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作”

小丽是看起来很内敛的人,但是她同事、老公和身边的人经常觉得她很“作”,常常和老公特别粘,但是突然一句话就暴怒了。

和同事也是,有时特别温柔,特别有爱,可有时一句玩笑话她就摔了凳子,很多人对她近而远之了,她其实特别喜欢能自信的站在台说一段话,常常很羡慕别人在工作中在人多的场合能淡定的说话。

虽然她工作也很能干,却常常在关键时候不能表现, 在公众场合突然忘了特别熟悉的同事和领导的名字,这让她很苦恼,每天都很焦虑,这些高焦虑的背后是什么在“作“ 。

 

有一种人格叫癔症人格具有一个特别显性的特征:作和忘记。

         

它的形成跟男权特征的社会有很大的关系,所有癔症人格通常以女性偏多,但男性也有,男性不是来源于社会而是来源于家里的女人占强势地位而男性位置比较低带来的。

那么就出现了除了性别歧视的另一个原因:就是“早年依恋关系“出现了严重的问题,癔症个体具有回避型和矛盾型的依恋关系,而且一旦形成终身会用矛盾的依恋关系交往,女性有对男性的既依恋又恐惧。

这些症状的背后其实一般经历过严重的早期创伤,婴儿期理应保护他们的父母或养育者却成了他们的恐惧来源,所以他们呈现除紊乱的依恋模式,“不称职的母亲和自恋的父亲是女性癔症人格的根源,而男性通常会有一个严厉的母亲,而父亲是无力的。

     

所以一些女性癔症者,当他们讲起自己的母亲时充满贬低的味道,我们可以试着想象,当一个小女孩3岁以前的时候,她特别希望母亲无微不至的照顾,但对方因为笨或什么原因,没有给她一个满足感、价值感。

所以她日渐失望,到俄狄浦斯期对异性父母的需要,没有在正常状态下“通过即认同母亲又与她竞争,而是:通过贬低母亲与父亲要爱的方式上,过度需要父亲的关怀,造成了这种:一生会对能力弱的女性贬低,对男性权威如同对父亲又恐惧又依赖的关系上。

       

这种两难的处境令她们的心理发育产生双重影响,一方面将男士视为强大的吸引力的对象,一方面又把包括自己在内的所有女性都看作软弱无力,无足轻重,成年后常常对男性力量的向往,造成会尝试依靠男人来提升自尊和自信,同时竭力诋毁男性的优越感,甚至被看作特别会“作”行驶女性特权,有时会故作柔软。

          

癔症的人格特质有三高的特质:高度焦虑,情感强烈,过度反应,跟内部的恐惧和矛盾冲突有关系。

我们知道“癔症”但是通常我们不会真正的见到这样的人,通常她们会有一整套的防御系统来维护这些现象的存在,癔症会用:压抑,性欲化和退行这三种防御机制。

       

我们经常会对癔症感觉他们常常“忘记”某些事情,治疗中他们经常用:我不记得了,甚至特别熟悉的同事和同学的名字会当场忘掉,压抑是癔症人格的显著的特质 。

          

压抑虽然有用,但缺乏稳定可靠的效果,尤其用压抑防御正常的冲动时,压抑后的冲突张力就会持续上升,迫切需要释放。高焦虑就来源于这部分“张力”我们看到很神经质的人,常常觉得莫名其妙。

       

我们从精神分析动力学角度看癔症人格的形成,女性源自于早年与魅力十足无比自恋的父亲相处的体验,使她内心固守着儿童期的信念:别人的需要永远处在第一位的,而男性可能有一个无比严厉的母亲。

       

一个成年人,尤其是在公共场合,当她们觉得安全的时候,退行表现的是可爱迷人,你经常可以看到一个成年女性用撒娇的语气在饭局上说话,可爱迷人,转眼,如果有人说出她的模式 ,立刻会表现吹毛求疵,和身体突然不适,甚至当众晕倒“作”也是退行的表现。

而这种退行的表现往往是用来应对恐惧的客体,早年的父母,而她们的方式是主动接近这些看起来权威的人,举止轻挑,却不敢上场,特别羞于和紧张展示自己。

      

癔症的关系:永远使付诸行动,也就是永远找到一个异性特权和价值,而用她的漂亮温顺 天真可爱,幼稚乖巧等获得她们的注意。

所以说癔症的根源:在于性别的认同有关系。这样就解释了为什么癔症女性比男性更多的原因:一个是家庭关系中男权高于女权是更为普遍的社会文化现实,还有就是父亲对孩子生活起居的照顾较少,这种距离感使父亲看起来比母亲更加神秘,形象更加高大,距离也是产生美的主要来源。

      

癔症个体自体往往需要从两个部分获得价值:有时你看见她们你好像善于运筹帷幄,其实内心空洞恐惧,需要有一个权威的异性,她们通过吸引她们而成为他们,目的不是喜欢,而是延展的自尊。

如很多女生的追星,将明星或政客理想化,幻想被一个强有力的男人侵入来汲取他的力量,所以癔症女性通常特别怕老和对穿着十分在意是怕丧失了这部分功能而吸引不了权威。

而另一个方向就是救助他人也是获得自尊的一种方式,一个甜美的女孩嫁给一个残暴的酒鬼,与他们坠入爱河,期盼自己拯救他们,许多癔症女孩的亲朋好友会熟悉这种现象,觉得很“作”。

        

是的,癔症人一辈子都在假装,但扮演的其实却是他们自己,很不幸的是无法使别人信服他们的主观体验到自己获得理解。

                

作:就是内心矛盾的体现。

文:张岩
责任编辑:殷水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