚且无法承受的烦恼,这都会搅乱孩子的自我认知,乃至于自我发展。

有的来谈者读幼儿园,就听妈妈天天跟他哭诉先生怎么出轨,怎么抛家弃子。这时,孩子对父亲和母亲的形象还不清晰,现在被搞得更乱了。而他对于自己如何回应母亲,又该如何看待父亲也无计可施。

这些纷乱的事务,也让他对自我产生怀疑,「我是个无能的孩子吗?」、「我是不是做错了什么?」等等。

不同年龄,不同人生阶段,我们对自我有了新的认识,我们的人际界线就会相应做出调整。


所以人到中年,如果你觉得自己好像又像清少年时期一样,开始注意起发际线、注意起自己的外表。即使身边的同龄人都告诉你说没必要,也不能代表你该做或不该做这件事。

可能这是提醒你重新认识自我的信号,那么我们可以追寻这个信号想一想,生活中是否出现变故,使得你对一度稳定的自我,出现对动自我变化的动力。

比如电影《美国丽人》,原本感觉生活很枯燥的男主,因为遇到一位对他极有性吸引力的少女,于是开始健身,希望获得少女的青睐。

又好比电影《天注定》中,对未来懵懂,但也因此怀抱希望的少年,因为在爱情中被喜欢的人一句:「你能养我和孩子吗?」的现实敲打。怀抱希望的少年自我死去,取而代之的是一个绝望的自我,最终少年在绝望中自杀。

总之,下次当你思索人际界线,无论思索自己或关系。先把人际界线的概念放在一边,先回到你对自我的认识:

1. 你了解自己吗?


2. 你知道自己为什么而活吗?


3. 你和重要他人之间的关系认识清晰吗?


再问人际界线怎么了。

文:高浩容  (台湾哲学谘商学会监事,著有《别害怕当个流泪的大人》等书。(公众号:容我说))
责任编辑:殷水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